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變更
← 較舊編輯
赵登禹
移除 86 位元組
,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multiple issues|
{{copyedit|time=2019-09-02T04:44:10+00:00}}
{{dead end|time=2019-09-02T04:44:10+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09-02T04:44:10+00:00}}
}}
|主要成就 =喜峰口战役取胜
}}
[
'''
赵登禹
]
'''
(1898—1937年),字舜城,
[[
山东
]]
菏泽县杜庄乡赵楼村人,抗日烈士,[[中国]][[国民党]]党员。1914年赵登禹加入
[[
冯玉祥
]]
的部队,任冯的随身护兵,跟随参加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军改编,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长。跟随冯玉祥参加“中原大战”,战败后冯的部队被整编,赵登禹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为了纪念赵登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市政府将崇元观南至太平桥的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北平通县古运河西岸一条大街,被命名为“赵登禹大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为抗日烈士。
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
人物生平
'''
==
'''
===
孩童时代
'''
===
赵登禹1898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7岁进私塾读书,因家庭生活困难,两年后辍学。13岁时拜名师习武,打下了武工的功底,对太极、八卦、少林等拳术及刀、枪、剑、戟诸班兵器都有功夫,尤善徒手夺刀、赤手夺枪。16岁时,与其兄赵登尧及友人多名爬山涉水,步行1800多里,到达
[[
陕西
]]
潼关投奔冯玉祥将军领导的16混成旅当兵。
'''革命岁月'''
===革命岁月===
1914年春,刚满16岁的赵登禹,同二哥赵登尧及同村好友赵学礼、赵全胜,离开家乡,踏上了千里投军的征途。经历千辛万苦,在冯玉祥的16旅第1团第3营当了副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坐镇南苑,与副军长佟麟阁一起负责指挥南苑的所有军事力量。
'''
===
英勇牺牲
'''
===
1937年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负责北平防务;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集结途中,不幸被日军的伏兵击中胸部,壮烈殉国,年仅39岁。
==
'''
轶事典故
'''
==
'''打虎将军'''
===打虎将军===
1919年春夏之交,冯玉祥部驻防湖南常德,城北德山和石板滩时曾闻有虎伤人畜。有一次,赵登禹和战友们在德山练习野战,训练中发现了一只猛虎,士兵与山上居民边追边打,赵登禹冲在前面,连发数枪,皆击中老虎的要害,最后,老虎窜到江中。士兵们把老虎拖了上来,送到冯玉祥处,冯玉祥很高兴。事后冯玉祥请城里的照相馆为赵登禹照了一张骑在虎背挥拳的照片。1937年7月28日赵登禹在北平抗战牺牲,31日,冯玉祥在南京找出这张照片,题写了“民国七年(1918年)的打虎将军”,以示纪念。
'''
===
勇擒匪首
'''
===
1921年,冯玉祥在陕西剿匪时,摆下了“鸿门宴”,要在酒席上擒拿当地匪首郭坚。不料尚未“摔杯为号”,伏兵争看众人斗酒竟挤倒了屏风,暴露了计谋。就在郭坚欲拔枪射冯之际,赵登禹出手制服了郭坚。因下手迅猛,竟然拧断了郭坚的脖子。
==
'''
人物评价
'''
==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赵登禹:“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2009年9月,赵登禹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
后世纪念
'''
==
'''追赠'''
===追赠===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褒奖令,追授赵登禹为陆军上将。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对赵登禹将军为国捐躯的英勇壮举作了表彰,确认赵登禹将军为抗日烈士。
'''
===
塑像
'''
===
1985年,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为赵登禹将军塑像。
'''
===
陵墓
'''
===
1946年7月28日中山公园公祭大会之后,何基沣奉冯治安之命到北平将赵登禹灵柩于次日由龙泉寺起灵,运至卢沟桥以东2公里处的西道口山坡上安葬。
文化大革命期间,赵登禹烈士的墓被红卫兵挖开,欲盗取“金银财宝”,一无所得后,砸墓而去,烈士尸骨无存。赵登禹墓于1980年重建于卢沟桥城东关文子山,墓碑正面镌刻着:“抗日烈士赵登禹将军之墓(1898-1937)”。1980年至2003年,北京市和丰台区政府又三次为赵登禹烈士墓整休扩建和立碑,并列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
===
赵登禹路
'''
===
1946年11月25日,当时的北平市长何思源签发了《府秘字第729号训令》,将市区三条道路命名为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以纪念抗日英烈。新中国保留了这三处地名,并沿用至今。
赵登禹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北部,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全会有这样两项决议:一是决定中央领导机关迁入北京,二是进城之后不要用中央领袖的名字命名街道地名。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三位英烈的抗日功绩得到新中国认可。这就是为什么解放前由国民党北平政府命名的三条街道得以在新中国继续沿用的原因。
'''
===
赵登禹大街
'''
===
原名东关大街,明代时在通州城东门之外傍河形成,作为货栈与买卖街道,至今已有600多年。1946年,为缅怀抗日将领赵登禹,更名赵登禹大街;1981年恢复原名;1985年10月,为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又改称“赵登禹大街”。
'''
===
纪念馆
'''
===
2014年,北京市赵登禹学校举行赵登禹将军事迹纪念馆开馆仪式,以此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馆由7个部分组成,以大量翔实的图片、文字、影像和实物等资料,见证了赵登禹将军一生顽强抗敌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展馆内陈设有喜峰口战役沙盘模型,还播放着关于喜峰口战役的电视节目,陈设了赵登禹将军生前的旧照片、遗墨、仿制的喜峰口战役大刀、民国政府颁发的荣哀状、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烈士证等。
'''
===
学校
'''
===
199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60周年之际,经北京市教委、市编办批准,将北京市大红门中学更名为北京市赵登禹中学, 2003年4月与嘉园小学合并为北京市赵登禹学校,赵学芬任名誉校长。
== 參考來源 ==
{{Reflist}}
'''参考资料:'''
<ref>血洒南苑的抗日名将:赵登禹[图]</ref> <ref>血洒南苑的抗日名将:赵登禹[图]</ref><ref> 赵登禹</ref> <ref>抗日爱国名将赵登禹</ref><ref>抗日英雄赵登禹将军文革中被红卫兵砸墓毁尸</ref> <ref> 血洒南苑的抗日名将:赵登禹[图]</ref><ref> 打虎将军 赵登禹:夜袭喜峰口大刀惊寇魂(图</ref>)<ref> 新证:赵登禹中日军埋伏阵亡非女间谍告密所致</ref> <ref>吉鸿昌被枪决前绝命诗: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 </ref><ref> 盘点抗日战争十大名将 </ref><ref> 国民党抗日将领——赵登禹</ref> <ref> 29军抗日名将赵登禹:从打虎英雄到大刀将军</ref> <ref>抗日烈士赵登禹将军传奇 </ref><ref> 抗日名将赵登禹女儿谈心中的父亲(图)</ref> <ref> 赵登禹之女赵学芬:他谱写了大刀进行曲</ref><ref> 盘点:令日军胆颤的抗日名将</ref> <ref>赵登禹(抗日英雄谱)</ref> <ref> 从打虎英雄到大刀将军</ref><ref>从打虎英雄到大刀将军 </ref><ref> 抗日名将赵登禹女儿谈心中的父亲</ref><ref> 1933年谁让侵华日军“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 </ref><ref>侵华日军记录:赵登禹死守南苑 “白日下的噩梦”</ref> <ref>赵登禹壮烈殉国 </ref><ref>北京为何仅有佟麟阁路张自忠路等三条英雄道</ref><ref>通州赵登禹大街将消失</ref> <ref> 北京赵登禹纪念馆开馆 师生向塑像敬献鲜花(图)</ref> <ref>赵登禹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开馆</ref>
Humanriver
巡檢員
、waterh
18,00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