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秦国政

增加 10,818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秦国政 | 圖像 = File:Qingz.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2…”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秦国政
| 圖像 = [[File:Qingz.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4241476404&di=6ec9ac4539f58e9791264a88242cfe5b&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1.imgtn.bdimg.com%2Fit%2Fu%3D855837051%2C1097763337%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医师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 秦国政 ==
秦国政,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云南省名中医。临床医学博士,出站医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董事长。系全国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之一、云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先后荣获“云南省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 简历 ==
秦国政,男,主任医师、二级教授、云南省名中医。临床医学博士,出站医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总医院)院长、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董事长。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暨男科分会主任委员 [1] 和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性学会副会长、云南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云南省艾滋病治疗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系全国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之一、云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先后荣获“云南省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擅长 ==
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前列腺疾病、肾结石、女性难治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综合征等男科、泌尿系统疾病,以及癫痫、过敏性紫癜、内耳眩晕症、静脉炎、淋巴结炎、带状疱疹、骨质增生、月经不调、不孕、新生儿硬肿症、小儿结核等内、外、妇、皮、儿等科疑难病症。
== 事迹==
秦国政,男,汉族,49岁,中共党员,临床医学博士、出站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云南省名中医。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兼男科主任、国家药物(中药)临床试验机构主任、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主任、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董事长、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专业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前列腺炎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学术学科带头人、云南省中西医结合男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中医临床教学团队负责人等。兼任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暨男科分会和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暨中医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暨男科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性学会副会长、云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等职。系全国中医男科学科带头人之一。
曾先后被授予"云南省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中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中医医院优秀院长"、"云南省医院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
秦国政同志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教育教学管理及医院管理工作,在医、教、研、著、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 临床经验丰富 ==
26年临床工作,主要从事男科疾病的诊疗工作,精于诊治性功能障碍、不育、前列腺疾病、肾结石、难治性尿路感染等男科、泌尿系统疾病,如用疏肝化瘀补肾法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用益气化瘀、软坚散结法治疗前列腺增生,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等。除诊治男科、泌尿科疾病外,还擅长诊治其他各科疾病,初步形成了自我诊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妇科病重调冲理血、儿科病重调脾理肺、老年病重调理肾脾、肿瘤病重扶正抑毒、周围血管病重化瘀通络、疑难病重疏调气血、危急重症重通达腑气等,对血拴性静脉炎、淋巴结炎、带状疱疹、乙型脑炎、过敏性紫癜、急慢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内耳眩晕症、急性黄疸性肝炎、产后感染、月经不调、小儿结核等内、外、妇、皮、儿等科疑难病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和经验。因其诊疗效果显著、医德医风良好,深受患者好评,诊治的患者除来自云南外,还来自临近的川、渝、黔、湘等省、市,甚至来自东北、西北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近9年来门诊年均4000人次左右。
== 教学内容创新 ==
2001年回到云南后,除参加编写了《中医外科临床研究》(中医药研究生规划教材)、新世纪中医药高等院校规划教材(新1版和新2版)《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一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医药高等院校精编教材《中医外科学》等高校教材外,还自编教材《中医临床科研方法概论》为云南中医学院硕士生及其课程班新开"中医临床科研方法"课程,已完成7个年级(2000~2008)15个班教学工作,提高了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和水平。2002年领衔在全国率先开办中医学专业男科方向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主编《中医男科基础学》、《中医男科方药学》、《中医男科保健学》、《中西医结合男科临床学》、《泌尿外科学》等190余万字的试用教材5部供教学使用,并主讲各门专业课。担任负责人的中医学专业和中医临床教学团队分别被确定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云南省教学团队。
== 科研效益凸显 ==
2001年前,曾先后主持和参与“中医男科学理论体系的整理研究”、“中医老年医学文献整理”、“中医诊治阳痿病的研究”、“阳痿中医发病学与证候学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前列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肾石消治疗尿石症二期临床研究”、“癃闭通治疗前列腺肥大二期临床研究”、“乾元扶康丸治疗阳痿二期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和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工作。2001后,主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云南)中药GCP中心建设”、“勃起功能障碍(阳痿)的中医发病学和证候学研究”、“三类新药‘振雄展势丹’研究开发”等3 项部省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参与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基金项目(“863”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所带领的学科因科研成效明显,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前列腺炎重点研究室和云南省中西医结合男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 学术成就 ==
积极从事学术探讨和著述,为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扬做出了显著成绩。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学术研究以男科为主攻方向,最早提出了“中医男科学”的学科概念(1986年),首次提出建立“中医男科学学科体系”,为现代中医男科学的建立、完善、提高等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对中医男科学的学术发展多有建树,为推动现代中医男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系现代中医男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中医男科学界享有较高声誉。以其为主创建的云南省中医医院男科已成为云南省的重点中医专科、中医名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演讲20余次,代表作有《试论建立中医男科学体系》、《论男科瘀证》、《论中医男科学的学科地位、范畴与学科发展的关系》、《试论在中医药院校增设<中医男科学>教学课程》、《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中医发病学规律研究》、《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等;编著、参编、主编并出版著作、教材和讲义31部,如《现代中医男科荟萃》(编著)、《实用中医男科学》(编著)、《男科理论与临床》(主编)、《中西医结合男科学》(主编)、《男科病特色专科实用手册》(主编)、《王琦男科学》(第1版和第2版,副主编)、《徐福松实用中医男科学》等。
== 管理成绩突出 ==
1985年10月~12月任云南省镇雄县中医院筹备组组长负责筹建镇雄县中医院,1986年1月~1993年8月任云南省镇雄县中医院院长,使该院深受患者欢迎和社会好评。
2001年8月任云南省中医医院副院长,所分管的教学、科研、药剂、继续教育、医保、预防、学生等工作扎实有效。2002年9月起任医院院长,全面主持医院行政工作,廉洁勤政、兢兢业业、真抓实干,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中医药工作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坚持中医药特色,强化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很抓医疗质量管理,推行科技、人才兴院、强院,注重人文精神治院,办院实力整体提升,使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明显提升,医院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医药院校优秀临床教学基地、云南省中药临床试验中心、云南省中医名院、国家药物(中药)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等。
2003年创意以云南省中医医院为龙头组建的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成员现已增加到90家,通过管理培训、共享资源、帮建专科、培养人才、技术扶持等形式开展工作,已初步搭建成集团的技术支持、经济发展和跟踪服务三个平台,整体效益初步凸显,推动和促进了云南中医事业的整体发展。
6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