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题都城南庄

增加 9,90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作 者'''||          崔护||
|}
 
== 作品原文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题都城南庄{{NoteTag|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⑵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人面不知何处去{{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桃花依旧笑春风{{NoteTag|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ref name=M2T/><ref name="M3T">[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5-236] </ref>}}。<ref name="M1T"> [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46-747] </ref><ref name="M2T">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9] </ref><br>
 
== 词句注释 ==
{{NoteFoot}}
 
== 白话译文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去年春天<ref name="M4T"> [https://sou-yun.cn/Query.aspx?type=poem1&id=45931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搜韵网.2014-07-28] </ref>,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ref name=M3T/> <br>
 
== 创作背景 ==
 
<p style="text-indent:2em;">此诗的创作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而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则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ref name=M3T/>
 
== 作品赏析 ==
 
[[File:2c300004693cb0e4ebbe.jpg|缩略图|左|[http://p3.pstatp.com/large/2c300004693cb0e4ebbe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7b0c532c0102xqk6.html 来自新浪博客]]]<p style="text-indent:2em;">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p style="text-indent:2em;">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p style="text-indent:2em;">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p style="text-indent:2em;">“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ref name=M1T/>
 
== 外部链接 ==
 
* [https://www.jianshu.com/p/5b68d7dcb8f7 古诗中的爱情——崔护和绛娘]<br>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590137355196567&wfr=spider&for=pc 读《题都城南庄》,你就知道什么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了]<br>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6875132136279970&wfr=spider&for=pc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背后,还有一段唯美而真挚的爱情故事]<br>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824794067459981&wfr=spider&for=pc 崔护此《题都城南庄》,桃花面,玲珑心,告诫世人:爱要及时说出]<br>
 
== 轶事典故 ==
[[File:001WkI3Hzy78yn5wyAI5c&690.jpg|缩略图|左| [http://s13.sinaimg.cn/mw690/001WkI3Hzy78yn5wyAI5c&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fb98750102wuof.html来自新浪博客]]]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此诗,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时,博陵(指河北省安平县)有一青年名叫崔护,容貌英俊,文才出众,性情孤洁寡合,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准备来年再考。清明时节,他一个人去都城南门外郊游,遇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崔护走上前去叩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问道:“谁呀?”崔护告诉了自己的姓名,说:“我一人出城春游,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女子进去端了一杯水来,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她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对客人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意。她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崔护用话引逗她,她却只是默默不语。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送到门口后,她似有不胜之情,默默回到屋里,崔护也不住地顾盼,然后怅然而归。此后一年,崔护没有再去见她。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忽然思念起她来,思念之情无法控制,于是直奔城南去找她。到那里一看,门庭庄园一如既往,但是大门已上了锁。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过了几天,他突然来到城南,又去寻找那位女子。听到门内有哭的声音,叩门询问时,有位老父走出来说:“你是崔护吗?”答道:“正是。”老父又哭着说:“是你杀了我的女儿。”崔护又惊又怕,不知该怎样回答。老父说:“我女儿已经成年,知书达理,尚未嫁人。自从去年清明开始,经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在左边门扇上有题字,读完之后,进门她便病了,于是绝食数日便死了。我老了,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借以寄托我的终身。如今她竟不幸去世。这不是你害死她的吗?”说完又扶着崔护大哭。崔护也十分悲痛,请求进去一哭亡灵。死者仍安然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哭着祷告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不一会儿,女子睁开了眼睛。过了半天,便复活了。老父大为惊喜,便将女儿许配给了崔护。
 
<p style="text-indent:2em;">这个故事以及崔护的题诗后来衍生了一个典故,即“人面桃花”。它被用来形容男女邂逅分离后男子追念的情形,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后世文人创作常用到这个典故。比如[[晏几道]]《御街行》:“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再如[[袁去华]]《瑞鹤仙》:“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戏剧家[[欧阳予倩]]曾以这个典故为基础创作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后来还被改编为评剧、越剧及影视剧等。<ref name=M3T/>
 
== 名家点评 ==
 
* [[沈括]]《[[梦溪笔谈]]》: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以其意未全,语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秖今何处在”。至今所传此两本,惟《本事诗》作“秖今何处在”。唐人工诗,大率多如此。虽有两“今”字,不恤也,取语意为主耳。后人以其有两“今”字,只多行前篇。
 
* [[吴乔]]《[[围炉诗话]]》:唐人作诗,意细法密,如崔护“人面不知何处去”,后改为“人面秖今何处在”,以有“今”字,则前后交付明白,重字不惜也。 <ref name=M4T/>
 
== 相关视频 ==
* 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div style="clear:center">
{{#iDisplay:page/q307617ixa4|750|430|qq}}
</div>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网址 标题.网站.日期] </ref> ,
重复<ref name="MYT"> 
重复处:<ref name=关键词/>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