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巴金

增加 80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介绍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br>
  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影响下,他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1920年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广泛接触西方文学及社会科学著作,并参加了《半月》杂志的工作和一些进步社会活动。1922年2月在《文学旬刊》上发表诗歌《被虐(待)者底哭声》12首,从此开始了辉煌的文学创作生涯。1922年冬,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预科和本科班(英文)肄业。1923年到上海求学,1924年考入 [[ 南京 ]] 东南大学附中,1925年高中毕业后在上海从事社会活动和编译工作。1927年1月赴 [[ 法国 ]][[ 巴黎 ]] 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思念着苦难中的国家和人民。他怀着这份深厚的感情,写下了反抗黑暗势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笔名在《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内外的普遍关注。1928年12月,他从法国回到上海。在这期间,翻译了 [[ 克鲁泡特金 ]] 的《伦理学》、 [[ 托尔斯泰 ]] 的《丹东之死》、 [[ 高尔基 ]] 的《草原的故事》等大量外国文学、思想文化作品;随后,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文学创作之中,写下了长篇小说《家》、《春》、“爱情的三部曲”、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出版了《复仇集》、《光明》等多部短篇小说集。1933年参与《文学专刊》的工作。1934年至1935年在 [[ 日本 ]] 学习日文。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编辑和出版工作上,支持许多进步作家的创作,为发展进步文艺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担任 [[ 郭沫若 ]] 主持的《救亡日报》的编委,并和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其间写下不少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1938年后,他在 [[ 广州 ]] [[ 上海 ]] [[ 昆明 ]] [[ 重庆 ]] [[ 桂林 ]] 、成都等地从事出版工作,并发表了宣传抗战的小说《火》(三部曲),完成了长篇小说《秋》、《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的创作。抗战胜利后,他回到上海,继续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从事出版和翻译工作。1949年7月,他参加了在 [[ 北京 ]] 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ref>[http://news.sina.com.cn/o/2005-10-25/03577254266s.shtml 巴金同志生平]</ref>
  新中国成立后,巴老历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荣誉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1993、1998、2003年当选为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2001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委员会主席。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ref>[http://www.365essay.com/bajinwenji/001.htm 巴金文集]</ref>
  巴金,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也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出色的翻译家、卓越的编辑家、出版家。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家、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他是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师。他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火》、《憩园》、《寒夜》、《第四病室》等长篇、中篇小说以及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散文、报告特写、游记、童话等等。他通晓英、法、俄、德、世界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翻译了十几部世界名著。《家》对中国封建专制家庭罪恶的强烈控诉与反抗,曾经引起无数青年的共鸣,激励他们走出封建牢笼,参加革命和社会进步运动。《寒夜》反映抗战最困难时期底层知识分子及其家庭的悲惨命运,为被践踏被蹂躏的小人物申诉,表达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良知。1958年至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四卷《巴金文集》,这是他解放前创作成就的结晶。新中国成立后,他多次深入到工厂、农村和革命老区体验生活,两次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创作了大量的报告特写、散文随笔,出版了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根据他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在观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他与靳以创办、主编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是国内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之一,数十年间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年近八旬的时候,仍克服巨大的病痛,用坚强的毅力写完了五卷《随想录》,使他的散文创作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峰。90年代后又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他以一部部饱含激情的作品和一颗挚爱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饮誉海内外,他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他的许多作品先后被译成英、俄、日、法、德、意、瑞典、朝鲜和世界语等近30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br>
  巴金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全国解放后,他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多次出国访问,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1950年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61年4月,出席 [[ 亚洲 ]] 作家东京紧急会议,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1962年8月,率团参加了在日本 [[ 东京 ]] 召开的第八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以后又多次去日本访问。1979年4月,他率中国作家代表团首次访问法国,在巴黎掀起了一股“巴金热”,极大地促进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1981年春,他率代表团出席在 [[ 瑞典 ]] 召开的世界语代表大会。同年参加了国际笔会里昂——巴黎大会。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他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在海内外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1982年获 [[ 意大利 ]] 卡森蒂诺研究院授予的“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 [[ 香港中文大学 ]] 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 [[ 美国 ]] 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和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前苏联最高荣誉勋章──“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还获第一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4月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同年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授予巴金和以巴金为主席的中国作家协会特别奖。1994年4月,首届文学界为纪念其90华诞举行了“巴金与二十世纪研讨会”和《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大型图片展览。1998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巴金星]]”。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003年获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2009年,法国的沙多-吉里市确定2009年为“[[巴金年]]”。<br>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巴金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99,64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