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桃源行

增加 3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0.樵客:原本指打柴人,这里指渔人。
11.武陵源:指桃花源,相传在今 [[ 湖南 ]] 桃源县(晋代属武陵郡)西南。武陵,即今湖南 [[ 常德 ]]
12.物外:世外。
==名家评价==
[[File:陶渊明23.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www.sxgov.cn/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180607/485b39a711051c82bc1401.jpg 原图链接][http://www.sxgov.cn/content/2018-06/07/content_8805719.htm 图片来源]]]
清代王士禛:"唐宋以来,作《桃源行》最佳者,王摩诘(王维)、韩退之( [[ 韩愈 ]] )、王介甫( [[ 王安石 ]] )三篇。观退之、介甫二诗,笔力意思甚可喜。及读摩诘诗,多少自在;二公便如努力挽强,不免面红耳热,此盛唐所以高不可及。"(《池北偶谈》)
翁方纲:"古今咏桃源事者,至右丞而造极。"(《石洲诗话》)
[[ 沈德潜 ]] 评此诗:"顺文叙事,不须自出意见,而夷犹容与,令人味之不尽。"
语言学家 [[ 刘征 ]] 评此诗:"《桃源行》一诗是《桃花源记》的精简版,相比之下,它更有旋律美,更具艺术特色。把一篇的美景浓缩成七言古诗,这一点看实属不易。虽然是作者的早年之作,但更具活力,朝气勃勃的。更佩服的是其想象力,写成如此的诗实在是佳作。不得不叹,《桃花源记》很好,《桃源行》更好一些,但此诗在唐朝也是低一点于其他高作的。"[3]
==作者简介==
[[ 王维 ]]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 [[ 山西 ]] 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 唐玄宗 ]] 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 安禄山 ]] 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 [[ 相思 ]] 》、《 [[ 山居秋暝 ]] 》等。著作有《 [[ 王右丞集 ]] 》、《 [[ 画学秘诀 ]] 》。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如《 [[ 渭川田家 ]] 》 ,《 [[ 春中田园作 ]] 》。更多的作品着重写农村美丽如画的风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如《青溪》:言入黄花川,第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 王维 ]] 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 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 传为王维作 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 送邢桂州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视频==<center> '''《桃源行》王维 视频朗诵“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辨仙源何处寻'''”</center><center>{{#iDisplay:t0842fflu56|780|460|qq}}</center> <center> 桃源行 濮存昕</center><center>{{#iDisplay:h0560dvazw0|780|460|qq}}</center> ==参考资料=={{Reflist}}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