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鹤拳

增加 30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简介==
多流传干永春、福州、[[福清市|福清]]、长乐、[[莆田市|莆田]]、连江,宁德一带,并经过华侨传到港澳和[[东南亚]]。正宗的白鹤拳,相传由永春方氏七娘所创,到今天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并且已演变为宗鹤(即宿鹤)、鸣鹤、飞鹤、食鹤(即朝鹤,又名痹鹤)等四种不同的拳种 <ref>[https://new.qq.com/omn/20180621/20180621A1G2IG.html 武术中以动物命名的五种拳法,功夫熊猫都借用,已经传承数百年],腾讯网,2018-06-21 </ref> 。宗、鸣、飞、食四种鹤拳既然同出一源,在福建南安又有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它们在技法和训练要求方面就必然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讲三战为基本;都讲气沉丹田,练丹田功,以气补劲。技击时都要求内外合一,借助明暗二劲。在身法上都要求头顶、项稳、拔等、松肩、松腰、松胯、提裆吊肚。手法都要求五行变化,讲相生相克。步法都要求稳固,五点金落地,落地生根,等等。但是,它们作为不同的拳种,一又各有其特点和独到之处:宗鹤注重用“宗劲”,刚柔相济;鸣鹤以声催力,激烈勇猛;飞鹤舒展大方,动作形象;食鹤轻巧快捷,灵活多变。 宗、鸣、飞、食四种鹤拳,因各自特点的不同,对身法、步法、手法等方面也都有一些各不相同的要求。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这四种鹤拳。
==特点==
很多武术家在表演内功时,腹内经得起各种东西的冲击,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技击武术中,气能助力和劲。在发劲时,气还有助于稳定自己的重心,增强两足之间的力量,使之做到两足落地生根,稳固下盘,加大爆发力。故气不能集中于丹田后即呼出,而是集中在丹田。后由丹田贯串于足跟底,以气助力,再发于[[身体]]任何要出击的部位。这就是老一辈武术家们所说的“劲到脚底,浑身是劲”的道理。
练宗鹤拳还必须注意气贯丹田,出手出气,气行一贯,练时手对脚,也就是天对地,手——脚——气相连。 宗鹤拳所要求的是宗劲,而不是宗力。故动手就要有摸抖之劲,力由足起,劲由腰发,由腰部带动全身发出一种弹抖之劲。宗鹤拳有明、暗劲之别,来源于明、暗气,明见于外形,暗潜于内在。两者的关系是气通过运行,调动了人体的内在功能,使各部[[器官]]发挥较大的机能,见于外形。这也是鹤拳的共性 <ref>[https://www.5s7g.com/fctws/2135.html 南少林鹤拳的气与劲],武术气功网, 2020-2-11 </ref>
丹田功的训练还能起到祛病延年、强身保健的作用。由于丹田功练的是瓜式呼吸,腹式呼吸深而长,它能使[[腹肌]]腰肌、隔肌等机能都得到增强。根据现代的研究,腹式呼吸还可促进内脏运动,消除脏器郁血,促进[[新陈代谢]]和胃液。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改善营养的吸收。同时,腹式呼吸还能促进静脉血回流到[[心脏]],改善淋巴液的循环,同时,刺激[[神经系统]],不断改善内脏器官的功能。据临床观察,腹式呼吸可治疗呼吸、心血管系统、溃疡病、胃下垂、”肠功能紊乱等多种疾病,长期练此功,可使人精神旺盛,面色红润,体格健壮。宗鹤拳训练时只要能做好腹式强缩运动,做到呼吸深长有力、均匀沉细,注意力集中并意守丹田,就会很自然地把气血由丹四周流全身。练功时气由丹田发,以气催力,劲达两足,使之落地如生根。同时还必须注意身体各部器官密切配合,才能使劲再达到全身各个部位。如果在训练时气吸进并集中于丹田后即直接呼出,身体各部没有进行任何配合,那就会影响练的效果或出现副作用,如动作笨重,不协调;练内功则会出现头昏脑胀,身病体赢等。而且,不拘内外功,都会出现眼起红丝,气色黯败,筋骨不舒,神色不宁的现象。
<center>{{#iDisplay:y08699gknk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武術]]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