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內社川鐵橋

增加 67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古蹟指定==
這條舊山線在1908年(日治時期)建造完成。
是當時「最大坡度、最大彎道、最長花樑鋼橋、最長隧道群」的偉大建築工程。
1.1935年地震後興建,見證臺灣鐵道史及時代工法的變化。(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款)
2.鐵道部建設改良課技師坂本敏一設計,橋體為上承式鋼桁架,橋墩為中空鋼筋混凝土造,營造技術具特殊性。<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729206 舊山線魚藤坪、內社川鐵橋 苗縣指定古蹟],自由時報,2019-03-16</ref> <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92947 魚藤坪、內社川鐵橋 爭列古蹟保護],自由時報,2018-04-17</ref>
==設計==內社川 鐵橋橫跨鯉魚潭水庫, 兩端 銜接 六號隧道及七號隧道,位於三叉河到葫蘆墩之間,外觀為橋墩依地形而建最高的橋腳達到36公尺,其外表可見明顯橫向的分節及混凝土灌注時留下的木板模造痕跡,上承式鋼樑架以鉚釘結合,並可見電桿構造。因為需要渡過 [[ 大安溪 ]] [[ 大甲溪 ]] 及開鑿許多隧道穿越山區,施工難度較高,工程從1903年起到1908年才完工,此線完成後縱貫線從基隆到高雄方全線通車。
==復舊工程==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的受災區域包括現今的 [[ 新竹 ]] [[ 苗栗 ]] [[ 臺中 ]] 等區域。台中線復舊工程分三年 310 萬餘萬預算,參與工程的鐵道技術人員共 41 萬多人次,舊橋樑部分主要有 [[ 頭份溪 ]] [[ 後港溪 ]] [[ 後龍溪 ]] [[ 第一三叉河 ]] 、第二三叉河、 [[ 魚藤坪溪 ]] [[ 內社川 ]] [[ 大安溪 ]] [[ 七塊溪 ]] 等七座橋樑。總復舊長度達 2017 公尺,其中 [[ 魚藤坪溪 ]] 及內社川破壞嚴重徹底改造,內社川橋採修復既有路線,魚藤坪橋採擇址新建,其餘橋樑均以補強為主 1980年代時,因為山線鐵路運輸飽和,無法增開列車以適業務需要,遂展開山線雙軌化工程,竹南到豐原間路段,因地勢崎嶇、坡度大彎道急、線型不良、隧道橋樑超過使用年限而安全堪慮等問題而選擇捨原有路線,而另擇地段修建新線,1998新山線鐵路開始通車後,舊山線從此走入了歷史
1980年時,因為山線鐵路運輸飽和,無法增開列車以適業務需要,遂展開山線雙軌化工程,[[竹南]]到[[豐原]]路段地勢崎嶇、坡度大彎道急、線型不良、隧道橋樑超過使用年限而安全堪慮等問題而選擇捨原有路線,而另擇地段修建新線,新山線鐵路開始通車後,舊山線即走入了歷史。 中部的舊山線鐵道風景獨特,108年交通部黃政務次長玉霖將舊山線復駛計畫移交台鐵主辦,並請台鐵提出整體規劃方案;交通部林部長佳龍於108年7月29日提出「美麗舊山線 浪漫台三線」構想,整合周邊景點,發展中台灣鐵道觀光。臺鐵局張局長政源於108年9月20日踏勘舊山線, 提出路線定位及後續營運開發 原則
<ref>[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2-18/368506 舊山線鐵道大復活!三義到后里鐵道修復工程113年完工],新頭殼newtalk ,2020-02-18</ref>
[[ 台鐵 ]] 、台中市政府與 [[ 苗栗縣政府 ]] 三方通力合作下,舊山線可望綻放嶄新風貌,成為台灣第一條多元運具觀光路線。為串聯 [[ 三義 ]] [[ 后里 ]] ,需進行相關修復工程,包含 [[ 后里 ]] 端復軌連接后里站、沿線消除六處平交道,並優先修復內社川鐵橋、 [[ 七號隧道 ]] [[ 大安溪鐵橋 ]] ,修復金額擬申請由中央全額負擔,目前台鐵局彙整計畫中,後續待交通部同意後報行政院核定。建造工法更具有歷史意義,政府預計進行修建、活化,於民國113年完工。  ==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0AoRauxqI|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35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空拍_苗栗舊山線內社川橋_Taiwan Miaoli Drone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