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大井古铜矿遗址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big> ''' |- | File:塞罕坝国家森林…”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big> '''
|-
| [[File: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大井古铜矿遗址
外文名称;Dajing ancient copper mine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8:00-16:00
景点级别;三级
门票价格;15元
级别批次;第五批次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K878
所属时代;青铜时代
|}
'''大井古铜矿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为青铜时代的遗址,年代距今2900年至2700年。
古铜矿遗址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遗址文化性质单纯,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处集采矿、冶炼、铸造等全工序的古铜矿遗址。
2001年06月25日国务院分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遗存==
遗址主要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冈和坡地上,有采矿坑、冶炼坩锅、工棚建筑遗迹等。据试掘发现,古铜矿遗址
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地表可见的露天采矿坑道47条,不完全统计累计开采长度达1570多米,其中最大开采长度200米,最大开采深度20米,最大开采宽度25米。矿坑之间不连接,有顺坡纵向开采的,也有横向开采的。
现已发掘出土和采集各类采矿石制工具1500余件,并发现有用于冶炼的8个平台共12座炼炉遗址和部分用于铸造的古代器具。有关专家推论,大井古铜矿是一处开采时间延续长,开采规模非
常大,并集采矿、选矿、冶炼和铸造为一体的大型联合作坊。
==文物意义==
大井古矿冶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发掘的矿冶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直接以共生矿冶炼青铜的古矿冶遗址。它对蒙东地区早期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大井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早在两三千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生产、生活在这里,并使用着原始工具,通过艰辛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商周青铜器文化;而且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证。
===炼铜技术===
我国上古时期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所反应可能就是炼铜技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制品和炼钢遗物主要分布在甘肃、辽西、内蒙东部等地,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也有所发现,这些发现的年代距今约4000~5000年,从其结构和组成上看都不是炼铜技术最原始阶段的遗物,因此中国炼铜技术的起源和面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
已发现的大批商周以来的铜矿冶遗址和研究显示,中国古代有着存在三种原则性炼铜技术。较早的炼铜遗物,如辽宁省陵源牛和梁发现的炼铜炉渣和坩埚片、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炼铜遗物,都是氧化矿石还原冶炼成铜的遗物,著名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冶遗址的早期冶炼遗物也属氧化矿石还原冶炼生铜的产物。从这些早期炼钢遗物的性质判断,中国最早的炼铜使用的是氧化矿石直接还原冶炼成铜的技术,可简称为"氧化矿一铜"技术。而林西县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已能够开采品位较高的硫化矿石,经死焙烧脱硫后再还原冶炼成铜,可简称为"硫化矿一铜"技术。硫化矿一铜矿石开采困难、冶炼流程加长,技术复杂,仅冶炼次数就有四次之多。
===价值===
铜是第一个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金属,掌握铜及铜合金冶炼技术是文明时代降临的重要物质标志。
==旅游信息==
赤峰大井古铜矿遗址的联系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
交通
赤峰站位于市区南部、昭乌达路的最南端,从赤峰至北京、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锦州、承德都有列车直达;
公路:赤峰长途汽车站就位于火车站前的广场上,111国道穿境而过。赤峰至北京、天津、秦皇岛、石家庄、沈阳、唐山、锦州、朝阳均有车直达
市内可乘公交车辆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m0821cr5sbs|480|270|qq}}
<center>题目</center>
{{#iDisplay:e08210k691w|480|270|qq}}
<center>题目</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big> '''
|-
| [[File: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大井古铜矿遗址
外文名称;Dajing ancient copper mine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8:00-16:00
景点级别;三级
门票价格;15元
级别批次;第五批次
批准单位;国务院
编号;K878
所属时代;青铜时代
|}
'''大井古铜矿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为青铜时代的遗址,年代距今2900年至2700年。
古铜矿遗址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遗址文化性质单纯,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处集采矿、冶炼、铸造等全工序的古铜矿遗址。
2001年06月25日国务院分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遗存==
遗址主要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冈和坡地上,有采矿坑、冶炼坩锅、工棚建筑遗迹等。据试掘发现,古铜矿遗址
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地表可见的露天采矿坑道47条,不完全统计累计开采长度达1570多米,其中最大开采长度200米,最大开采深度20米,最大开采宽度25米。矿坑之间不连接,有顺坡纵向开采的,也有横向开采的。
现已发掘出土和采集各类采矿石制工具1500余件,并发现有用于冶炼的8个平台共12座炼炉遗址和部分用于铸造的古代器具。有关专家推论,大井古铜矿是一处开采时间延续长,开采规模非
常大,并集采矿、选矿、冶炼和铸造为一体的大型联合作坊。
==文物意义==
大井古矿冶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发掘的矿冶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直接以共生矿冶炼青铜的古矿冶遗址。它对蒙东地区早期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大井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早在两三千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生产、生活在这里,并使用着原始工具,通过艰辛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商周青铜器文化;而且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证。
===炼铜技术===
我国上古时期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所反应可能就是炼铜技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铜制品和炼钢遗物主要分布在甘肃、辽西、内蒙东部等地,在山东、河南、陕西等地也有所发现,这些发现的年代距今约4000~5000年,从其结构和组成上看都不是炼铜技术最原始阶段的遗物,因此中国炼铜技术的起源和面貌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揭示。
已发现的大批商周以来的铜矿冶遗址和研究显示,中国古代有着存在三种原则性炼铜技术。较早的炼铜遗物,如辽宁省陵源牛和梁发现的炼铜炉渣和坩埚片、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炼铜遗物,都是氧化矿石还原冶炼成铜的遗物,著名的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冶遗址的早期冶炼遗物也属氧化矿石还原冶炼生铜的产物。从这些早期炼钢遗物的性质判断,中国最早的炼铜使用的是氧化矿石直接还原冶炼成铜的技术,可简称为"氧化矿一铜"技术。而林西县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已能够开采品位较高的硫化矿石,经死焙烧脱硫后再还原冶炼成铜,可简称为"硫化矿一铜"技术。硫化矿一铜矿石开采困难、冶炼流程加长,技术复杂,仅冶炼次数就有四次之多。
===价值===
铜是第一个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金属,掌握铜及铜合金冶炼技术是文明时代降临的重要物质标志。
==旅游信息==
赤峰大井古铜矿遗址的联系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
交通
赤峰站位于市区南部、昭乌达路的最南端,从赤峰至北京、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锦州、承德都有列车直达;
公路:赤峰长途汽车站就位于火车站前的广场上,111国道穿境而过。赤峰至北京、天津、秦皇岛、石家庄、沈阳、唐山、锦州、朝阳均有车直达
市内可乘公交车辆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m0821cr5sbs|480|270|qq}}
<center>题目</center>
{{#iDisplay:e08210k691w|480|270|qq}}
<center>题目</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