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994
次編輯
變更
气象学
,無編輯摘要
==歷史==
第一位建立氣象學的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c6a0f90102va5l.html 在人类知识的海洋中定位气象学],新浪博客,2015-01-04</ref> 。在他的專書《[[氣象匯論]]》中,他最先敘述和粗淺地解釋了[[風]]、[[雲]]、[[雨]]、[[雪]]、[[雷]]、[[雹]]等天氣現象,而這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氣象書籍。直到18-19世紀,由於[[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以及[[氣壓]]、[[溫度]]、[[濕度]]和[[風]]等測量儀器的陸續發明德國]]人[[布德蘭]]繪製了第一張地面[[天氣圖]],開創了近代天氣分析和預報方法。1835年,[[法國]]人[[科利奧里]]提出風偏轉的概念;而1857年[[荷蘭]]人[[白貝羅]]提出風和氣壓的關係,他們的概念都成為大氣動力學和天氣分析的基礎。1854年11月14日[[克里米亞戰爭]]期間,一場暴雨使亨利四世的軍艦及商船毀壞殆盡,造成400人死亡,當時的國防部長瓦揚(Vaillant)請天文學家[[于爾班•勒維耶|-{于}-爾班•勒維耶]]負責找出原委。經過研究後,-{于}-爾班證明這場暴風雨在11月12日即已存在,且在兩天之內便自西北往東南方向襲捲整個歐洲。因此他指出影響天氣的大部份因子都具有遷移性。此次事件使他認為有必要發展氣象學,他促使這門學科在1855年獲得正式地位,現代氣象學就此踏出第一步。
1920年前後,[[挪威]]的[[皮耶克尼斯]]父子提出了一套名為「[[極鋒學說]]」的理論,來說明中[[緯度]]地區的天氣變化情況。這套理論在1920年代發表之後,至今已有70多年,但仍然是今日作天氣預報的主要理論依據,亦為分析和預報未來1-2天的天氣奠定了理論基礎。1930年代,[[無線電探空儀]]的廣泛使用,真正開始了三維空間的大氣科學研究。根據大量探空資料繪製的高空天氣圖,發現了[[大氣長波]]。1939年[[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提出了[[長波動力學]],他的理論亦對天氣預報有莫大的貢獻。到了1950年代至60年代,[[電腦]]、[[天氣雷達]],[[衛星]]和遙感的技術的應用,使大氣的各種現象,大至[[大氣環流]],小至雨滴的形成過程,都可依照物理學和化學的數學形式來表示,例如[[熱力學第一定律]]、[[偏微分]]。從而使大氣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數值模式研究===
現代的天氣預報即是建立在數值模式上 <ref>[https://www.sohu.com/a/54610102_117884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搜狐,2016-01-15 </ref> ,數值模式透過[[非線性方程式]]以及[[超級電腦]]的插點格運算,反演出一地區未來數天天氣。數值模式研究是較少人所認識的,它們都需要相當的理論知識、電腦程序技巧和實驗技巧。數值模式研究會把不同的物理和氣象方程,以電腦程序的方式放進電腦裡,再計算出未來[[溫度]]、[[濕度]]、[[氣壓]]、[[風向]]等變化,以協助天氣預報或理論研究。
===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