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6
次編輯
變更
之江大学旧址
,無編輯摘要
[[File:之江大学旧址1.jpg|缩略图|[http://www.mafengwo.cn/i/12301006.html 之江大学旧址]]]
'''之江大学旧址''',位于杭州市杭富路六和塔西侧,现为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之江大学系美国长老总差会创办的教会学校,遗存有钟楼、慎思堂、图书馆、都克堂等建筑22幢。之江大学旧址建筑布局高低错落,与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整个建筑格局解放后无多大变化,为中国保存的较为完整的教会大学旧址之一。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1月24日,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经济学院即同怀堂,又名钟楼,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同怀堂隔着大草坪与慎思堂遥遥相对,两个大体量建筑构成校园中心。经济学馆建筑风格是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Style),极具现代主义的线条感。红砖建筑立面装饰与几何形建筑形态的结合在质朴中透出现代气息。同怀堂由三座建筑相连而成,中间建筑最高为四层顶层设钟塔,左右两边是一层建筑,建筑体量呈阶梯状往后缩。
[[File:之江大学旧址2.jpg|缩略图|[https://m.baike.so.com/doc/6678851-6892733.html 之江大学旧址]]]
门厅设在中段建筑正中间,南北开通,贯通的门框构成框景达到了很好的借景效果。外墙四周都以从下而上的长方形壁柱为主要构图元素这种强调垂直线条和几何形态的设计手法是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红砖砌成的壁柱还有凹凸变化作为一种局部细节装饰,有些壁柱局部还进行了均等对称的分段处理。质朴的红砖表皮与现代主义的几何形态完美结合,在朴实中透着庄重、简洁中蕴涵典雅。充满现代主义的同怀堂与乔治亚风格的慎思堂虽风格不同却非常和谐,可见设计者非常注重整体的统一性。
小礼堂原名育英堂、都克堂,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1月,是校园唯一的宗教建筑。
[[File:之江大学旧址3.jpg|缩略图|[http://hangzhou.baike.com/article-37754.html 之江大学旧址]]]
民国九年(1920年),之江大学外籍教授别墅绿房、白房以及中方教工宿舍共3幢建成。
'''人文历史信息浓厚'''
[[File:之江大学旧址4.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9e75101000cfj.html 之江大学旧址]]]
之江大学采取西方优秀办学经验,重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重视英语和体育教学,使之江大学名人辈出,办学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涌现了如朱生豪、林汉达等著名学者。
4号楼原名科学馆,又称裘德生科学馆,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纪念前校长裘德生博士(1930年12月美国逝世),由之江大学校友和师生募资兴建。科学馆和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类似,其拱券、古典柱式和三角形山花等不同建筑元素的混搭,都是当年校内功能明确的主体建筑之一。
[[File:之江大学旧址5.jpg|缩略图|[https://m.baike.so.com/doc/6678851-6892733.html 之江大学旧址]]]
5号楼原名材料试验所,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当时之江大学教职员、校友筹资兴建,是创校以来的首座实验楼。2010年11月,之江校区二期修缮工程完成,5号楼成为浙大图书馆法学分馆。
教工宿舍共3幢,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当时为中方教师的宿舍。
[[File:之江大学旧址6.jpg|缩略图|[https://m.baike.so.com/doc/6678851-6892733.html 之江大学旧址]]]
== 文物保护 ==
由于整个建筑格局无较大变化,较完整地保存了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群,之江大学旧址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整体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保护名录的教会大学旧址。
== 办学背景 ==
之江大学选址在钱塘江滨,钱塘江在杭州城南接连拐弯两次,形成“之”字,由此而得“之江”雅号。之江大学旧址是近代美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以宗教的形式推广教育,却不是中世纪的神学院,而是在尘世中践行上帝宗旨的清教徒传统,充满了格物致知的理性精神。
[[File:之江大学旧址7.jpg|缩略图|[252Fwww.dianping.com%252Fphotos%252F1209308343%252Fmember&theme=dianping 之江大学旧址]]]
之江大学前身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于宁波创设的崇信义塾,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成立育英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杭州、苏州、上海、宁波等地的布道会各出一人,学校教员出一人,组成了学校董事会,于当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校园计划,决定另觅新校址,将学校迁到城外;并成立了教职员委员会,负责新校址的选址、购地、建设等具体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