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156
次編輯
變更
国防科技大学
,创建页面,内容为“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著名的“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军事工程学院创建时,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学院颁发《训词》,为院刊题写刊名“工学”。1970年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改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学校在邓小平主席的直接关怀下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并于2003年为学校题写“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训。2007年,胡锦涛主席勉励学校为推进科技强军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3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亲临学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把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的伟大号召。
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辖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开办53个本科专业(包括子方向),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军、管、文协调发展的覆盖国防科技主要领域的综合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学科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有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应用统计、应用心理、工程、公共管理(MPA)4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涵盖14个领域,工程博士涵盖2个领域;拥有5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以及20个一级学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17位。
===师资队伍===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全军优秀教师近2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其中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70余人,博士生导师537人,硕士生导师1494人,国家级创新团队11个;此外,2012年学校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荣获首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学校自主创新团队被确立为全国重大典型,“慕课”团队被确立为全军重大典型。
===教学建设===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本科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均由教学名师负责,95%以上的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均由教授、副教授讲授,并开办拔尖创新人才拓展班;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截至2013年,该校研究生导师指导出1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
2017年,学校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重建,校本部设在长沙,内设学院位于长沙、南京、武汉、合肥等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辖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开办53个本科专业(包括子方向),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军、管、文协调发展的覆盖国防科技主要领域的综合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学科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有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应用统计、应用心理、工程、公共管理(MPA)4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涵盖14个领域,工程博士涵盖2个领域;拥有5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以及20个一级学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17位。
===师资队伍===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全军优秀教师近2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其中专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70余人,博士生导师537人,硕士生导师1494人,国家级创新团队11个;此外,2012年学校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荣获首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学校自主创新团队被确立为全国重大典型,“慕课”团队被确立为全军重大典型。
===教学建设===
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本科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均由教学名师负责,95%以上的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均由教授、副教授讲授,并开办拔尖创新人才拓展班;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截至2013年,该校研究生导师指导出1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