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凯伦·布里克森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37年,她的自传小说《[[走出非洲]]》问世,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ref>[https://www.juzimi.com/writer/70582 凯伦·布里克森经典语录]句子迷网</ref>
[[File:走出非洲.jpg|250px300px|缩略图|左|[http://img4.imgtn.bdimg.com/it/u=1616875893,1264169209&fm=15&gp=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undefined&tn=baiduimagedetail&ipn=d&word=%E5%87%AF%E4%BC%A6%C2%B7%E5%B8%83%E9%87%8C%E5%85%8B%E6%A3%AE%E5%9B%BE%E7%89%87&step_word=&ie=utf-8&in=&cl=2&lm=-1&st=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cs=1616875893,1264169209&os=474786376,965174558&simid=3464552160,301868502&pn=220&rn=1&di=267163313241&ln=342&fr=&fmq=1556614750305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0,0&istype=0&ist=&jit=&bdtype=15&spn=0&pi=0&gsm=b4&hs=2&obj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q_70%2Cc_zoom%2Cw_640%2Fimages%2F20181030%2F7a893bf90c9c449fbd7d53f4c3e884d7.jpeg&rpstart=0&rpnum=0&adpicid=0&force=undefined 来自搜狗网图片]]]
==主要成就==
在布里克森生前,就有学者从事其生平与创作的研究。在50年代,她更是在欧美赢得较广泛的声誉。1954年,海明威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答词中说:这项奖应授予布里克森。1957年,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荣誉院士,并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自60年代以来,布里克森研究在丹麦、在欧美其他国家取得较大的进展。在故乡丹麦,她的故事可称家喻户晓。1975年哥本哈根成立了凯伦·布里克森协会,创办了会刊《[[布里克森研究]]》(Blixeniana,1976ff)。
布里克森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但她一生的生活经历可称坎坷,屡历人生的变故。她十岁时,政治家兼作家的父亲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因众说纷纭。随后,她跟随母亲过了一段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流浪生活。成年后,她与丈夫在东非肯尼亚经营咖啡园,一再失利受挫、但在非洲的经历却带来了她日后在文学创作上的丰收。她与远房表兄瑞典男爵布罗尔·冯·布里克森-芬内克的不幸婚姻,更是在其情感生涯中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印记。让人痛惜的是,布里克森长期遭受难以启齿的病痛的折磨,不过这也与日后她在作品中反思人的命运、追寻人性之光不无关联。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f75d90102xsyo.html 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新浪网</ref>
[[File:走出非洲1.jpg|500px350px|缩略图|左|[http://img4.imgtn.bdimg.com/it/u=2666904101,2085398031&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baidu.com/pic/%E5%87%AF%E4%BC%A6%C2%B7%E5%B8%83%E9%87%8C%E5%85%8B%E6%A3%AE/8900298/0/ac2fc3c48b1b68e338db494f?fr=lemma&ct=single 来自搜狗网图片]]]
丹麦批评家亚克·亨利克森(Aage Henriksen)曾在《[[凯伦·布里克森在现代欧洲文学中的地位]]》非常贴切地用下面的引言来定位布里克森创作的伟大意义。这句引言是:“我无非是经过遥远的旅程被派出的信者,来告诉人们世界里还存在着希望。”
50年代,亨利克森在论文《[[布里克森与木偶]]》中颇具创见地洞察到布里克森创作中的傀儡象征美学。他注意到1926年她在《[[旁观者]]》杂志上发表的傀儡剧《[[真实的复仇]]》和她日后创作的关联。傀儡作为一种象征早在布里克森之前已存在于文学中,成为一种美学。德国19世纪的作家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在《[[论傀儡戏]]》中为阅读布里克森提供了很好的背景材料。克莱斯特认为只有木偶和上帝才拥有真正绝对的优雅,因为前者是由绝对的自然、后者是由纯粹的精神构成的。无生命的、无精神的木偶作为纯粹的物体体现了真实的存在,正如上帝体现了纯粹的精神。因为没有灵魂的木偶没有做假伪装它所不是之物的可能。但布里克森认为,作为在一切生物中唯一有血有肉、能思考的人,唯有向上帝靠拢,以精神相期许。在《[[不朽的故事]]》里处于物质真空的商人克莱先生就想亲自导演一场关于人的木偶戏。作品中对木偶傀儡戏的影射处处可见。但是木偶戏的幕后主谋克莱先生最终还是失败了,物质被精神所打败。浪迹天涯的船员的爱情击溃了人间的丑恶,也温暖了冷漠的木偶牵线人艾利沙马的心,在小说结尾,海员给情人弗吉妮雅的信物海螺壳“有一种奇特的温柔的新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他(艾利沙马)。
[[File:走出非洲3.jpg|500px350px|缩略图|右|[http://img0.imgtn.bdimg.com/it/u=382178588,3525544126&fm=15&gp=0.jpg 走出非洲][https://baike.baidu.com/pic/%E5%87%AF%E4%BC%A6%C2%B7%E5%B8%83%E9%87%8C%E5%85%8B%E6%A3%AE/8900298/0/ac2fc3c48b1b68e338db494f?fr=lemma&ct=single 来自搜狗网图片]]]
作为上一世纪文学的特色,作家在文学作品表现对“他者”、“异域”的理解,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题材。“他者”成为理解自身的参照物。在文学性的回忆散文《[[走出非洲]]》中,我们随时可以读到布里克森对欧陆现代文明所持的批判态度(尽管这种批判是含蓄的、隐晦的),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非洲当地人民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风光的深切理解与热爱。布里克森写道:“就我自己来说,从到非洲的最初的几个星期起,我就强烈地爱上了那里的土著。这种强烈的感情包括对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爱。了解黑色的民族使我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宽广、更美丽了。”整部作品是在怀着对东非生活的无限怀念和在一种“骑上我的马/张开我的弓/讲述我真实的故事”的浪漫情调中叙述的。对布里克森来说,非洲高原上的风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儿没有贫瘠,也没有奢侈”,“站在高原上极目远眺,尽收眼底的景物都是为着伟大、自由和无比的高贵创造出来的。”正是出于对非洲的热爱,她才写就了如此动人的作品。
[[File:走出非洲4.jpg|500px350px|缩略图|左|[http://img1.imgtn.bdimg.com/it/u=1546860929,1275165854&fm=26&gp=0.jpg 走出非洲][http://pic.sogou.com/d?query=%BF%AD%C2%D7%A1%A4%B2%BC%C0%EF%BF%CB%C9%AD&mode=1&did=219 来自搜狗网图片]]]
==外界评价==
68,2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