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楚河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楚河.jpeg|400px|缩略图|右|<big>楚河</big>[http://i1.sinaimg.cn/ty/s/2009-06-16/1245116900_j88OLC.jpg 原图链接][http://sports.sina.com.cn/s/2009-06-16/09471567927s.s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 楚河 ''' 是象棋中的分界线,是 [[ 人类 ]] 创造的文化现象。源自楚汉相争的故事。
荥阳文物管理所馆藏的宋代铜质象棋一副,三十二枚棋子中十六枚为赤铜铸造(红方)、十六枚为青铜铸造(黑方),没有帅、兵、相,只有 [[ ]] [[ ]] [[ ]] [[ ]] [[ ]] [[ ]] [[ ]] 。看来,在铸造之时,已注意黑红的区分。古人留下的象棋文物遗存和文字图谱,都证明:两军立营,相持对垒,中隔“楚河汉界”,色分黑红,为“九五”而战,战局中“斗智不斗力”,通力擒敌方之“将(帅)”等等,莫不植入楚汉之战的文化底蕴,而与中华民族划时代的发展--奠基汉王朝,在历史、地理、人文形态诸多方面处处吻合。
==渊源==
汉高祖二年(前205年) [[ 刘邦 ]] 乘楚霸王项羽大兵征齐而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攻下楚都彭城(今徐州)。项羽闻讯,立即回师,在灵璧(在今安徽)一带大败刘邦,刘邦仅得数十骑卫护而逃出重围。五月,刘邦西返到荥阳召集残部,又会合萧何从关中送来的人马,刘邦的兵势才得以重振。
从此,楚、汉在 [[ 荥阳 ]] 展开了长达四年(从前205年到前202年)之久的拉锯战--你进我退、我进你退地反复争夺。在此期间,形成了一段极为特殊的战争景象;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十月,“复取成皋(今荥阳市汜水镇),军广武,就敖仓食。
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史记·项羽本纪》)。也就是说,楚据东广武城,汉据西广武城,中间隔着广武涧(古运河鸿沟经广武山连接 [[ 黄河 ]] 的一段)相持。
当时的形势是“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临广武间(同涧)……”(《 [[ 史记 ]] ·项羽本纪》)在空前残酷、激烈的争战中势均力敌,谁也无法越过鸿沟。
形势促使双方相约: 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史记》)。历史]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汉界”,特别令人注目的是“中分天下”,那象棋的棋盘不正是这样吗?
进一步联系到象棋的棋制, [[ 历史 ]] 也在告诉后世: 黑、红两军隔河界相持立营,严阵对垒,以及擒“将”制胜,并非来自人们的凭空想象,而是植根于 [[ 中华民族 ]] 开拓进取、蓬勃发展中一幕极为壮烈、极为震撼人心、极富理念价值、极具深远影响的史实。
==历史==
魏惠王十年修筑鸿沟,引 [[ 黄河 ]] 水东济圃田;以后又逐渐延长,贯通济水、汴水至汴梁(今开封)东,折而向南,经由通许等地连通睢水、颍水诸河,直达淮河,整条河统称鸿沟。
这条古运河总长近千里,基本上是北南走向,稍偏东斜。
作为“楚河汉界”的鸿沟,不仅留在荥阳这座“东方名郡”,留在中华历史的灿烂进程中,而且也留在 [[ 象棋 ]] 的棋盘上,随着象棋制艺的传播更加深入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
==视频==
<center>中国象棋的起源:象棋红黑两色棋子,以及“楚河汉界”的历史由来</center>
<center>{{#iDisplay:a3043k1gsdq|560|390|qq}}</center>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276,8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