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姚璹

增加 1,6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姚璹'''(632~705年),字令璋,唐武则天朝大臣,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南朝陈灭亡,他的曾祖父 [[ 姚察 ]] 自江南迁居关中,他的祖父 [[ 姚思廉 ]] 是太宗时期的史学家。 輔州刺史[[姚處平]]子,銀青光祿大夫鄭王府司馬[[姚昌演]]父,衛州參軍[[姚仲良]]祖。 [[File:姚璹.jpg|thumb|right|[http://www.yelishi.net/images/6f061d950a7b0208864e2f0762d9f2d3562cc855.jpg原圖鏈結][http://www.yelishi.net/yeshitag/%E5%A7%9A%E7%92%B9.html] ]] ==生平簡介== ===自撰《時政記》=== 勤奮學習,才智機辯橫溢超群。 年勤学 永徽 年间以 经登 經擢 ,补 。累補 太子 宫门 宮門 郎, 旋以論撰之勞遷 郎。 他学识出众。善于文辞 不久 升为 調露中累遷至 舍人,封 吴兴县 吳興縣 男。武後臨朝稱帝,歷夏官天官侍郎,因受其堂弟姚敬節反叛罪牽連,貶為桂州(今廣西桂林)長史。武则天稱帝後,以符瑞自神,璹取山川草樹名有“武”字者,以為上應國姓,類以聞。武则天闻後大喜,再授檢校天宮侍郎。長壽元年(692),擢遷文昌左丞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向武則天提出由宰相自撰《時政記》建議,得准許,成慣例。 永徽後,左右史唯對仗承旨,仗下謀議不得聞。璹以帝王謨訓不可闕紀,請仗下所言軍國政要,責宰相自撰,號《時政記》,以授史官。從之。時政有記自璹始。延載初(694),拜納言,有司以璹族犯法,不可為侍臣者。璹曰:“王敦犯順,導典樞機;嵇康被戮,紹以忠死。是能為累乎?”后曰:“此朕意,卿無恤浮言。”證聖初(695),加秋官尚書,復知政事。是年,明堂火後欲避正殿應天變琦奏此人火非天災也昔宣榭火周世延建章焚漢業昌聖人之道隨物示化況明堂布政之宮,非宗廟,不宜避正殿,貶常禮。”則天乃依璹奏。後封嵩山,詔璹總知儀注,為封禪副使。時九鼎成,後欲用黃金塗之。璹奏:“鼎者,神器,貴質樸,不待外飾,豈待塗金為符曜耶?”後乃止。契丹盜塞,副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使。坐累,下遷益州長史。始,蜀吏貪暴,璹瓋發之,無所容貸。後聞,降璽詔慰勞,因謂左右曰:“為二千石清其身者易,使吏盡清者難,唯琦為兼之。”新都丞朱待闢坐贓應死,待闢所厚浮屠理中謀殺璹,據劍南。有密告後者,詔璹窮按。璹深探其獄,跡疑似皆捕逮,株黨牽聯數千人。監察御史袁恕己上奏彈劾姚璹查辦獄案不平允,皇帝下詔書說不要追究。唐神龍元年(705),長安中聽以冬官尚書致仕,進爵為伯,官名復舊為工部尚書。神龍元年,年七十四,遺令薄葬。贈越州都督,諡曰成。<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7880m5924j5170.html 《新唐書·姚瑞傳》原文及翻譯]</ref> ==參考資料==
武则天临朝称制,擢姚璹为夏官侍郎。徐敬业在扬州发动反武则天的军事叛乱,姚璹的堂弟姚敬节参与其事,他因受株连,被贬为桂州长史。武则天称帝后,竭力宣扬武氏执政是上顺天意,下应祥瑞,为自己加上了“圣母神皇”的封号。姚受贬,想重新取得武则天的信任,因搜集带有“武”字的山川和草木名称,编纂在一起,上奏武则天,谎称这是万物“上应国姓”,武氏合当为国主。武则天闻后大喜,于长寿元年(692)初,擢姚璹检校天官侍郎。在任善于选补,时人称之。八月,召入朝为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参议朝政。是他首次提议,应由宰相班子负责将皇帝所讲到的军国要事当场记录,整理成《时政记》,存入史馆。此议被武则天采纳。唐朝从此形成一项制度,延续下来,各朝均作记载。
[[Category:唐朝人物]]
[[Category:唐朝军政人物]]
72,8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