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臺北府城北門

增加 1,58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臺北府城北門'''<br><img src="https://www.travel.taipei/image/64142/1024x768"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88 圖片來自台北旅遊網]</small>
|}
 
'''臺北府城北門''',正式名稱為[[承恩門]]或稱為[[北門]],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 ]]的[[清代城門]]建築,為[[臺北府城]]的正門。其位置於現今臺北市[[忠孝西路 ]]、[[忠孝西路]]、[[延平南路]]、[[博愛路 ]]的[[交叉口]],落成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為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完整保持建城時代原貌者<ref>{{cite news|title=台北府城北門|url=http://poi.xinmedia.com/scenery_blog.aspx?status=0&tagID=12344|publisher=欣傳媒|accessdate=2016-02-15|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224031638/http://poi.xinmedia.com/scenery_blog.aspx?status=0&tagID=12344|archivedate=2016-02-24}}</ref>,是[[臺灣]]新式城門的代表作<ref>{{cite news|title=圖說清代台北城|url=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17118|publisher=貓頭鷹出版社|accessdate=2016-02-23}}</ref>,也是臺北市區僅存不多的清代建築之一。門外原建有[[甕城]],今已不存。現與臺北府城其他城門共同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ref>{{cite news|title=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url=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80903000001|publisher=[[文化部文化資產局]]|accessdate=}}</ref>。
==建築構造==
北門與其他三座城門(1905年拆除的[[西門]]和1966年改建前的[[東門]]、[[南門]])一樣,是屬於[[封閉的碉堡式]]城門。城門台座的石材採用[[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空間完全包圍,與其屋頂、台座連為一體,加強結構。屋頂為傳統臺灣建築常見的[[歇山顶]][[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有[[偵察]]、[[防禦]]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相似。城樓內部空間有另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
 
==歷史==
===臺灣清治時期(1884~1895)===
台北府城於[[清]][[光緒]]10年(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與[[大稻埕]]兩地中間的地帶。北門是台北府城的正門。
 
除了是大稻埕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城門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頗具重要。城門本身的防禦式設計外,還增建城門北側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
 
===臺灣日治時期(1895~1945)===
1895年6月7日,已經於台灣北部登陸的[[日軍]]應仕紳代表[[辜顯榮]]等人請求,從北門進城,開啟日治時期的殖民序幕。
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計畫,至1904年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牆。1905年拆除西門後,在學者[[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又於1935年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被拆除城牆的牆基皆開闢為三線[[林蔭大道]](當時通稱為「[[三線路]]」)。北門正好位於北三線路(今忠孝西路)與西三線路(今中華路)間的接點,加上整建或新設道路的交會,逐漸成為道路交通[[要衝]]地標的態勢。
== 參考文獻 ==
{{reflist}}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