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685
次編輯
變更
索马里半岛
,無編輯摘要
[[File:索马里半岛7.jpg|300px|缩略图|右|<big>索马里地图</big>[http://img.jiaodong.net/pic/0/10/01/15/10011520_793468.jpg 原图链接][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7/05/17/010019045.shtml 来自 新华网 的图片]]]
位于亚、非两大洲交界处, [[ 地中海 ]] 和 [[ 印度洋 ]] 间海上 [[ 航道 ]] 要冲, [[ 地理位置 ]] 极其重要。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最大的半岛,因其形状很象 [[ 犀牛 ]] 的角,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非洲之角”。亚丁湾沿岸低地为古班 [[ 冲积平原 ]] ,由西向东渐窄 ,宽可达100千米以上 ,最窄处仅数米; [[ 海滨 ]] 分布风积沙丘,印度洋沿岸亦为平原,有些地方有沼泽。半岛北部由与亚丁湾平行的平顶山块和山岭组成,北坡陡峭 ,南坡平缓 ,海拔1000~1800米 ,最高点苏鲁德峰 [[ 海 拔2408 拔]]2408 米。为埃塞俄比亚东南高原边缘山地的东延部分。半岛南部为盖拉索马里高原的一部分 ,海拔500~1500米 ,为轻度切割的波状高原,多间歇性小河。
==地理结构==
索马里半岛大部为 [[ 砂岩 ]] 和 [[ 石灰岩 ]] 组成的 [[ 高原 ]] ,呈阶梯状,从西北向东南自海拔1,500-2,000米降至200-500米,最高峰为 [[ 索马里 联邦共和国|索马里]] 北部的苏拉德山,海拔2,408米;东南部印度洋沿岸有宽广冲积平原。 [[ 气候 ]] 炎热干旱,年 [[ 降水量 ]] 在沿海低地不足250毫米,内陆高原为250-500毫米。除朱巴河和谢贝利河外,其余河流皆属间歇河。沿海低地属 [[ 半荒漠 ]] ,内陆高原属 [[ 热带草原 ]] 和荒漠化热带草原。居民多从事游牧和半游牧。
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不高的山地,中部为一片辽阔的波状起伏的高原,海拔一般在400~500米,南部为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狭窄的沿海平原,向印度洋缓倾。 [[ 赤道 ]] 在其南部穿过,所以终年高温,但 [[ 降水 ]] 很少,一般在300毫米以下,大部属 [[ 热带沙漠气候 ]] ,成为 [[ 北半球 ]] 距赤道最近的 [[ 沙漠气候 ]] 区。这主要是由于索马里半岛南部海岸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这里 [[ 冬季 ]] 吹 [[ 东北风 ]] , [[ 夏季 ]] 吹 [[ 西南风 ]] , [[ 风 ]] 向皆与 [[ 海岸 ]] 平行,不易登陆抬升致 [[ 雨 ]] ;另外,夏季在半岛南部沿岸有海底冷水上翻,冬季 [[ 海流 ]] 自东北向西南流动,水温较低,气流稳定,虽多 [[ 雾 ]] 而不易降水。
==红海门闩==
索马里半岛对面就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向北不远就是 [[ 欧洲 ]] 。地处 [[ 亚 洲|亚]] 、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扼守着 [[ 红海 ]] 通向印度洋的门户。从 [[ 波斯湾 ]] 开出的 [[ 油轮 ]] ,经 [[ 马六甲海峡 ]] 开来的 [[ 轮船 ]] ,都要经过这个门户才能进入红海、 [[ 地中海 ]] ,因此有“红海的门闩”之称。 索马里半岛位于非洲最东部,向东北突出海中的非洲之角。是非洲东部大半岛。呈三角形向东北突出,东濒印度洋,北临亚丁湾,顶端为瓜达富伊角。位于亚、非两大洲交界处,地中海和印度洋间海上航道要冲,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半岛上的国家--索马里民主共和国也叫“非洲之角”。500多年前, [[ 中国 ]][[ 明朝 ]] 的航海家 [[ 郑和 ]] 曾率领一支庞大的船队到达过这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