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95
次編輯
變更
硬盘
,無編輯摘要
==== SAS 磁道====全称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可兼容SATA硬盘,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12Gb/s。此外也透过缩小连接线改善系统内部空间等。
==== FC 柱面====全称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拥有此接口的硬盘在使用光纤联接时具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4Gb/s或10Gb/s)、远程连接等特点;内部传输速率也比普通硬盘更高。但其价格高昂,因此FC接口通常只用于高端服务器领域。
在有多个盘片构成的盘组中,由不同盘片的面,但处于同一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成的一个圆柱面(Cylinder)。
===逻辑结构===
操作系统对硬盘进行读写时需要用到[[ 文件系统]] 把硬盘的扇区组合成[[ 簇]] ,并 创 建 立 文件和树形目录制度,使操作系统对其 存取 访问 和查找变得容易,这是因为操作系统直接对数目众多的扇区进行寻址会十分麻烦 。 ===MBR和GPT=== [[主開機紀錄]](Master Boot Record,縮寫:MBR),又叫做主引導磁區,是電腦開機後存取硬碟時所必須要讀取的首個磁區,主引導磁區記錄著硬碟本身的相關訊息以及硬碟各個分割的大小及位置訊息,是資料訊息的重要入口。如果它受到破壞,硬碟上的基本資料結構訊息將會遺失,需要用繁瑣的方式試探性的重建資料結構訊息後才可能重新存取原先的資料,對於那些磁區為512位元組的磁碟,MBR分割表不支援容量大於2.2TB(2.2×10<sup>12</sup>位元組)的分割。 [[全局唯一標識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缩写]]:GPT)是一个實體硬盘的[[分区表]]的结构布局的标准。它是[[可扩展固件接口]]([[EFI]])标准(被[[Intel]]用于替代个人计算机的[[BIOS]])的一部分。GPT分配64bits给逻辑块地址,因而使得最大分区大小在2<sup>64</sup>-1个扇区成为了可能。对于每个扇区大小为512字节的磁盘,那意味着可以有9.4[[ZB]](9.4 x 10<sup>21</sup>字节)或8 [[ZiB]]-512字节(9,444,732,965,739,290,426,880字节或 18,446,744,073,709,551,615(2<sup>64</sup>-1)个扇区x 512(2<sup>9</sup>)字节每扇区)。 == 尺寸 == 硬碟機的尺寸和用途可分為:* 0.85英寸,多用於[[手機]]等便攜裝置中,已無廠商生產。* 1英寸([[微型硬碟]],MicroDrive),多用於[[數碼相機]]([[CompactFlash|CF]] type II介面),已無廠商生產。* 1.8英寸,多用於[[筆記型電腦]]及[[外置硬碟盒]]中,已無廠商生產。* 2.5英寸,多用於[[筆記型電腦]]及[[外置硬碟盒]]中。採用2.5"硬碟的外置硬碟盒一般不需外接電源。* 3.5英寸,多用於[[桌上型電腦]]中。採用3.5"硬碟的[[外置硬碟盒]]一般需要外接電源,因為耗電量超過USB的供電上限,一直到USB3.0問世後獲得解決。* 5.25英寸,多為早期桌上型電腦使用,已無廠商生產。* 10.5英寸。* 14英寸,NEC DKU800。 == 主要参数 == 除了接口和尺寸以外,硬盘还有以下参数: {| border="1" class="wikitable"|-| '''容量''' || 目前硬盘的容量有36GB、40GB、45GB、60GB、75GB、80GB、120GB、150GB、160GB、200GB、250GB、300GB、320GB、400GB、500GB、640GB、750GB、1TB、1.5TB、2TB、2.5TB、3TB、4TB、5TB、6TB、8TB、10TB、12TB、14TB等多种规格,但計算誤差,詳見[[檔案大小轉換]]。|-| '''转速''' || 硬盘每分钟旋转的圈数,单位是rpm(每分鐘的轉動數),有4200rpm、5400rpm、5900rpm、7200rpm、10000rpm、15000rpm、18000rpm等几种规格。一般来讲轉速愈高通常資料傳輸速率愈好,但同時噪音、耗電量和發熱量也較高。|-| '''缓存''' || 主要有2MB、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规格。|-| '''平均寻道时间''' || 单位是ms(毫秒),有5.2ms、8.5ms、8.9ms、12ms等规格。|-| '''内部传输速度''' || 包括磁头把数据从盘片读入缓存的速度,以及磁头把数据从缓存写入盘片的速度。可用来评价硬盘的读写速度和整体性能。|}一般固态硬盘的输入电压在5V左右,偏差5%以内。一般功耗较低,2.5W左右,电流500mA,这样即使usb2.0接口也能采用 。
== 發展史 =={| border尺寸="1"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時間 !! 發展內容|-| 1956年 || [[IBM]]的{{Link-en|IBM 305 RAMAC|IBM 305 RAMAC}}是現代硬碟的雛形,它相當於兩個冰箱的體積,不過其儲存容量只有5MB。|-| 1973年 || 这一年IBM 3340問世,它擁有「溫徹斯特」這個綽號,來源於它的兩個30MB儲存單元,恰好是當時出名的「溫徹斯特來福槍」的口徑和填彈量。至此,硬碟的基本架構被確立。|-| 1980年 || 兩位前[[IBM]]員工創立的公司開發出5.25英寸規格的5MB硬碟ST506,這是首款面向桌上型電腦的產品,而該公司正是[[希捷科技]]公司(Seagate)。|-| 1980年代末 || [[IBM]]推出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技術令磁頭靈敏度大大提升,使盤片的儲存密度較之前的20Mbpsi(bit/每平方英寸)提高數十倍,該技術為硬碟容量的巨大提升奠定基礎。1991年,IBM應用該技術推出首款3.5英寸的1GB硬碟。|-| 1970年到1991年 || 硬碟碟片的儲存密度以每年25%~30%的速度增長;從1991年開始增長到60%~80%;至今,速度提升到100%甚至是200%。從1997年開始的驚人速度提升得益於[[IBM]]的GMR(Giant Magneto Resistive,[[巨磁阻]])技術,它使磁頭靈敏度進一步提升,進而提高了儲存密度。|-| 1993年 || [[康諾]](Conner Peripherals)推出CP30344硬碟容量是340MB。|-| 1995年 || 為了配合[[Intel]]的LX芯片組,[[昆騰]]與[[Intel]]攜手發布[[UDMA]] 33接口——EIDE標准將原來接口數據傳輸率從16.6MB/s提升到了33MB/s同年,[[希捷]]開發出液態軸承(FDB,Fluid Dynamic Bearing)馬達。所謂的FDB就是指將[[陀螺儀]]上的技術引進到硬碟生產中,用厚度相當於頭髮直徑十分之一的油膜取代金屬軸承,減輕硬碟噪音與發熱量。|-| 1996年 || [[希捷]]收購[[康諾]](Conner Peripherals)。|-| 1998年2月 || UDMA 66規格面世。|-| 2000年10月 || [[邁拓]](Maxtor)收購[[昆騰]]。|-| 2003年1月 || [[日立]]宣佈完成20.5億美元的收購[[IBM]]硬碟事業部計畫,並成立[[日立環球儲存科技|日立環球儲存科技公司]](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Hitachi GST)。|-| 2005年 || 日立環儲和[[希捷]]都宣佈了將開始大量採用磁盤[[垂直寫入技術]](perpendicular recording),該原理是將平行於盤片的磁場方向改變為垂直(90度),更充分地利用的儲存空間。|-| 2005年12月21日 || [[希捷]]宣佈收購[[邁拓]](Maxtor)。|-| 2007年1月 || [[日立環球儲存科技]]宣佈將會發售全球首隻1[[Terabyte]]的硬碟,比原先的預定時間遲了一年多。硬碟的售價為399美元,平均每美分可以購得27.5MB硬碟空間。|-| 2011年3月 || [[威騰電子|-{zh-cn:西部数据;zh-tw:威騰電子;}-]]以4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日立環球儲存科技]]。|-| 2011年4月 || [[希捷]]宣佈與[[三星電子|三星]]強化策略夥伴關係,傳統的硬碟逐漸地被[[固態硬碟]]所取代。。|-| 2011年12月 || [[希捷]]宣布收购了[[三星電子|三星]]旗下的硬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