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宜川县

增加 29,40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宜川县01.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5/ad68eda8ef2845c9a52ac49504851955.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2.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5/5b9aa43c64d345fb8a82293b9a4d5e94.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3.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5/9834e48d1d3f40aaaa8f5afad5d509a6.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4.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5/78aaf2c74146407eaf9bd23801b8dfa8.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5.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5/5651c67c51b4445c89ff95e271c83a50.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6.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5/7624402a822b457c9e15100429e6108e.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7.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205/e6f419b2b129437ea33a5361cada624d.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8.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2/21ecbddefc4c47ffa7d2247bbc6ae9ae.jpeg 原图连接]]][[file:宜川县09.jpg|缩略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912/de4a52e57217493a836ad5c54e0eb9f1.jpeg 原图连接]]] [[宜川县]]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黄河]]中游[[壶口瀑布]]之滨,北靠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区,南接[[黄龙]],毗邻太史故里韩城,东隔[[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全县国土总面积2931平方公里,辖6镇3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全县常住人口12.18万(2016年)。309国道、303省道和201省道穿境而过,青兰高速和即将开建的榆商高速、蒙中铁路纵横交汇。宜川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以“山、川、沟、塬”为主,森林覆盖率48.6%,林草覆盖率60%,最高海拔1710.5米,最低海拔388.8米,县城海拔839米。 ==建制沿革== 战国(前475~前221)时代,前期属晋;魏武侯二十一年(前376年)韩、赵、魏分晋后,属魏国上郡定阳邑;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秦代魏,魏就黄河以西上郡15县于秦后,遂归秦国。 秦汉(前221~公元220),秦置上郡辖定阳县,今云岩河古称定水,城建定水之阳而得名(古址在今延安市临镇固县村。见《汉书·地理志》)。西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增设西河郡。辖县境阴山县(古址在今党湾乡景阳村河南附近)。因城建丹水之阴而得名。东汉时(25~22),将雕阴道(今富县)撤销划归定阳县辖。到灵帝中平六年(189),为匈奴占据,郡、县俱废。 三国、晋(220~420),为羌胡地,唯东晋属前秦为定阳邑,十六国后为秦。 北魏(420~534):属东夏州,置乐川郡,辖定阳县。太和八年(484),继在今境内薛河川置安平县,属乐川郡。太和十八年(494),又在县境白水川(今寿峰川)置永宁县,属乐川郡。古城在今寿峰上涧头村附近。临戌县《延安地区地理沿革》即乔居县,原在内蒙杭锦旗境内,因辖地被匈奴占据,太安二年(456)迁设在 宜川县境西北部平陆堡属定阳郡所辖。 西魏(535~551):在古孟门河西地置汾州义川郡(州、郡故城在今牛家佃乡固州村)。大统三年(537),置义川县,因赤石川曾名义水而得名(古城在今高柏乡郭下村)。并置永乐县(城在今云岩镇),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镇,属义川郡。大统十三年(547)改永乐县为云岩县。改永宁县为太平县。大统十七年(551)改安平县为汾川县,属义川郡,汾川故城高树山南若多村(今秋林乡大子村)。废帝三年(554)因汾州与河东汾州同名,改汾州为丹州(丹州故城同汾州故址)以丹山而得名。 北周保定二年(562),汾川县城移至库利川甚塞原(云岩镇泥湾峁附近)。大象元年(579)分汾川、云岩二县地置门山县,属义川郡(故城今延长县门山村)。是年又改义川县为丹阳县,以丹阳川而命名。 隋(581~618):继南北朝而立。开皇三年(583),废义川、乐川二郡入丹州,复改丹阳县为义川县,属延安郡。开皇十八年(598),改太平县为咸宁县。大业初(605),废丹州、门山、云岩县入汾州县,属延州。仁寿三年(603),汾川县曾迁城于甘泉坊(今富县茶坊一带)。大业十年(614),又移城土壁堡(见《寰宇记》)。《延安地区地理沿革》称,大业三年至十三年(607~617),于义川县城内设延平县,义宁元年(617),增设丹阳郡,县属丹阳郡。 唐(618~907):武德元年(618)改丹阳郡仍为丹州,属关内道。武德三年(620)又析汾川县地。开元二十二年(734)迁城于今阁楼乡汾川村。置门山县,析义川县地置云岩县永徽二年(651),始由今固州村迁丹州城,由郭下村移义川县城治于赤石川口(今县城地址),城内兼设丹州。天宝元年(742)改丹州为咸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丹州。 五代周(907~960):废咸宁县入义川县。 宋(960~1279):恢复唐代旧制。淳化五年(994),改道为路,以丹州咸宁郡属永兴军路,复置咸宁县。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改义川县为宜川县。康定二年(1041),置永定郡于敷城县(今洛川与黄龙交界一带),领宜川县。熙宁七年(1074),改云岩县为镇入宜川县,门山县改隶延安府。 元(1271~1368):改鄜延路为延安路,至元二年(1265),省门山县入宜川县,六年(1269),撤丹州入宜川县,属延安路。 明(1368~1644):洪武三年(1370),明师克延安,仍为宜川县,隶属延安府。 清(1644~1911):清王朝袭明代建制,仍为宜川县,隶属延安府。 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设榆林道辖宜川县,废道后,直属陕西省。二十四年(1935)门山县归延安县。10月19日,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解放区在县境北赤镇(今新市河乡北赤村)置“宜川县人民政府”,第二年移住临镇,更名为固临县。民国三十年(1914)将县西南地区之一部划归黄龙设治局。 1947年10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2、4纵队第一次解放了宜川县城,军队撤走后,复被国民党占领。1948年春,毛泽东亲自部署,彭德怀亲自指挥了“宜川瓦子街战役”。宜川县城复于3月3日建立民主政权。仍置宜川县属黄龙分区领导。建国后于1950年废黄龙分区,宜川县改属延安专区。1958年,黄龙县入宜川县。1961年市县行政区划整编,复置黄龙县,将圪台街砖庙梁、黄龙、崾、小寺庄5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黄龙县辖。至此,宜川县迄今(2013年)再未变更。 ==行政区划== 丹州镇:位于县境中部,辖北窑、南窑、西街、南街、郭崄、和平、甘义沟、曲里、程落、王湾、三角、高湾12个村委会 秋林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辖秋林、十里坪、左家、合兑、瓦崄、桌家、宋家、大子、赵庄、赤塬、显头、甘草、良子伸、北屯里、杏曲、高树16个村委会 云岩镇:位于县城北,辖云岩、二里半、曲州、堡定、永宁、辛户、八零、西迥、高堡、皮头、北苏、纳依洛东、衣善、南海、云许、雪白、史村、太头、孙家坡、孟家塬、刘家桌、谷堆坪、呼家河、君子25个村委会 集义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辖集义、流湾头、坡头、南坡、陈家庄、胡家庄、石磕、麻岔沟、石台寺、流岔沟、崖底、石门沟19个村委会 壶口乡:位于县城东北,辖桑柏、桃曲、丁塬、上岭、昝家山、坪佐、椿曲、享子、马家9个村委会 英旺乡:位于县城西,辖英旺、龙泉、观亭、下里原、刘庄、啊道、菇坪、羊道、党山、高里原、田原、郝塬、柏塔13个村委会 交里乡:位于县城西北,辖交里、兰河、赤良、段塬、蝉塬、太泉、赵家河、李家塬、南岭、乔庄、合配、岔口、孟长镇、四方14个村委会 ==人口== 1949年,宜川县共有12400户,46800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逐步繁荣发展,医疗卫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大幅度增加。从1949年至1959年的十一年中,宜川县共增加了近2万人,出生率上升到1959年的41‰,自然增长率为22.83‰,197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为13‰,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计划生育,1980年自然增长率又下降为8‰,至1989年自然增长率一直稳定在8~10‰之间。1994年,有27903户,111182人,比1949年增加了64328人,增长2.4倍,每年平均净增人口1431人。 2000年,宜川县总人口11168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丹州镇22740人、秋林镇7956人、云岩镇12801人、阁楼镇6492人、集义镇7983人、党湾乡11272人、英旺乡5671人、交里乡6347人、牛家佃乡8970人、新市河乡6353人、高柏乡4851人、壶口乡4673人、鹿川乡1135人、寿峰乡4441人。 2012年,宜川县常住人口11.79万人,出生率10.93‰,人口自然增长率4.69‰。 201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2.09万人,出生率10.94‰,人口自然增长率4.59‰。  宜川县有汉族、回族、黎族、土族、白族、苗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羌族、满族、朝鲜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蒙古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 民国时期,陕西省在宜川设立驿运站。兴办交通运输修建4条简易公路,西通富县,西南通洛川,接咸榆大道(现为西宝公路);东南通韩城,东通山西吉县。境内直通桑柏。运输仍靠畜驮肩挑。 建国后,公路以横贯东西的兰宜公路,纵穿南北的渭清公路,通西南的洛宜公路,通西北的延宜公路,通东南的宜集韩公路为骨干,与9条县公路交织成网,县境内净长405.8公里。其中油渣路69.8公里,砂石路336公里。 2012年,宜川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557.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229.4公里,二级公路224.5公里,三级公路164.9公里。2012年,完成货运量215.49万吨,货运周转量6292.3万吨公里,客运量253.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541.4万人公里。 2015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557.2公里,其中干线公路174.4公里,二级公路224.5公里,三级公路159.8公里。2015年,完成货运量280.7万吨,货运周转量8196.44万吨公里,客运量282.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1768.64万人公里。 ==地理环境== ===位置===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东经109°41′36〞~110°32′44〞、北纬35°42′39〞~36°23′39〞。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南与黄龙、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东西长76.36千米,南北宽75.32千米。距延安府260里,距省(西安)由[[韩城县]]东路720里,由[[洛川县]]经[[澄城县]]、富平西路700里,由延安府大路980里;距北京3350里。 ===地貌=== 宜川地处渭北高原、黄河沿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川原相间,分为三个地貌区:黄河沿岸为薄层黄土覆盖的石质丘陵区;县川河以北为黄土破碎塬区;西南部为丘陵土石山区。地势由西向东缓倾,形成西南高、东低的簸箕状地形。境内山脉属横山山系,自北而南有云岩山、野雀山、虎头山、七郎山、凤翅山、蟒头山、茹岭山、盘古山和八郎山等九座大山,宜川县最高海拔1710米,最低海拔388米。 ===气候=== 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区域性小气候明显,西南林区凉爽湿润,东部黄河沿岸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10.0度,极端最高气温40.0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3.3度,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3.2度,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气温零下5.3度。年平均降水量为521.1毫米,最多降水年1958年为843.5毫米,最少降水年1995年为309.3毫米;最多降水月七月份平均为125.4毫米,最少降水月元月份平均为3.6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104.5毫米(1971年8月20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0.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56。年最大风速13.7米/秒,风向为西风;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沙日数为13.7次,年最多出现42次。年最大积雪深度24厘米(1974年3月6日);最大冻土深度81厘米(1970年1月29日)。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宜川矿产资源比较缺乏,仅有零星[[石油]]、[[煤]]、[[石灰]]、[[黄河砂]]、[[铜]]、[[铁]]等资源,多系小型矿床,除[[石油]]取得一定成效外,其它基本均无工业开采价值。已探明矿产储量:石灰岩2亿吨、煤50万吨,黄河砂10亿立方米。天然气矿藏100亿立方米,煤层60层,可采煤18层,煤炭储量23.9亿吨,煤层气100亿立方米。 ===水资源=== 宜川水资源丰富,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68.6毫米,最多可达843.5毫米。地表径流11537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1.2千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径流量可达1317立方米。水力资源也很丰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年29555瓩,由于落差大,水量充沛,河道曲折,开发利用条件优越,如壶口瀑布等。但由于技术、资金、输电距离等原因水资源利用状况较差。除了人畜饮用之外,其余农业浇地,水产养殖,工业用水等用量都很少。水力资源的利用率更低。已开发的48瓩以上的水电站只有4处,装机总容量为1240瓩,仅占理论蕴藏量的5%左右。 ===生物资源=== 宜川县林区气候温湿多雨,植被生长良好,川道、塬面、残塬丘陵以农作物为主。西南部以野生植物为主。加之山塬沟壑的复杂地形,为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极其丰富的食物条件和活动、隐蔽场所。故宜川境内野生动物较多,家畜家禽很早就有较多的土种。本县动物区系80.5%属于古北界,只有19.5%鸟类属于东洋界起源的品种。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天鹅]]、[[鸳鸯]]、[[水獭]];属三类保护的有:[[金钱豹]]、[[大金鹏]]、[[金鸡]]等。  ==经济== ===农业=== 1948年~1968年,宜川农业生产沿袭传统习惯。广种薄收,耕作粗放。据统计资料记载:宜川县夏粮亩产只有1956年达到51公斤,其余19年夏粮亩产都在50公斤以下。最低年份1963年亩产11.9公斤,1966年亩产14.2公斤。这两年小麦面积都在20万亩以上;1963年20.17万亩,1966年20.22万亩,总产1963年239.5万公斤,1966年为288万公斤。 1969年至1978年,宜川县新修四田110548亩,其中梯田5824亩,水地21533亩,埝地79514亩,坝地3677亩,造林301924亩,兴办社队林场190处,集体造林36077亩。宜川县夏粮亩产达到50公斤以上的有4年:1972年53公斤,1974年56.7公斤,1975年62公斤,1976年51公斤。夏秋粮食平均亩产都超过50公斤以上,其中有5个年头达到75公斤以上,最高的1975年亩产达到81公斤。 1979年和1984年总产超过3500万公斤。1984年夏粮亩产达到104.3公斤,夏秋粮平均亩产达到106公斤,总产3592万公斤。1990年宜川县粮食总产41075吨,平均亩产146公斤。1994年宜川县粮食总产达46842吨,比1993年增加2538吨,增长5.8%;比1990年增长16%。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2078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720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680万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89400万元,增长7.5%。一、二、三产业比例为50.4:6.6:4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1、0.8、3.6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32%、13.0%、55.0%。人均生产总值17573元。 2016年,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02531万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182886万元,增长4.7%,林业产值5239万元,增长6.1%,牧业产值9681万元,增长0.2%,渔业产值251万元,增长3.8%。全年水果产量468774吨,增长6.4%,其中苹果产量453200吨,增长3.5%。 ===工业=== 建国后,宜川工业重新起步,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形成有机械维修制造、电力、建材、建筑、食品、木材、服装、印刷、五金加工等工业生产门类。但由于工业起步迟,原料资源缺乏,技术管理落后,基础薄弱,后劲不足,产值甚低,仅占宜川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59%,因而发展速度缓慢,落后面貌有待改变。 1989年,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挖潜、改造和提高,调整产业结构,主攻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宜川县工业生产得到了协调稳步的发展,共有工业企业136个,其中全民5个,集体11个,乡办6个,村办34个,联办2个,个体办75个。工业总产值428.43万元,(含村及村以下企业),完成年计划的102%;全民企业168.7万元,集体企业259.73万元,其中乡办工业154.56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144.4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8350元/人。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是:原木7500立方米;发电量190万度;面粉0.528万吨;服装0.8万件;中小农具6万件;家具0.19万件;自来水15万吨;食用植物油13吨,糖果17吨,酱油9吨;锯材409立方米。 1994年工业企业136个,其中全民11个,集体22个,乡办7个。有职工1204人,固定资产原值3942.1万元,净值2046.3万元,工业总产值2835.3万元,比1989年增长561.7%,产品销售收入2348.4万元,实现利税205.9万元。工业生产保持着前所未有的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先后建成12个新项目。工业企业分为17个行业,主要包括:金属品制造业、石油钻采、木制品加工、服装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自来水生产、铅笔系列制造、印刷、电力、建筑材料制造业、罐头、饮料系列生产等。 2012年,宜川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74万元,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30万元,增长16.5%,生产原油1.45万吨。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763万元,增长7.4%,其中非能源工业22854万元,增长14.8%。 ==社会== ===卫生=== 宜川县的卫生事业,在建国前,县城仅有一处卫生院和几索中药铺。缺医少药。人民的居住条件极差。人畜合居,光线不足。环境卫生不好。饮水管理不严,蚊虫、苍蝇、臭虫、虱蚤到处皆有。以致天花、霍乱、伤寒、付伤寒、回归热等传染疾病时有发生。 民国二十一年(1932),霍乱大流行,死者甚众,出现“灭户”、“灭村”现象。大骨节病、克山病、克汀病、甲状腺肿、氟中毒、布氏菌病、头癣、麻风8种地方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妇女分娩旧法接生,婴儿成活率很低,据民国三十二年(1943)统计,宜川人民平均寿命为24.8岁。 建国后,设立卫生专门机构,加强卫生医疗队伍建设,开展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以及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和群众居住饮水条件,各种传染病及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1994年人民平均寿命65岁,比建国前提高2.6倍。 2012年,宜川县卫生机构19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12个,床位350张,卫生机构人员39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36人。 2015年,全县卫生机构19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单位3个,乡镇卫生院12个,民营医疗机构1个,床位413张,卫生技术人员515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43人。 ===邮电=== 明弘治十七年(1504)始见铺递,只传递军书,公文。民间信件传递始于清宣统二年(1910)。 民国时期建立哨所步班传递公文和信件。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党第二战区进驻宜川境期间,架设环境电话和长途电话。三十一年(1942)成立电报局,专为军事所需。 建国后45年来,在步班邮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传递信件和包裹,宜川至延安逐日班通邮,形成县、乡、村之间的通邮网络。以现代化的电话、电报、传真机等通讯和传递信息,更为迅速和有效。到1994年,本县邮电业务总量为112.4726万元,业务收入101.3万元。 2012年,宜川县电信业务收入5927万元,邮政业务收入687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3455户,其中住宅电话11764户,国际互联网用户8710户。 2015年,电信业务收入7830万元,邮政业务收入1048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340户,其中住宅电话10230户。互联网用户13825户。 ===教育=== 明清两代,宜川教育实行私塾——县学的教育体制,科举制度。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改建丹山书院北义学为高小学堂。 民国三年(1914)起,军队踞争,战乱不止,城乡不安,学校无法创办。十七年(1928),宜川办起单级师范和高、初级小学,有高级小学3所,学生125人,初级小学21所,学生526人。抗日战争(1937~1945)开始后,山西省军政机关学校进驻宜川,国立、山西省立学校先后迁入宜川境对宜川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1949年,宜川解放后,县政府成立教育科,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1994年宜川县有各类学校382所,其中小学368所,初级中学13所,高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18815人。 2012年,宜川县共有各类中小学、幼儿园35所,其中中学10所,小学12所,幼儿园13所。宜川县在校中小学生21103人,其中高中7024人,初中3468人,小学6101人。在园幼儿4510人。各类教职工1430人,其中专任教师1257人。 2015年,全县各类中小学、幼儿园31所,其中中学6所,小学6所,幼儿园19所。全县在校中小学生22284人,其中高中6895人,初中2966人,小学6982人。在园幼儿5441人。2015年,全县各类教职工154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6人。 ==特产== ===苹果=== 起步于1984年,主产于丹州镇、秋林镇、牛家佃乡、交里乡、云岩镇、新市河乡、阁楼镇等乡镇。宜川县从事苹果生产的农户达19779户,占总农户的80%以上。随着“四项”关键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宜川[[苹果]]、质量、效益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其中红富士苹果先后获中国第二届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 ===花椒=== 主产于集义、寿峰和鹿川等地。2004年底宜川县花椒面积达6.59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万亩,产量53.3吨,产值586万元。不断加快花椒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引进“狮子头”、“凤椒”等名优品种,大力推广“一肥、二水、三防、四剪”技术,使花椒质量明显提高,宜川花椒以其“色泽红艳、香味浓郁”著称。 ===壶口梨=== 主产于壶口乡和高柏乡。截止2004年底[[壶口梨]]面积达2.47万亩,年产量5000吨。壶口梨具有表面光洁,质脆味浓、糖度高、皮薄肉细,果点小、色泽金黄、耐贮运等优生,曾获中国第二届杨凌博览会后稷金像奖,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水果奖。 ===核桃=== 主产于集义和寿峰两乡镇。截止2004年底,核桃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150吨,产值165万元,宜川[[核桃]]皮薄、出仁率高,含油高。 ===柿子=== 主产于寿峰乡、集义镇和秋林镇。宜川县共有[[柿子]]919.5亩,其中挂果面积1705亩,年产量257吨,宜川柿子以其个大、色艳、含糖高而声名远扬,宜川柿饼更是远销全国各地。 ==民间艺术== ===说书=== 清末民国时期宜川就有张瞎子、马瞎子、任先生说书,说书时坐于椅上,怀抱琵琶,一付用绳索串起的几片竹片系于小腿,合着节拍,小腿一抬一落,带动竹片有节奏地“嚓!嚓!”作响。说书的摆设和道具有一桌一椅,桌上置一“醒木”和一牛皮小鞭鼓,一双竹板和一把折扇,还有茶壶、茶碗。老庞坐于椅上用小槌击鼓,用“醒木”击桌,“拍拍”作响。 ===吹唢呐=== 群众称“吹鼓手”。一般红白喜事用。流行的曲目有《小放牛》、《卖饺子》、《绣荷包》、《兰花花》、《哭长城》、《二进宫》等。技艺高者能装上鼻哨吹或者卡音吹花脸腔。陕北唢呐粗长,声音浑厚,宜川广大农村都有学艺者。 ==古遗址== ===丹州古城=== 亦名丹阳城。在现今牛家佃乡固州村,距今县城东北29里,东晋设三堡镇。西魏大统三年(537)置义川县,割鄜延2州地改设汾州,废帝二年(553)因与山西汾州同名又改为丹州。唐永徽二年(651)将丹州城移于赤石川口。<ref>[https://m.sohu.com/a/134718095_704981 牡丹花开如约至,丹州古城待君来] </ref>  ===义川古城=== 位于县城东北高柏乡郭下村,西魏大统三年(537),分永宁县地设立义川县及义川郡。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名丹阳县,隋开皇三年(584)复名义川县,改属丹州,义宁元年(617)迁往丹州城(固州)。遗址现不清。根据出土砖瓦陶罐和群众反映,城址在今郭下村与下塬头村之间,原有五级塔1个,“文革”中被破坏无存。 ===云岩古城=== 距县城西北40公里,西魏大统十三年(547)置云岩县(因山形重叠如云而得名)兼设乐川郡。遗址现存城墙180米,宽3米,高5米,北靠山,南临河,东西通川道,城墙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川道,夯层厚6~10厘米。高直径6厘米,城东石崖下有摩崖题刻“云岩叠翠”4字,为宜川八景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191493172_348979 宜川:寻访红色革命旧址 游壶口看黄河壮景 ] </ref>  ==旅游==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地理位置为北纬36度8分10秒,东经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100公里。1991年,壶口瀑布被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有孟门月夜、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长城、明清码头、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主要地质遗迹有:瀑布、涡穴、冲蚀凹槽、河心岛、浸蚀台地、谷中谷、浸蚀洞穴、悬谷、棋盘格式节群、沉积层序、沉积构造及动物化石等。<ref>[https://www.sohu.com/a/191493172_348979 宜川:寻访红色革命旧址 游壶口看黄河壮景 ] </ref>  ===孟门山景点=== 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十里龙槽”下方,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蟒头山=== 蟒头山是陕西省国家级森林公园,属壶口景区宗教旅游区,位于县城东部45公里处,距黄河壶口瀑布32公里。蟒头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35平方公里。蟒头山山势呈东西走向,生长400余种珍贵树木,寄栖80多种飞禽走兽。山域内有海拔1200米以上秀峰18座,有明朝年间修建的圣母殿、玄天大帝庙、西岳庙、土地庙、祖师庙、天神庙、戏楼、乐池、神井、将军台、石骨窑、南天门、北天门等,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满山遍野的白皮松,四季常青,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环保价值。蟒头山集科考、狩猎、登高、观光、避暑、度假于一体。<ref>[https://m.sohu.com/a/132936806_172792 人间仙境蟒头山] </ref>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视频== <center> 宜川宣传片(延安电视台) {{#ev:youku| XMzg5NzczOTQ5Ng | alignment=center }} </center> ==视频== <center> 宜川县高速路口美丽风景 {{#iDisplay:p0813njqpms | 560 | 390 | qq }} </center> ==视频== <center> 宜川县大好河山 {{#iDisplay:z0668w9k55z | 560 | 390 | qq }} </center> ==参考文献=={{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19,0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