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8
次編輯
變更
沙漠之歌
,無編輯摘要
=创作起因=
王洛宾在甘肃酒泉参加西北抗战剧团时,接触了一些蒙古族学生,他对这些学生哼唱的蒙古族民歌非常感兴趣,一有时间,他便会搜集这些蒙古族民歌,并且经常对抗日剧团宣传八队的李亚铃编剧谈到自己欲将这些民歌编进抗日歌剧中的想法。
=创作排练=
当王洛宾决定要创作一部反映哈萨克族群众参加抗战的歌剧后,他便开始着手将平日搜集的民歌加以改编,如除在此之前已完成的《我愿做个牧羊人》(《在那遥远的地方》)外,还有《草原舞曲》(《青春舞曲》)《欢迎加入快乐集团》(《黄昏里的炊烟》)《[[流浪之歌]]》《奶子滚了》《我们的阿依莎》《我们是抗日远征军》《猎人之歌》《黎明之歌》《流浪的哈萨克》《爱子孙先要爱我们中华》《炒面敬朋友》《中国穆斯林进行曲》这13首歌曲,从1940年4月起,王洛宾便将其中大部分歌曲交给儿童抗战剧团,让孩子们提早熟悉、试唱。为使他们歌声和谐、音准符合要求,周宜逵先生作为音乐老师,每天都会带着剧团的孩子们到郊外排练;而剧团那只有十三四岁的孩子们也非常刻苦,从不倦怠,每天认真试唱;王洛宾若有空,便会与孩子们一起排练,耳提面命。
=创作效果=
《沙漠之歌》排练好后,决定举行一场招待演出。周老清楚地记得,当时除了西宁市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前来观看外,还有一部分社会代表人士和学生,共有二三百人。由于剧情简明生动、歌曲极富民族特色,观众兴趣浓厚,有些哈萨克族观众在台下跟着唱了起来,还有一部分人说:“这部小歌剧剧情简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