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星官

增加 2,29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星官是中国古代对恒星分组的方式,其名称通常是由星群排列的特征来联想附会。 相较于现代天文学的星座,星官的各自范…”
星官是中国古代对恒星分组的方式,其名称通常是由星群排列的特征来联想附会。

相较于现代天文学的星座,星官的各自范围较小、数量较多,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又将星官划分为三垣和二十八宿等较大的区域。

《步天歌》中记载有星官283个,明代末期则参考欧洲天文学的数据增补了近南极星区的星官23个。

==划分==

中国星官的划分现在主要是使用三垣二十八宿,而在这之前最早可能是将星象分成东西南北四区,也就是四兽、四维或四象等等,但也有如高鲁《星象统笺》一书认为三垣出现最早,其次才出现四维,再来才出现二十八宿,而《文献通考》则认为三垣出现的时间比二十八宿早,至于陈遵妫则在其著作中认为四维(四象)出现较早,而后分为二十八宿,而三垣则最后,并指出三垣之名在隋朝元丹子的《步天歌》才出现,三垣二十八宿的形制也是在此形成并沿用。

而在《史记·天官书》里,星象分为中、东、西、南、北等五官,中官是北极,里头有太一、天一与阴德,东官则是苍龙,南官则是朱鸟,其旁边有黄龙,而西官是白虎,北官是玄武[1]:2。而在《晋书·天文志》里,则将赤道以南的星列为外官,以北则是中官,《隋书·天文志》则改以二十八宿为界,遂形成由四兽、中官与外官构成六大区的分类体系。而除了这种分法之外,也有用五兽、中官、外官的七区分法,或是由北斗七星加上四象的“五七”与中、外官构成的七区分法,此外还有九野(九天)与中、外官构成的十一区分法。

== 星官星數一覽 ==
下表所列三垣二十八宿星座、星數以丹元子《步天歌》為準,近南極星座、星數以《[[儀象考成續編]]》為準。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 星區 || 星官數 || 星數
|-
| [[三垣]] || 76 || 328
|-
| [[青龍|東方七宿]] || 46 || 186
|-
| [[玄武|北方七宿]] || 65 || 408
|-
| [[白虎|西方七宿]] || 54 || 297
|-
| [[朱雀|南方七宿]] || 42 || 245
|-
| [[近南極星區]] || 23 || 130
|- style="font-weight: bold; color: dimgray;"
| 總計 || 306 || 1764
|}
270,2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