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後小松天皇

增加 3,893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後小松天皇'''({{jpn|j=後小松天皇|hg=ごこまつてんのう|rm=Go-komatsu Tennō}};{{bd|1377年|8月1日(永和3年…”
'''後小松天皇'''({{jpn|j=後小松天皇|hg=ごこまつてんのう|rm=Go-komatsu Tennō}};{{bd|1377年|8月1日([[永和 (后圆融天皇)|永和]]3年 / [[天授 (长庆天皇)|天授]]3年6月27日)|1433年|12月1日([[永享]]5年10月20日)|}}),是[[室町時代]][[北朝 (日本)|北朝]]的第6代天皇,也是日本正統歷史上的第100代天皇(在位:[[永德 (后圆融天皇)|永德]]2年 / [[弘和]]2年4月11日(1382年5月24日) - [[應永]]19年8月29日(1412年10月5日)),諱'''幹仁'''({{jpn|j=幹仁|hg=もとひと|rm=Motohito}})。在位期間[[南北朝 (日本)|南北朝]]獲得了統一。

後小松天皇是[[後圓融天皇]]第一皇子。其生母是[[內大臣]][[三條公忠]]之女,通陽門院[[三條嚴子]]。後小松天皇從小在[[日野西資教]]家中長大,[[1382年]]時移居到[[足利義滿]]家,同年接受父親[[後圓融天皇]]的讓位,成為[[天皇]]。當時雖然由後圓融上皇開設[[院政]],但事實上朝廷已經威權掃地,[[室町幕府]]的[[征夷大將軍|將軍]][[足利義滿]]擁有淩駕於上皇的權力。後圓融上皇對此非常不滿,同足利義滿的關係惡劣,兩人經常發生衝突。[[三條嚴子]]生下後小松天皇後不久,後圓融天皇懷疑其與足利義滿通姦,將嚴子毆打了一頓。作家[[海音寺潮五郎]]據此懷疑後小松天皇可能是足利義滿的私生子。

後小松天皇早期就是在上皇與幕府將軍勾心鬥角這種險惡的狀態下度過的。在後小松天皇即位後第十年([[1392年]]),南北朝宣告統一,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以[[兩統迭立]]為條件,交出[[三神器]]並且退位。後龜山天皇退隱到了[[京都]]的[[大覺寺]],被尊為「[[太上天皇]]」。根據當時的協定,後小松天皇的繼承者必須是後龜山天皇的兒子,而且以後的繼位者應該以南([[大覺寺統]])、北([[持明院統]])兩統輪流的方式來排定。不過後來朝廷卻遵照足利義滿的意向,違反了[[明德和約|這個約定]],在[[1412年]]讓後小松天皇傳位給自己的兒子[[稱光天皇|實仁親王]],以致於後來[[大覺寺統]]方面的人士強烈不滿。此後的很長一段時期裡,大覺寺統的皇族後代,尤其是[[小倉宮]]一族,試圖奪回皇位,是為[[後南朝|後南朝運動]]。

後小松天皇在位期間,[[足利義滿]]權力極高,天皇和朝廷僅僅只是個傀儡而已。足利義滿[[明日貿易|對明朝貿易]]時自稱「日本國王源道義」。甚至在[[明朝]]使者來日時,不知日本有後小松天皇的存在,僅知道日本的統治者是足利義滿。此後的[[室町幕府]][[征夷大將軍|將軍]]也都被明朝稱為「[[日本國王]]」。顯然幕府的地位凌駕在天皇之上,當然這也是因義滿自認後小松天皇之所以可以登上天皇之位以及統一日本,都是他幫忙的關係。[[1408年]]足利義滿逝世的時候,後小松天皇甚至向義滿追贈「[[鹿苑寺|鹿苑院]]太上法皇」這個只有皇室成員才能擁有的稱號,但是[[足利義持]]在[[斯波義將]]的強烈反對下,為父親辭去了這個追號。

後小松天皇之子[[稱光天皇]]早逝,因此他又另立了與北朝有血緣關係的[[後花園天皇]],確立了[[持明院統]]在天皇繼承上的正統性。實行二十餘年[[院政政治|院政]]的後小松天皇在[[1433年]]過世,葬在[[深草北陵]]。

他被追稱為「後小松院」,是緣自於[[光孝天皇]]。光孝天皇被稱為「小松帝」,由自己哥哥[[文德天皇]]之孫[[陽成天皇]]手中得到皇位,從此帝系就由他這一族傳下去。而現在為了表示北朝一族延續的正統性,因此以後小松的稱號來顯出這樣強烈的意志。
1,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