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NEET

來自 模玩社區 的圖片

名稱 NEET

萌屬性別稱 尼特、

引きこもり、蹲子

萌屬性類別 身份類

典型角色 雙葉杏

月讀鎖鎖美如月伸太郎

相關萌屬性 家裡蹲

無職休學

社交恐懼症啃老族

NEET族(日語:ニート)是一種社會身份,也是ACG次文化中的萌屬性之一。

目錄

簡介

NEET是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縮寫,亦即「不讀書,不工作,也不接受培訓」的一類社會人群。

台灣地區將其音譯為「尼特族」,這是一個與「家裡蹲」有所區別而又常常共存的社會身份。

香港的翻譯則是意譯的「雙失青年」。

詳細描述

神的記事本中對NEET的描述

泛指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年輕族群。

原意指十六歲到十八歲不上學、不就業的人。

從英國傳入到日本之後,擴大到十五歲至三十五歲。

分為主動型與被動型,以及瞬間型、挫折型、穴居型和躊躇型。

————以上摘自《神的記事本

媒體描述

「隱蔽族」一詞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已經出現了,但卻是在近幾年才開始被廣泛使用,並且還主要受來自英國的「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NEET, ニート)」的影響。「尼特族」指的是英國16-18歲年輕人中不工作不上學不進修的年輕群體。

2004年,作為當時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副教授的玄田有史和記者曲沼美惠在聯合撰寫的《尼特:不是自由職業者也不是失業者》一書中率先將「尼特族」概念引入日本,不過與英國略有不同,日本的覆蓋範圍更廣一些,即15-34歲年輕群體。

因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日本中小學生的「不登校(因心理或家庭等原因長期不上學或休學)」現象成為社會問題,所以作為理解年輕人「不登校」現象切入點之一的「尼特族」也就受到了日本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並引發了諸多褒貶不一的討論。

日本經濟學者、大阪大學教授大竹文雄在2010年出版的書中這樣寫道「因為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的長期不景氣,年輕人的就職困難長期持續。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使得年輕人的勤奮價值觀坍塌,由此出現尼特族。」

雖然「尼特族」一詞在日本被普遍使用,但因為該詞本身具有標籤化、負面化,甚至歧視性色彩,所以很多日本文化保守人士和文化批評家也一直呼籲更改或停止使用該詞。因此,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隱蔽族」(ひきこもり)一詞才重新被發現並開始被廣泛使用[1]

與家裡蹲的區別

NEET為15至34歲,除學生以及家庭主婦以外毫無工作意願的年輕人,也就是說,NEET的判定標準是年齡以及工作的意願,就算是行動範圍廣、人際交流廣的人只要沒有工作意願也是NEET,相對應的,35至44歲的不被稱作NEET而是「中年無業者」;家裡蹲為半年以上蟄居,不參與社會活動,除家庭成員外基本毫無交流的人。由於NEET有將近半數處於家裡蹲的狀況,因此二者容易被混淆。[2]

具有本屬性的典型角色

萌娘

綜上所述,其實ACG沒幾個萌娘是真NEET,真NEET的話早就嚇跑了。

漢子

[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