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趙渢

增加 6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趙渢'''(1916年11月29日-2001年9月1日),出生於 [[ 河南 ]] 開封。中國當代著名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專業音樂教育事業的開拓者。
==生平簡介==
1939年底,23歲時,即與[[李淩]]、沙梅、林路等一批進步音樂工作者在 [[ 重慶 ]] 組成「新音樂社」,並與李淩主編《新音樂月刊》,開展宣傳抗日救亡活動。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赴 [[ 緬甸 ]] 開展華僑青年工作,參與組建緬甸華僑戰工隊。
1942年 [[ 太平洋戰爭 ]] 爆發後,回 [[ 昆明 ]] [[ 雲南 ]] 大學附中任國文、音樂教員,後參加民盟工作並開展歌詠活動。
1946年7月[[李公樸]]、[[聞一多]]被暗殺後,趙渢被派往香港。1947年與馬思聰、李淩在香港創辦了中華音樂院並仼副院長,同時在廣州省立藝專音樂系任教授,來往于 [[ 香港 ]] 、廣州兩地授課。
1948年初,趙渢在 [[ 新加坡 ]] 創辦了中華藝術專科學校,任校長、教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歷任 [[ 中央人民政府 ]] 文化部辦公廳主任、藝術局局長,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中央歌劇舞劇院院長,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審議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國際音理會世界音樂史亞洲地區協調員,亞太民族音樂學會首任會長、榮譽會長,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名譽院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老藝術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長,中國音樂史學會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考級委員會主任,中央音樂學院校外音樂水準考級委員會主任,《音樂研究》(季刊)、《人民音樂》(月刊)主編。
1955年中國第一次派中國藝術團出訪 [[ 法國 ]] [[ 英國 ]] [[ 義大利 ]] [[ 荷蘭 ]] 等國,趙渢擔任團長兼藝術指導。以後還先後參加或率領代表團出訪20多個國家,為國際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主要作品==
==趙渢與南音<ref>{{Cite web|url=http://www.jinciwei.cn/f229575.html |title =金刺猬-赵渢先生与泉州南音}}</ref>==
近晚年,趙渢先生與泉州、與[[南音]]有段緣。1983年,當時 [[ 聯合國 ]] 教科文國際音樂理事會“經過了四年討論,決定要編輯一部世界新音樂史,名為《在人類生活中的音樂》(十卷),其中預計有兩卷是關於亞洲太平洋地區的,主要是以中國為主,因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許多國家的音樂追根尋柢,都要到中國來,比如緬甸、越南、朝鮮、日本等國的音樂。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和中國音樂家協會的委託,趙渢先生主持了這一工作。
[[File: 南音-1.jpg|250px|有框|縮略圖|right|泉州南音表演---[http://i.fjsen.com/images/attachement/jpg/site2/20140526/1c6f656d288614ed336742.JPG 圖片來源]]]
由於這個緣故,1983年5月,趙渢特地來泉州考察南音,從此就與泉州、與泉州南音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泉州期間,趙渢聽取了原泉州市委副書記[[王今生]]的介紹並出席了南音晚會。
2,3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