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豐年祭

增加 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豐年祭.jpg |thumb|230px400px|有框|右|
[https://blog.owlting.com/2019/06/26/amis-ilisin-2019/圖片來源奧丁丁客棧網 ]]]
==簡介=='''豐年祭'''是[[阿美族]]人在[[小米]]收穫後,族人為感謝神靈而舉行的祭典。豐年祭的名稱,各部落因說法不一,有malalikid、malikoda、kiluma’an 等說法,後來受[[日本]]語影響而有zukimisai(月見祭)與siukakukai(收穫會)等不同說法,現在多稱為豐年祭。豐年祭原是[[小米]]收穫後進行,在部落稻米種植面積大量增加後,祭典時間改為稻米收割後舉行。每年7 [[ ]] 開始,各部落按照稻米收成時間由南往北安排辦理,祭典時間為期1 ∼ 7 天之間。
豐年祭雖然以豐收為名,但內容包括豐收、謝神、聯誼、社交與年齡階級晉級儀式、軍事訓練驗收儀式等,是具經濟、[[宗教]]、社會、[[政治]]、[[文化]]等多性質的綜合活動。豐年祭的多面向活動,具有多元文化特質的意義,加上參與人數眾多,規模相當盛大。[[阿美族]]人即使移居[[都市]],仍然持續辦理豐年祭典,傳承各項傳統文化與觀念,這個祭典也是新一代族人對 [[ 部落 ]] 文化認同的重要活動。
<ref>[https://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7AD36169AB07E1D0&type=1EE2C9E1BA3440B2D0636733C6861689]原住民族委員會網] </ref>
==傳統起源==
阿美族原為種[[小米]]的農業社會,以往每當小米收割之後,各 [[ 部落 ]] 分別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以感謝神靈的恩惠,此即為豐年祭的傳統起源。阿美族耆老認為小米的精靈是所有植物中最敏感的,也是最麻煩的農作物,它好似具有人性一樣,有靈眼、靈耳、靈覺,而且禁忌也多,人們一不小心隨時會招來禍患災難。老人回憶說:「在田裡收割小米是最辛苦的工作,不僅講話要小心,動作也不得粗暴,否則會招來禍患」。「休息」、「完畢」、「回家」等言詞以及放屁、打人等動作都是小米精靈不喜歡的。
小米時期的豐年祭形式以原始 [[ 宗教 ]] 儀式呈現,內容單純、嚴肅、隆重。
二十世紀初年,阿美族放棄了小米而改種水稻。對阿美族來說,[[小米]]和[[水稻]]是不同性質的農作物,小米具有激烈的精靈,對人們會明確的善賞惡罰,但 [[ ]] 稻是良性溫和的[[植物]],除非在特殊的情況下,不會隨便害人。老人回憶說:「耕作水稻心情比較輕鬆自如,男子犁田時可高聲獨唱,女子們除草時可合唱、談笑。」這些狀況在種小米時期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作物的改變,使得現今的豐年祭呈現較為熱鬧的場面。
==籌備會==
豐年祭又因各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北部[[阿美族]]普遍稱Malalikit,東海岸阿美族則稱為Malikoda,中部阿美則稱為Ilisin。一般來說,阿美族的豐年祭是七、八月間舉行,因為是以農耕收成之後的日子作為祭典日,但台灣南北氣候有所差異,所以各地祭典的時間也有差別。
豐年祭切確舉行的時間,首先要舉行 [[ 部落 ]] 籌備會議,由頭目召集頭目幕僚團,籌備會議的主要議題是決定活動的日期和日數。
==男人的祭儀==
3,0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