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陈子昂

增加 7,93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2019-09-11T05:55:20+00:00}}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陳子昂
'''陈子昂'''({{bd|661年||702年|catIdx=Chen,劉}}),字'''伯玉''',[[梓州]][[遂宁市]][[射洪县]](今[[四川省]][[射洪县]])人<ref>《新唐書》卷四二《地理志》六:“劍南道梓州梓潼郡有射洪縣。”</ref>。唐代[[诗人]],是[[唐诗]]革新、[[古文運動]]的先驱者。[[方回]]在[[瀛奎律髓]]說道:「陳拾遺子昂,唐之詩祖也」。故有「唐詩詩祖」之稱。
[[File: 陈子昂(2).jpg|thumb|right|
[https://pic.ruiwen.com/allimg/1707/596c38585930c22824.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原圖連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9%99%88%E5%AD%90%E6%98%82&sxsrf=ALeKk03LV1gzM00yUMiF3lQAFvKixzNA4w:1585359733323&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iksvudhbzoAhWl3mEKHY0sCd0Q_AUoA3oECBkQBQ&biw=1422&bih=643&dpr=1.13#imgrc=JspDQfS9ouky3M] ]]
*明弘治年间[[杨澄]][[校對|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
*今人徐鹏校点《陈子昂集》
 
==詩詞==
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和《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傑出的代表作。這幾首詩是他隨建安王武攸宜出征契丹的時候寫的。盧藏用《陳氏別傳》說:子昂體弱多疾,感激忠義,常欲奮身以答國士。自以官在近侍,又參預軍謀,不可見危而惜身苟容。他日又進諫,言甚切至,建安謝絕之,乃署以軍曹。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書記而已。因登薊北樓,感昔樂土、燕昭之事,賦詩數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時人莫不知也。他在《薊丘覽古》中,曾經歌頌了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燕昭王、燕太子,感激知遇、乘時立功的樂毅、郭隗等歷史人物。俯仰今古,瞻望未來,他更深刻地體驗到生不逢時、理想無法實現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體會了古往今來許多仁人誌士在困扼境遇中激憤不平的崇高感情。也正是這種不可遏止的理想和激情,使他唱出了這首浪漫主義的《登幽州台歌》。儘管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他的苦悶無法解決,使這首詩的情調顯得相當孤獨。但是,也正是這首詩,在當時和後代得到無數讀者的深刻同情,盧藏用說這首詩“時人莫不知也”,就是有力的證明。這不愧是齊梁以來兩百多年中沒有聽到過的洪鐘巨響。
  陳子昂的律詩比較少,但是像《度荊門望楚》,也是初唐律詩中的佳作:遙遙去巫峽,望望下章台。巴國山川盡,荊門煙霧開。城分蒼野外,樹斷白雲隈。今日狂歌客,誰知入楚來。詩人用氣勢流暢的筆調,寫出了他初次離蜀途中所見的巴楚壯麗山川。風格和其他詩人是有所不同的。
  陳子昂仰慕“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他的詩受建安、正始詩人影響較深。唐皎然《詩式》說:“子昂《感遇》,其源出於阮公《詠懷》。”象“蘭若生春夏”、“貴人難得意”等比興托諷的詩篇,以及那些感慨人生禍福無常的詩,的確和阮籍相似。此外如《燕昭王》乃至《登幽州台歌》等,和阮詩“駕言發魏都”、“獨坐空堂上”等詩也有意境相通之處。而“丁亥歲雲暮”、“本為貴公子”、“朔風吹海樹”、“蒼蒼丁零塞”等邊塞詩,則和建安詩中“梗概而多氣”的寫時事之作比較接近。他的詩中,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同時存在。那些現實主義的作品,有的敘事慷慨沉痛,有的還兼有政論鋒芒。那些偏於抒發理想之作,有的寄興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這又是浪漫主義的不同表現。總的來說,他的詩風格並不完全統一。
  當然,陳子昂的詩在藝術上也存在一些缺點。他對漢魏南北朝的樂府民歌學習得不夠。對七言詩這種新形式也不重視,集中竟沒有一首七言詩(注:只蜀刻本《陳子昂先生全集》有《楊柳枝》七絕一首,真偽難定。)。《感遇詩》中甚至還有一些作品受玄言詩影響,讀起來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他的全部詩作絕沒有一點齊梁浮豔的氣息,這是更難能可貴的。總之,他是唐詩開創時期在詩歌革新的理論和實踐上都有重大功績的詩人,杜甫稱讚他:“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揚馬後,名與日月懸。 ……千古立忠義,《感遇》有遺篇。” 韓愈稱讚他:“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對他在唐詩發展上的功績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詩人的公論,至於他的《感遇詩》直接啟發了張九齡《感遇》和李白《古風》的創作,李白繼承他以復古為革新的理論,進一步完成唐詩革新的歷史任務,更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陳子昂在散文革新上也是有功績的。他文集中雖然也還有一些駢文,但那些對策、奏疏,都用的是比較樸實暢達的古代散文,這在唐代,也是開風氣之先。所以唐代古文家蕭穎士、梁肅、韓愈都對他這方面的努力有較高的評價。
 
【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涕下一作:淚下)
 
註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
  2、悠悠:渺遠的樣子。
  3、愴然:悲傷淒涼。
  4、淚:眼淚。
 
譯文
  先代的聖君,我見也沒見到,後代的明主,要等到什麼時候?
  想到宇宙無限渺遠,我深感人生短暫,獨自憑弔,我涕淚縱橫淒惻悲愁!
 
賞析
  詩人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諫,但沒有被武則天所採納,屢受打擊,心情鬱鬱悲憤。
  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望,悲從中來,並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藝術表現上,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句式長短參錯,音節前緊後舒,這樣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ref>[https://www.gushiwen.org/Author_4e54fe9630.aspx 古詩文網>陳子昂]</ref>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三十四》精選經典唐詩鑑賞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Q6quChqOQ}}
 
朔風吹海樹,蕭條邊已秋。亭上誰家子,哀哀明月樓。
 
自言幽燕客,結髮事遠遊。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邊州。故鄉三千里,遼水復悠悠。
 
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
 
這首詩是詩人從軍徵幽州時所寫。詩中表現了一個邊塞戰士的愛國熱情遭到壓抑與對現實的諷刺。從這些現實性很強的詩篇中,我們清醒地看到他的政治抱負與詩歌的革新主張是有內在的聯繫的。
 
詩的開頭寫在一個月明之夜裡,一個戰士對著暮秋發出了哀思:北風吹打著海邊的樹木,蕭條的邊塞已經是秋天了。亭子上面那是誰家的孩子,對著明月發出聲聲的哀怨。“自言”六句說,他是幽燕一帶的人,年輕時就到了外面。用丸藥殺死了官吏,用刀子殺死了自己的仇敵。為了躲避仇敵的報復來到了海上,投軍戍守在這個邊遠的州縣。從“殺公吏”、“報私仇”來看,他是一個豪俠之士,作者對他抱著同情的態度。“故鄉”四句說,離故鄉是那麼遙遠,遼水無盡地流逝。每當敵兵入侵時,激發了我的憤慨之情,我認為這是一國漢人的羞恥。從這幾句中,可以看出這個戰士是一個愛國主義者。詩的結尾說: “何知七十戰,白首未封侯。”從軍以來參加了70次戰鬥了,頭髮已經白了,也還沒有得到封侯的晉昇機會。這是明白地表示對當局的不滿。這些現實性很強的詩篇,突破了泛擬古題的邊塞詩的傳統風氣,而成為刺世的激昂憤慨之音。在這35首《感遇》詩中,這首應該說是優秀的一首。<ref>[https://www.pinshiwen.com/gsdq/tssx/2019053181741.html 品詩文網>陳子昂]</ref>
 
 
==注釋==
{{reflist|2}}
{{Authority control}}
==參考資料==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唐朝军政人物|C]]
[[Category:唐朝诗人|C]]
[[Category:中國古代人物]]
72,9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