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國父紀念館

增加 7,1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自首任館長任職以來,即立下可觀的基礎;復經歷各任館長勵精圖治的發展,迄今館務文化交流更朝「國際化」、「在地化」,終身學習教育「多元化」、「企業化」及硬體設施「精緻化」、「科技化」的目標邁進,務使中山精神與傳統文化相互結合,達成中華文化的再出發、再發揚。<ref>[https://www.yatsen.gov.tw/content_66.html 國父紀念館沿革]</ref>
 
 
===國父紀念館主體===
國父紀念館高30.4公尺,每邊長100公尺,由每邊14支灰色大柱,頂起翹角像大鵬展翼的黃色大屋頂,安靜地座落在十萬公尺見方的平地中央,四周叢林、花草、廣場圍繞:突顯建築物和環境的對比,引人注目;且給人們第一個感覺是宏偉,很有氣勢,且巍峨莊嚴的建築本體,粗獷、剛強,樸素中又不失應有的細緻;所以國父紀念館外觀宏偉、高雅、簡潔、明爽、有力,不但使人產生景仰,也令人感到力與美的結合。
 
 
【翠湖】
位於中山公園西南側,湖面積約有8000平方公尺,其湖上之設施有香山橋與翠亨亭;翠亨亭由台北市山而獅子會獻建,民國七十年三月十二日落成,連接翠亨亭南北各有一座曲橋相通,兩座曲橋原名山而橋,後為配合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出生地,改名為香山橋。
湖畔花木扶疏,綠意盎然,垂柳迎風搖曳。為凸顯季節變化,湖內種植有二個大型之荷花槽,與三座生態浮島,浮島內種植多種水生植物如燈心草、紫芋、圓葉節節菜、海洋之星、鳶尾等,以增添翠湖夏季湖面花朵盛開時之景觀。 另為增添翠湖夜景,於93年3月完成翠亨亭屋頂及香山橋扶手兩側欄杆光纖燈飾之裝置,與湖四周高樹主幹上投射聚光燈之裝設,夜晚在湖面形成倒影相映之燈火與燦爛之線條,更可聽見蟲鳴蛙叫之鄉野田園樂趣,均使得翠湖區域入夜後,增添多處夢幻般之彩色區塊,塑造出層次分明璀璨迷人之夜景。
 
 
【卵石步道】
此區位於中山公園北側綠地,步道全長120公尺,寬1.2公尺,使用花蓮特產墨綠色小卵石所舖設,健康卵石步道入口並設立兩座鑲嵌大理石板,詳細解說人體之雙足穴位與進行腳底按摩之保健功效。另於104年12月於公園北側欄杆至卵石步道間的綠地種植桂花,以美化周邊景觀。
 
 
【花壇區】
中山公園主要花壇區位於本館正前方升旗台四周,另於公園綠地醒目之地區亦設置多處花壇,以增加遊客遊園時之視覺享受。花壇形狀多採幾何圖形,依季節輪替更換不同種類草花。每當繁花盛開時,時可見蝴蝶翩翩起舞與採蜜之蜜蜂穿梭花叢間,總是吸引遊客前往觀賞拍照。
 
 
【中山公園廣場】
近代工商社會發達,帶來了人口往都市集中的現象。人口愈集中,相對的住的空間愈形縮小狹密。文明的進步也帶來了空氣的污染、噪音的喧囂,人們居住的生活環境品質也越來越差,而公園能改善生活的品質,帶來清潔、安全、舒適、美觀、自然的環境,給予我們休憩活動與調劑身心的空間。
 
 
本館位處台北市東區,範圍涵蓋館本體建築與中山公園。中山公園包含水泥地廣場與綠地,面積共計有11公頃。中山公園之造形,是以公園正中央升旗台、噴水池與館建築物為一軸線,兩邊採對稱方式設計。其主要植物之配置亦對稱方式種植。中山公園原隸屬台北市政府管轄,在民國七十四年始撥交本館。本館於接受中山公園後,為使公園景緻更美觀,同時富含教育學習之目的,陸續增設多項設施。
 
 
【廣場噴泉】
近年來許多大型公共空間皆設置噴泉或水舞來增加空間的趣味性及流動性,國父紀念館正門之噴水池,於當初規劃設計時就有先見之明,如今成為中山公園重要景觀之一。噴水池由直立式、旋轉式、扇型等噴頭及驅動馬達組成,表現各種式樣之噴水,一次循環約12分鐘,夜間搭配燈光效果,提昇中山公園之人氣。
 
 
【中山碑林】
為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創建民國暨革命先烈先賢之偉蹟,本館特與國內工商界及文化界共同籌建「中山碑林」,第一期工程於八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國父誕辰紀念日落成,該工程係在中山公園設立日晷景觀及二十三座先烈先賢之墨寶花崗石碑雕刻,融合書法及景觀藝術,並具有歷史傳承之意義,為國內最大之碑林。
 
 
【書法藝術區】
中山公園西側長期以來,因黑網覆蓋屬於較為陰暗苗圃區域,較無整體景觀規劃,為強化文化藝術功能,融入書法藝術文字之美的意象,結合現有園區綠美化空間,以營造出書法藝術區。本區以書法藝術之美為主軸之景觀改造,修剪喬木及鋪著無障礙步道,提供教學體驗的拓碑碑石。新植松、竹、梅及楷木等植栽,以營造優美藝術休憩環境。
 
 
【懷舊鐵道(八重櫻步道)】
臺鐵「三張犁支線」,係由華山與松山兩站間的「臺北機廠線」在昔延吉超市前向南側分歧,起點設有三張犁運轉室,位置約在延吉街平交道旁,經過現存之帶狀停車場,並通過國立國父紀念館南側及現在的臺北市議會大門前,進入今日臺北市政府的原聯勤營區,總長約2公里多。 本支線於1930年代末期修築完成,用以聯結1939年啟用之日本陸軍松山倉庫與縱貫鐵路。該倉庫於戰後由我軍方接收,為聯勤 44兵工廠,其後兵工廠遷至三峽,全線於1986年 7月 21日廢止。 早年這段鐵路沿途在忠孝東路四段、光復南路、逸仙路及基隆路設有平交道。每當列車行經平交道前,會由隨車調車員下車打開警報器,有時候還指揮交通,讓列車順利通過。 現存國立國父紀念館中山公園園區內翠湖南側東西向之柏油道路為原鐵道遺址,過去,只要站在紀念館臺階上,就能觀賞到列車緩緩駛過的形影,留給老一輩市民深刻印象,爰設立解說牌,以傳承歷史記憶。
 
 
【中山公園景觀雕塑展覽】
本館中山公園有著名藝術家曹崇恩教授所塑之國父幼年銅像「根」;另有擅於表達大地、親情、鄉土、母愛等情懷的王秀杞石雕作品展示。<ref>[https://www.yatsen.gov.tw/content_75.html 國父紀念館園區介紹]</ref>
===綠地景觀===
國父紀念館外的『中山公園』佔地約為11公尺,綠意盎然、垂柳迎風搖曳的『翠湖』是欣賞台北101的最佳場所之一,睡蓮盛開的景象令人著迷;全長120公尺、寬1.2公尺採用花蓮特產墨綠色小卵石所舖設的『健康步道』和『廣場噴泉』都是國父紀念館內青翠的景色,周圍還有樟樹、鳳凰木和白千層等樹木,讓整座國父紀念館成為台北都會區中的綠地。 <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156.html 國父紀念館-TRAVEL KING旅遊導覽]</ref>
 
 
===國父紀念館設計立意===
我國現代建築有三個方向可走。
我們可以追隨現代西方建築,也可以抄仿我國古代宮殿式建築,
或者創造有革命性的新中國式建築。
國父紀念館是我國現代最有意義的建築物之一,我們應走向那一條路。
為 國父紀念館設計的準繩,假如採用現代西方建築是很明顯的用不得體。
如果抄仿我國古代(尤其是清代)宮殿式建築,則更不適宜,
因為 國父是推翻這類建築所象徵的滿清政治制度,
我們唯一的方向是走向一種能表現 國父偉大性格及革命創造精神的新中國式建築。
國父紀念館初步草圖,承蒙諸位 先進指教良多,
所以這次修正設計適用現代建築手法,表現我國建築傳統精神和
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所擬是否有當,敬懇賜予指教。<ref>[https://www.yatsen.gov.tw/content_75.html 國父紀念館設計立意]</ref>
 
 
8,2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