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石北口遗址

增加 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石北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为300米,形状呈不规则长方形,文化层一般厚1-1.5米,少数地方达4-5米(多为沟内堆积),西依聪明山,南连朱山、娄山,北300米处临洺河,周围有季节性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渔猎,10公里范围内拥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使石北口遗址拥有了特有的文化集群,石北口遗址的特征与仰韶文化、石岗文化基本一致。
== 文物遗存==
1986年—1987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邯郸地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石北口遗址进行2次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基1座、灰坑96个、墓葬8座,并出土陶、石、骨、蚌、角器等1033件;出土的陶器大多是生活用具,泥质陶占85%左右,陶色以“上红下灰”、素面和磨光为主,少量陶器表面还有花纹和彩绘,全部是手制,大部分经过慢轮修整,比较规整;其中一件名为“鸟头型器盖”的红陶,是一件仿照飞鸟头形状制作的陶器盖子,尖嘴巴、圆形眼睛、尖圆状的顶部,表面刻划有恍若鸟羽纹理的纹饰;整个遗址保存状况良好,在遗址东北部边缘断面上,仰韶文化时期的房基遗址、灰坑、墓葬以及早、中、晚期文化层叠加关系清晰可见。
== 历史文化 ==
邯郸境内漳河、洺河流域保存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时代),其中,以洺河流域石北口遗址最为典型。在仰绍文化时期,生活在石北口遗址的古人类,凭着 [[ 聪明智慧 ]] ,制作了石器、陶器(包括彩陶)、骨器、角器、蚌器等器物,不仅用于农业生产劳动,还用于生活和装饰。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