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E·B·懷特隨筆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E·B·懷特隨筆》,[美] E·B·懷特 著,賈輝豐 譯,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於五十年代的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國文學編輯室。社內擁有不少精通漢、英、法、俄、德、日、西班牙等世界主要語種的資深編輯。二十多年來,上海譯文出版社一直致力於翻譯、編纂和出版外國文學作品[1]、社會科學[2]學術著作,以及各種雙語詞典和外語教學參考圖書。

目錄

內容簡介

E·B·懷特(E.B.White,1899-1985),「二十世紀偉大的美國隨筆作家」。作為《紐約客》主要撰稿人的懷特一手奠定了影響深遠的「《紐約客》文風」。懷特對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滿關愛,他的道德與他的文章一樣山高水長。除了他終生摯愛的隨筆之外,他還為孩子們寫了三本書:《精靈鼠小弟》、《夏洛的網》與《吹小號的天鵝》,同樣成為兒童與成人共同喜愛的文學經典。《E·B·懷特隨筆(精)》由作者本人選定,囊括了這位偉大的隨筆作家重要的隨筆作品。

前言/序言

隨筆作者是些自我放縱的人,天真地以為,他想的一切,圍繞他發生的一切,都會引起大家的興趣。此人陶醉於他的事情,就像喜歡觀察鳥類的人陶醉於他的郊遊一樣。隨筆作者每一次新的出行,每一次新的「嘗試」,都與上一次不同,帶他進入新的天地。他為此興奮。只有天生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才會如此旁若無人、鍥而不捨地去寫隨筆

隨筆有各式各樣,一如人的姿勢、姿態各式各樣,霍華德·約翰遜牌冰淇淋的味道也各式各樣。隨筆作者清早起來,如果有事情要做,便從塞得滿滿的衣櫥里選取他的行頭:視他的情緒,他的題材,他可以套上隨便哪件襯衫,扮成隨便什麼人——哲人、潑皮、弄臣、說書人、密友、學者、槓頭、狂熱分子。我性喜隨筆,一向如此,很小時就忙了把我幼稚的思想和經驗敷衍成文字,用來折磨別人。我最早是在《聖尼古拉斯雜誌》①上露臉的。偶然有了想法,我仍然會回到隨筆這種形式(其實無形式可言)上來,但我並不奢望隨筆在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占有位置——它畢竟不登大雅之堂。隨筆作者,與小說家、詩人、劇作家不同,必須滿足於自我設定的二等公民身份。作家如果把眼光瞄向諾貝爾獎或其他俗世的榮耀,最好去寫小說、詩歌或戲劇,聽憑隨筆作者去信手塗抹,滿足於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享受無拘無束的存在。(約翰生博士稱隨筆是「不正規的急就章」;本人寫慣了隨筆,無意與這位可敬的博士論辯。)

不過,有一件事是隨筆作者切忌的——他不可瞞哄或矯飾,因為立即就會給人察覺。德斯蒙德·麥卡錫②在他為一九二八年E.P.杜登公司版的蒙田文集所作的序言中說,蒙田「天生真誠不欺……」。這是個基本要素。甚至隨筆作者的無拘無束,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隨筆雖然是一種鬆散的形式,也有它自己的戒律,提出了它自己的問題,這些戒律和問題,很快就顯露出來,(如我們都希望的)成為對有些人的威懾,這些人舞文弄墨,只是為了歸置自己的胡思亂想,要麼就是因為情緒亢奮,精神恍惚。

我想,一些人是將隨筆視為自我主義者的最後一塊存身之地,用他們的品味來衡量,操這種形式的,都是些自我意識太強,只管自說自話的人。在他們看來,作家認定他幾步閒行,或一點心得,就能吸引讀者,實在是有些傲慢。他們的不滿,確實有幾分道理。我一向清楚,我天生關注自我,以自我為中心;滿紙都是寫自己,顯然是過於看重自己的生活,忽略了其他人。我穿破了許多件襯衣,並非每一件都適合我。但每逢我灰心喪氣時,衣櫥里,掩在所有東西的後面,總有一件蒙田式的披風掛在那裡,還散發一點樟腦的味道。

參考文獻

  1. 關於文學創作與自然的思考,道客巴巴,2013-10-25
  2. 高考知識積累: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區別,新東方高考網,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