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火斑鸠

增加 5,39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火斑鸠</big> ''' |- | File:火斑鸠.jpg|缩略图|居中|'''火斑鸠…”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火斑鸠</big> '''
|-
|
[[File:火斑鸠.jpg|缩略图|居中|'''火斑鸠'''[http://www.qnong.com.cn/uploadfile/2016/0508/20160508084431798.jpg 原图链接][http://www.qnong.com.cn/yangzhi/teyang/11543.html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火斑鸠</br>
拉丁学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br>
别 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鹪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br>
目:鸽形目 </br>
科:鸠鸽科 </br>
亚科: 鸠鸽亚科 </br>
属:火斑鸠属 </br>
种: 火斑鸠 </br>
亚种: 2亚种 </br>
命名者及年代: Hermann, 1804 </br>
英文名称: Collared Turtle Dove </br>
保护级别: 国家三级保护动物</br>
|}

'''[[火斑鸠]]'''<ref>[https://www.360kuai.com/pc/975a2a1147b777e13?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动物图集:火斑鸠],快资讯,2019-09-29</ref>(学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又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鹪]],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区,为一种小型鸠鸽,常见于平原、草地成群觅食。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华北以南各地、西抵四川、西藏、长江以北各地等地,主要栖息于开阔田野以及村庄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 外形特征 ==

火斑鸠是鸠鸽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成年体长约[[23]]厘米,雄鸟额、头顶至后颈[[蓝灰]]色,头侧和颈侧亦为蓝灰色,但稍淡。颏和喉上部白色或蓝灰白色,后颈有一黑色领环横跨在后颈基部,并延伸至颈两侧。背、肩、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葡萄红色,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暗蓝灰色,其余尾羽灰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最外侧尾羽外翈白色,飞羽暗褐色。喉至腹部淡葡萄红色,尾下覆羽白色。两胁、覆腿羽、肛周、翅下覆羽和腋羽均蓝灰色。

火斑鸠雌鸟额和头顶淡褐而沾灰,后颈基处黑色领环较细窄,不如雄鸟明显,且黑色颈环外缘以白边。其余上体深土褐色,腰部缀有蓝灰色。下体浅土褐色,略带粉红色。颏和喉白色或近白色。下腹、肛周和尾下覆羽淡灰色或蓝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较浅淡,脚褐红色,爪黑褐色<ref>[http://www.qnong.com.cn/yangzhi/teyang/11543.html 火斑鸠外形特征],黔农网,2016-05-08</ref>。
== 生活习性 ==

主要以[[植物浆果、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稻谷、玉米、荞麦、小麦、高粱、油菜子等农作物种子,有时也吃白蚁、蛹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常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亦与山斑鸿和珠颈斑鸠混群活动。喜欢栖息于电线上或高大的枯枝上。飞行甚快,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

叫声为深沉的Ceu-u-u-u-u并连续重复数次,重音在第一音节。在繁殖期叫声有明显变化,为gugu(第二声调)+gugu(第四声调)的四连音,以及第一声调重音的双连音<ref>[https://www.jd.com/phb/zhishi/9e286cffccd34a6b.html 火斑鸠的生活习性],京东商城,2017-11-16 </ref>。
== 栖息环境 ==

栖息于开阔的平原、田野、村庄、果园和山麓疏林及宅旁竹林地带,也出现于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

== 繁殖方式 ==

繁殖期[[2-8]]月,北方主要在[[5-7]]月。成对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低山或山脚丛林和疏林中乔木树上,巢多置于隐蔽较好的低枝上。巢呈盘状,结构较为简单、粗糙,主要由少许枯树枝交错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枚]],卵为卵圆形,白色,大小为23-29.5mm×20-22.7mm,平均26.9mm×20.9mm<ref>[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dongwu/page/animal_detail_5096.html 火斑鸠繁殖方式],中国科学技术馆</ref>。
== 分布范围 ==

'''世界分布''':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泰国、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等地。

'''中国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以南的广大地区,西至甘肃、青海、四川西部、西藏南部、云南、贵州,东至东部沿海,南至香港、台湾和海南岛。

== 亚种分化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style="background:cornflowerblue; color:white; text-align:center;"
| '''序号''' ||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 1 || 火斑鸠普通亚种 || 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humilis
|-
| 2 || 火斑鸠指名亚种 || 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tranquebarica
|-
|}

== 保护级别 ==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被列为时间[[三级]]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f>[http://www.ttpaihang.com/news/daynews/2019/19061413727.htm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单学习网,2019-06-14 </ref>。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保护级别:Least Concern ver 3.1 。

== 视频 ==

<center>
{{#ev:youku|XNDU3OTIxODczMg|640|inline|火斑鸠20180528 |frame}}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