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7 16英寸艦砲
Mk 7型16英寸50倍徑艦砲是美國海軍愛荷華級戰列艦[1] (Iowa Class)的主要武裝艦砲,也是蒙大拿級戰列艦(Montana class)的計劃主要武裝艦砲。
目錄
介紹
美國海軍軍備局(Bureau of Ordnance)在設計愛荷華級戰艦時,原本計畫使用裝備在南達科他級戰艦(1920年型)(South Dakota Class)的Mk 2 16英寸50倍徑艦砲,但是海軍整備局(Bureau of Construction and Repair)決定愛荷華級戰艦要裝配更輕、更緊緻的全新設計三聯裝砲塔,Mk 2艦砲過於龐大無法裝進新式砲塔,於是發展Mk 7艦砲來裝置於新式砲塔。
其三聯裝砲塔係由三座獨立的火砲組成,各砲管能夠獨立的填裝、升降與發射,這使得愛荷華級的九門主砲能夠自由的搭配不同的彈種。每座砲塔內皆有配備光學測距儀、彈道模擬計算機與射擊控制器,這使艦上的主要射控指揮或是通訊系統遭到破壞時,各砲塔的成員仍能依靠本身的設備自行追瞄與射擊。
各砲管能夠於-5度至45度間俯仰,俯仰速率為每秒12度。砲塔旋轉角度為300度,旋轉速率約為每秒4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砲塔能夠在旋轉超過最大船幅時向後方射擊,這樣的射擊方法被成為「過肩射擊」。各砲塔的外部牆面與甲板圍欄上畫有紅色標線,標記了火砲發射時的最大暴風範圍作為乘員的安全警告措施。
在1980年代,現代化的Mk 160火控系統(GCS )被作為愛荷華級戰艦Mk 7型艦砲的主要射擊控制系統。
Mark 8超重型穿甲砲彈
Mk 7型艦砲原本打算要使用較輕的2,240磅(1,016 kg)Mark 5穿甲彈來射擊,不過本砲填彈系統經過重新設計,改用 2,700磅(1,225 kg)Mark 8超重型穿甲砲彈,使得在愛荷華級戰艦以前的各型戰艦火力都被比了下去。
日本帝國海軍的大和級戰艦,雖然用了更大口徑的18.1吋(460mm)45倍徑94式艦砲成為世界最大口徑的戰艦主炮,但Mk 7型艦砲由於可以射擊較重的2,700磅砲彈,所以Mk 7型艦砲雖然重量約只有94式艦砲的四分之三,但兩者威力幾乎相同。
北卡羅來納級戰艦(North Carolina Class)與南達科他級戰艦(1939年型)(South Dakota Class, 1939)的Mk 6 16英吋45倍徑艦砲也能像Mk 7型艦砲一樣射擊Mark 8 2,700磅砲彈,但射程較短。Mk 6型艦砲因重量較輕,使得北卡羅來納級戰艦與南達科他級戰艦(1939年型)可以符合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Mark 5砲彈後來用於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Mk 5 16英吋45倍徑艦砲上,以取代原本使用較輕的Mark 3砲彈(957.1 kg)。
在愛荷華級開發時,美國海軍為此裝備由福特儀器公司(Ford Instrument Company)製作的MK 8彈道計算機,這套類比計算機可以蒐集大氣環境與對方戰艦相對位置並修正誤差,這讓Mk.7艦炮的命中精度高於其它國家戰艦的主炮,在戰爭後期換裝了由雷達輔助修正的MK 13火控系統;到1980年代時再度啟用時改換DR-810雷達,DR-810可在每次射擊後測量初速,並藉由新型的MK-160彈道計算電腦計算藥包需求。在1987年於克里特島測試時從31.9公里外發射15發炮彈,其中14發落於邊長230公尺的正方形內,8發落於邊長140公尺的正方形內。
性能諸元
武器名稱 | Mark 7 16英寸50倍徑艦砲(406 mm×20.3 m) |
---|---|
裝備艦型 | 愛荷華級戰艦 (BB-61) 及 蒙大拿級戰艦 (BB-67) |
設計年份 | 1939 |
製造公司 | 梅斯塔機械公司 |
服役年份 | 1943 |
砲身重量 | 267,904磅(121,519 kg,包含砲閂) 239,156磅(108,479 kg,不含砲閂) |
砲身長度 | 816吋(20.73 m,砲閂至砲口) |
內膛長度 | 800吋(20.32 m) |
膛線長度 | 682.9吋(17.35 m) |
膛線淺深 | (96)0.150吋深(3.81 mm) |
陸上裝備 | N/A |
膛線纏度 | Uniform RH 1 in 25 |
砲室容積 | 27,000立方吋(0.44 m³) |
射速 | 每分鐘兩發 |
註:發射藥包可以使用電子式或擊發式點火 | |
射程 | 41,622碼(38.059 km or 20.55 nm)使用660磅(300 kg)一般裝藥 |
砲口初速 | 每秒2,690呎(820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