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50
LD50 |
LD50,在毒理學中,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簡稱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質或輻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標。按照醫學主題詞表(MeSH)的定義,LD50是指"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的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或游離輻射的劑量"。這測試最先由J.W. Trevan於1927年發明。
目錄
簡介
定義
半數致死量(lethal dose 50%, LD50):是指能夠引起試驗動物一半死亡的藥物劑量,通常用藥物致死劑量的對數值表示。
LD50及相應置信區間是由劑量-反應模型得出的最常用的統計量。
LD50是半數致死劑量,指在預定時間之內,如96小時,導致50%被暴露個體死亡的劑量。
半數致死劑量
指實驗動物一次染毒後,在一定實驗期間和條件下統計學上半數實驗動物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劑量。
LD為Lethal dose(致死劑量)的縮寫
LD50是半數致死劑量,指使實驗動物一次染毒後,在14天內有半數實驗動物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劑量。特別提示,LD50中50為下角標。
LD50=0.1mg/kg 表示在一次性攝入0.1mg*BW(體重)劑量的毒性物質後,14天內導致一半被測動物死亡。
毒物的毒性
毒性的定量測定是把不同劑量的被試驗物質導入實驗動物(如老鼠)體內,而足以使占全體數量50%的個體在試驗條件下致死的劑量稱為LD50(致死量50%),一般用每公斤體重所使用的毒物毫克數表示。所以,如果大量老鼠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表明1mg/kg的劑量可使50%試驗老鼠致死,對實驗老鼠而言,這種毒物的LD50就是1mg/kg。顯然某種毒物的毒性對於不同種類的動物是不同的。
毒性較強的氰離子(CN-),一般每公斤體重1mgCN-的劑量即可致死。對於體重60kg的人而言致死量就約為60mg氰離子。一些有毒物質及其對人的致死範圍示例如下:
嗎啡1一50 mg/kg
阿斯匹林50-500 mg/kg
甲醇500一5000 mg/kg
乙醇5000一15000 mg/kg
根據物質的半致死劑量LD50值,美國科學院把毒性物質危險劃分為五個等級
①"0":無毒性,LD50>15 g/kg;
②"1":實際無毒性,5 g/kg<LD50<15 g/kg;
③"2":輕度毒性,0.5 g/kg<LD50<5 g/kg;
④"3":中度毒性,50 mg/kg<LD50<500 mg/kg;
⑤"4":毒性,LD50<50 mg/kg
評價
LD50的表達方式通常為有毒物質的質量和試驗生物體重之比,例如"毫克/千克體重"。雖然毒性不一定和體重成正比,但這種表達方式仍有助比較不同物質的相對毒性,以及估計同一物質在不同大小動物之間的毒性劑量。
應用半數致死這量度方法有助減少量度極端情況所帶來的問題,以及減少所需試驗次數;然而這亦代表LD50並對所有試驗生物的致死量:有些可能死於遠低於LD50的劑量,有些卻能在遠高於LD50的劑量下生存。在特殊需要下,研究人員亦可能會量度LD1或LD99等指標(即殺死1%或99%試驗總體之劑量)。
物質的毒性往往受給予方式影響。一般而言,口服毒性會低於靜脈注射的毒性。故此在表達LD50時經常會附帶給予方式,例如"LD50 i.v."表示靜脈注射下的LD50。
和LD50相關的兩種指標,LD50/30和LD50/60,是分別指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導致受試總體在30天或60天後半數死亡的劑量。這些指標通常用於描述輻射毒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