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朱光亚

增加 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朱光亚.jpg|缩略图|朱光亚]]
[[朱光亚]],男,1924年生,[[湖北]] [[ 武汉 ]] 人, [[ 美国 ]] 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中国两弹之父 。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参加工作,1970年6月入伍,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教授。2002年5月, 获[[南京大学]]“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2011年,荣膺感动中国人物。1997年后担任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名誉董事长。我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4月参加工作,1970年6月入伍,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博士]],研究员、[[教授]]。2002年5月, 获[[南京大学]]“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章”。
 
1997年后担任[[南京大学]]校友总会名誉董事长。我国核科学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及历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参与组织领导了秦山核电站筹建、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及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1年,荣膺感动中国人物。
== 人物档案 ==
== 学习经历 ==
幼年时的朱光亚,跟随父母从宜昌经沙市迁回汉口。1931年后在汉口第一小学、圣保罗中学学习。1938年,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初中毕业的朱光亚和两个哥哥被迫转移到 [[ 四川 ]] 。先后就读于合川崇敬中学、江北清华中学、重庆南开中学。1941年 [[ 重庆 ]] 南开中学毕业。
在重庆南开中学的一年半,朱光亚受益于数学、物理、化学老师的教育、培养,开始对自然科学有了美好的憧憬;特别是[[魏荣爵]]老师(现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讲授的物理学,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1 年他考入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大学一年级普通物理学的是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赵广增教授(抗战胜利后任 [[ 北京大学 ]] 教授、物理系主任)。赵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课和介绍学科前沿的课外辅导,使朱光亚受到物理学科新发展的熏陶。
1942年夏天,当时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重庆招收大学二年级插班生。在朱光亚几位南开校友的关心和帮助下,他报名应试,顺利地转学西南联大。从大学二年级起他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饶毓泰]]、[[吴有训]]、[[朱物华]]、[[吴大猷]]等教授。众多名师的栽培,使朱光亚学业有了较坚实的基础。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他从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 工作经历 ==
1946年, [[ 吴大献 ]][[ 教授 ]] 得到一笔经费赴美国研究、讲学,可有两名研究生随行。[[ 吴大献]] 选了[[李政道]]和朱光亚。1946年9月,朱光亚进入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
在密执安大学学习的第二年,朱光亚在年轻的核物理学家M.L.Wiedenbeck 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核物理实验研究,发表了《符合测量方法(I)β能谱》、《符合测量方法(II)内变换》等论文。在核物理这门当时迅速发展的尖端学科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1949年秋,他通过了博士学位答辩。1950年春,他从美国回到祖国北京,投入到新生共和国创业的热潮之中。
1956年,新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这年,朱光亚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1957年划归北京大学),担负起为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这批毕业生在六七十年代,都已成为我国核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两年后,朱光亚被调到核工业部原子能研究所任室副主任,参与由原 [[ 苏联 ]] 援建的研究反应堆的建设和启动工作,并从事中子物理和反应堆物理研究,发表了《研究性重水反应堆的物理参数的测定》等研究论文。随后,他领导设计、建成了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堆物理实验,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被迫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事业。朱光亚这位物理学博士被任命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年轻的朱光亚以全部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了庄严的事业之中。当时他年仅35岁。
2004年12月,国际编号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因病北京逝世,享年87岁。2011年3月2日在京火化
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至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两年规划”经中央批准后,在中央专委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两个纲领性文件”立即转化成了核武器研究所与二机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协同攻关的实际行动。 为了加强对原子弹研制工作的技术指导,核武器研究所设立了产品设计、中子点火、冷试验、场外试验4个技术委员会,朱光亚兼任中子点火委员会副主任,与主任彭桓武一起指导青年科技人员开展中子源的攻关研究。
1963年3月,朱光亚参与组织确定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报二机部批准后,千军万马即将奔赴青海草原核武器研制基地进行大会战。4月2日,二机部领导和朱光亚等78位科学家受到 [[ 毛泽东 ]] [[ 周恩来 ]] [[ 邓小平 ]] 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邓小平总书记对核武器研究所的代表说:“你们的计划,毛主席、党中央已经批准。路线、方针、政策已经确定,现在就是你们去执行。你们大胆地去干,干好了是你们的,干错了是我们书记处的。”给核武器研究人员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朱光亚与 [[ 李觉 ]] [[ 吴际霖 ]] 等组织在 [[ 北京 ]] 的科研、生产人员以及经中央专委批准增调的技术骨干迅速汇集到西北基地,全面开展理论、试验、设计、生产等各方面工作,形成了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总攻局面。
1963年5月,按照[[张爱萍]]、[[钱三强]]的要求,朱光亚主持起草了《第一期试验大纲草案》(即原子弹装置核爆炸试验大纲),指出核爆炸试验的任务是由低到高逐步过技术关。建议先做地面爆炸试验,再做空投爆炸试验,并详细提出了试验测试的主要项目、技术保障、测试场地总布局、试验规模等内容。8月,朱光亚与 [[ 刘杰 ]] 等领导参加了 [[ 青海 ]] 研制基地冷试验专题研讨会,为综合验证理论设计和一系列单项试验成果,决定尽快实施关键性的全球聚合爆试验。计划制订后,朱光亚几乎每天都要了解各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具体指挥。在他和李觉、吴际霖、王淦昌、陈能宽、邓稼先、周光召等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努力,解决了大量理论、技术和生产问题,于11月20日成功进行了缩比尺寸全球聚合爆试验。朱光亚亲自撰写试验总结,认为这项试验完成后,原子弹研制的关键技术只剩下等待足够的核材料和临界实验了。
1964年2月,二机部决定在核武器研究所基础上成立核武器研究院,李觉任院长,吴际霖、郭英会、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朱光亚、程开甲等9人任副院长。朱光亚仍然协助李觉、吴际霖统管科技工作。3月朱光亚组织制订研究院《1964年科研工作计划纲要》,详细布置了原子弹研制和试验工作计划。
99,3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