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玛丽亚·安东尼特

增加 3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
'''[[玛丽亚·安东尼特]]'''(Marie Antoinette) (1755年---1793年), [[ 法国 ]] 王后。生于 [[ 维也纳 ]] 。是 [[ 玛丽- · 特雷莎 ]] [[ 弗朗茨一世 ]] 之女,利奥波德之妹。1770年与 [[ 路易十六 ]] 结婚,以加强法奥联盟。她对路易十六的影响很大。她任性轻浮,不遵守习俗,倍受非议。她维护奥地利的利益,反对革命。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有拒绝君主立宪派的劝告,使得君主制脱离人民。1791年6月企图同路易十六一起逃离土伊勒里宫回 [[ 奥地利 ]] 。但在维洛那被捕,押回巴黎囚禁。在国王被处斩后,她被交付审判并送上断头台。
'''电影《MMarie--Antoinette 绝代艳后》影评'''
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有写实的历史,又有合理的剧情想象,每一次的镜头背景总是那样美轮美奂贴切心境。
难以忘记,她们几个人一起坐在 [[ 凡尔赛宫 ]] 前,看着湖面灿烂的褶光……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仍然是皇后美丽的脸皮若有所思地盯着那里看。在看什么呢?是过往的奢华生活带来的遗憾悔恨?可惜,没从她的脸上看到。
一句“I'm saying goodbye."让我看到这个女孩终于已经长大,淡黄色的光线若明若暗地打在脸上,竟觉得有丝沧桑的味道。
三年前,热衷于政治联姻的母亲为11岁的Marie Antoinette赢得了法国王储的求婚。女王从法国请来专职教师企图把她雕刻成一位淑女。3年压抑的训练,Marie Antoinette变成一座骄矜的火山。终于,她迎来自己的婚礼。
一度是冤家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波旁王室不甘于相形见绌,因此这场婚礼极尽两国之富。为迎接奥地利公主,路易十五建起婚礼剧院为王室成员新制备了镶有贵重宝石的朝服。法兰西制车厂特别制做了两辆举世罕见的马车:它的白色车身用贵重木料制成,内衬锦缎,外绘油漆彩画,到处点缀着王冠。它们不仅华丽奢侈,而且能风驰电掣般地飞奔。当迎亲特使通过撒满鲜花的维也纳大街,Theresia女王已经为女儿作好嫁衣。丝绸和宝石寄托着祝福,贝尔维德尔宫和 [[ 列支敦士登 ]] 宫一系列宫廷仪式过后,Marie坐上童话马车开始了王后的旅程。
一切对14岁的Marie来说不如被鲜花占满的美梦,但母亲的书信在等待、凡尔赛宫的贵族们正在等待、她的新郎在等待、曼佗罗也在等待。从儿童床到婚床MarieAntoinette的新婚之夜有些忐忑,年少懦弱的王储在闺房中依然彬彬有礼,有生理缺陷的新郎对14岁的新娘来说,除了滑稽还算不上太糟糕。但法国宫廷更为严苛的礼节和种种阴谋让Marie倍觉压抑。因为路易十六的生理缺陷,她无法生育。不明真相的贵族和民众指责她不能为法国生下一个王位继承人。Marie 偷偷哭泣,路易十六出于补偿心理开始任由她胡作非为寻欢作乐。放纵唤醒了Marie内心沉睡的火山。
Antoinette。因为,她的祖国奥地利曾是法国的宿敌,法国人原本在思想深处不相信这个奥地利女人,她的祸水行为进一步激怒了民众。曾使得整个巴黎倾倒的王后被称作“吞噬了大半个共和国的一头凶猛的野兽”。终于,平民发起暴动。破宫之际,一向骄奢的王后,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尊严。她既不害怕,也不悲伤,吃完“最后的晚餐”路易十六问:你还想回到这里吗?她答:不,我在说再见。
影片到此嘎然而止,但背后的情节值得一提。据说,破宫后 [[ 瑞典 ]] 军官菲尔逊试图协助王后逃跑,但一个女间谍出卖了这个计划。王后被砍头的时候,“为什么我不在6月20日那天替她去死?”这句话不断出现在菲尔逊的日记里。21年后,菲尔逊身为瑞典陆军元帅,既得宠信,又有大权,但他憎恨夺走王后生命的人。嫉妒他的政敌指他为报复杀害了一位亲王,并想把国家拖进战争。6月20日,一伙暴徒用棍棒石头把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打死了。至此,法国王后最后的骑士、英俊的菲尔逊实现了21年前的愿望。另外,当年Marie Antoinette被砍头后,刑台旁忽然窜出一片曼佗罗花。人们说,曼佗罗因为鲜血的浇灌得以生存,而且美得象场梦。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法国軍政人物]]
2,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