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树麻雀

增加 2,5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树麻雀'''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8e82390101gvj1.html 树麻雀(附图)],新浪网,2014-04-22</ref> (学名:Passer montanus)也通称麻雀,是文鸟科、麻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额、头顶至后颈栗褐色,头侧白色,耳部有一黑斑,在白色的头侧极为醒目。背沙褐或棕褐色具黑色纵纹。颏、喉黑色,其余下体污灰白色微沾褐色。相似种家麻雀以及其他麻雀颊部均无黑斑,野外不难区别。
== 外形特征 ==
'''幼鸟'''(7-10月间):羽色较成鸟苍淡。头顶中部[[砂褐]],两侧和颈肝褐色较浓;背部黑纹比成鸟少;翅上的横斑不显;眼先、颏和喉暗灰或灰黑;颊与喉侧均灰白,耳羽后部的黑斑比成鸟浅淡;胸[[灰沾棕]];腹污白;两胁和尾下覆羽渲染灰棕色。
虹膜暗红褐色;嘴一般为黑色,但冬季有的呈角褐;下嘴呈黄色,特别是基部;脚和趾等均污黄褐色 <ref>[http://www.81835.com/bird/show_699.html 树麻雀外形特征],中国上海崇明鸟类图库</ref> == 家麻雀和树麻雀的区别 ==
'''家麻雀'''[[雄鸟]]额、头顶和后颈[[灰色]],后颈有时混杂有[[栗色]];[[雌鸟]]头部或喉部都[[没有黑色块]],头部也[[没有灰色]],上半部有[[蓝色]]的条纹。而'''树麻雀'''的雄鸟从额至后颈[[纯肝褐色]];上体砂棕褐色,具黑色条纹;雌鸟似雄体,但色彩较淡或暗,额和颊羽具暗色先端,嘴基带黄色。
 
'''家麻雀栖息环境''':家麻雀主要栖息在人类居住环境,无论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泽和农田,还是城镇和乡村,在有人类集居的地方,多有分布。栖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在西藏地区甚至可达4300米。到村镇和居民点附近的农田、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冬季常迁到山脚和平原等等低海拔的地区,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
 
'''家麻雀生活习性''':[[迁徙]],留鸟,部分有季节性的垂直迁徙或游荡。
 
性[[喜结群]],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小群。属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所吃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昆虫,其中较常见的有金花甲、金龟甲、叩头甲、蜷象、蜻蜓幼虫、鳞翅目幼虫、象鼻虫、瓢虫、蚂蚁、蝉、蚊、铜绿金龟甲等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有麦、稻谷、荞麦、小麦、玉米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等野生植物果实和种子<ref>[https://www.tuliu.com/read-118377.html 家麻雀和树麻雀的区别],土流网,2019-11-06</ref>。
== 生活习性 ==
'''食性''':[[食性较杂]],主要以谷粒、草子、种子、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繁殖期间也吃大量[[昆虫]],特别是雏鸟,几全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据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全国各地学者对麻雀食性的大量研究,树麻雀的食物主要以各种农作物种子为食。如在河北地区全年剖检的800余只鸟胃,各种农作物占全年食量的52.22%,其余全为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种子,其中农作物种子主要为谷粒、麦粒、稻谷、糜子等;雏鸟则几全以昆虫为食,尤以甲虫等鞘翅目昆虫居多,其次为鳞翅目和同翅目昆虫。
'''鸣叫''':鸣声极[[噪杂]],略似"zek-zek-chi,chi,zek,zek,"平时总是三五只或更多的群集,叽叽喳喳叫得不休,特别是集大群时,百米以内均可听到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a17e5ba84f96d82?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树麻雀生活习性],快资讯,2019-12-01</ref> == 生活环境 ==
== 栖身环境 == 树麻雀是[[世界分布广]]、数量多和最为常见的一种小鸟,主要栖息在人类居住环境,无论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泽和农田,还是城镇和乡村,在有人类集居的地方,多有分布。栖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在西藏地区甚至可达4500米。麻雀栖息环境很杂,但一般总是多栖息在居民点或其附近的田野。大多在固定的地方觅食和在固定的地方休息;白天活动的范围大都在2-3千米之内,晚上匿藏于屋檐洞穴中或附近的土洞、岩穴内以及村旁的树林中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a17e5ba84f96d82?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树麻雀生活环境],快资讯,2019-12-01</ref> 。 == 生 繁殖 ==
繁殖期[[3-8]]月,繁殖的早晚随地区而不同。1年繁殖[[2-3]]次,也有多至4次(中国广州等亚热带地区)和少至1次的(寒冷的青藏高原地区)。在长白山等北方地区,4月份即开始配对繁殖,配对时雄鸟显得特别活跃,不停地抬头举尾、东张西望、站立不安,并同时发出低弱的叫声,有时还引起群内他雄鸟参加。营巢于村庄、城镇等人类居住地区的房舍、庙宇、桥梁以及其他建筑物上,以屋檐和墙壁洞穴最为常见,也在树洞石穴、土坑和树枝间营巢或利用废弃的喜鹊巢和人工巢箱。在贵州赤水县,甚至见到一对树麻雀经过一整天和家燕的搏斗,终于将一对在室内墙壁上已营好巢的家燕赶走,强行占据了家燕巢。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通常每天产卵1枚,产卵时间多在早晨5:00一9:00,偶尔也有隔1天产卵的。每窝产卵[[4-8]]枚,多为5-6枚,也有少至3枚和2枚的。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白色或灰白色,或白色稍沾灰蓝色,被有黄褐色或紫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集;也有呈灰色或淡褐色的,被有黑褐色斑点或块斑。卵呈椭圆形,大小为17.1-21.5mm×12.6-15.4mm,卵重2-2.6g。
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卵期12±1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1.4g左右,全身赤裸无羽,未睁眼,雌雄亲鸟共同觅食喂雏,每天喂食200次左右,经过15-16天的喂养,幼鸟即可出飞离巢,离巢的幼鸟仍需亲鸟喂食1周左右才能独立觅食生活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a17e5ba84f96d82?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树麻雀生存繁殖],快资讯,2019-12-01</ref> 。 
== 地理分布 ==
'''分布范围''':欧洲、中东、中亚和东亚、喜马拉雅山脉及东南亚。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各地包括[[海南岛]]及台湾,高可至中等海拔区。中国有7个地理亚种--montanus于东北;saturatus于华东、华中及东南包括台湾;dilutus于西北;tibetanus于青藏高原;kansuensis于甘肃及内蒙古中部;hepaticus于西藏东南部;molaccensis于西南及海南岛的热带地区 <ref>[http://www.baiven.com/q/18/218/170518.html 树麻雀的地理分布],鸟类_百问中文,2016-10-29</ref> 。 
== 亚种分化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1 || 树麻雀新疆亚种 || Passer montanus dilutus || Richmond, 1896
|-
| 2 || [[ 树麻雀东北亚种 ]] || Passer montanus dybowskii || Domaniewski, 1915
|-
| 3 || 树麻雀北京亚种 || Passer montanus iubilaeus || Reichenow, 1907
| 4 || 树麻雀甘肃亚种 || Passer montanus kansuensis || Stresemann, 1932
|-
| 5 || [[ 树麻雀云南亚种 ]] || Passer montanus malaccensis || A. J. C. Dubois, 1885
|-
| 6 || 树麻雀指名亚种 || Passer montanus montanus || Linnaeus, 1758
| 8 || 树麻雀普通亚种 || 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 Stejneger, 1885
|-
| 9 || [[ 树麻雀青藏亚种 ]] || Passer montanus tibetanus || E. C. S. Baker, 1925
|-
| 10 || 树麻雀高加索亚种 || Passer montanus transcaucasicus || Buturlin, 1906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