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谢义炳

增加 2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4人物评价
5后世纪念
折叠编辑本段 == 人物生平==
民国六年(1917年)四月三日,谢义炳生于湖南省新田县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末秀才,青年时就读上海南洋公学,获湖南省第一届公费留学英国,回国后历任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东北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兼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谢义炳之兄毕业于东南大学,任湖南大学教授兼副教务长。谢义炳早年丧母,由祖母抚养。
1995年8月24日,病逝于北京。
折叠编辑本段 == 主要成就==折叠 ===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 大尺度环流系统的研究'''
谢义炳还对大尺度环流系统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在《稳定的与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一文中,不是从假定的平直西风气流出发,而是从实际的流场出发,引进空间不稳定性概念,探索行星波的时间稳定性,从而修改和发展了传统的斜压不稳定理论。
谢义炳在博士论文《北美冷涡个例研究》中提出的对流层冷性涡旋发展的概念模式,在国内外大气环流环流专著和教科书中得到广泛引用。20世纪50年代,他发现了东亚锋区与急流的多重结构,明确了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的存在以及和极锋急流的相互作用。这一工作稍后被日本气象工作者所证实,双急流及其相互作用仍是大气环流研究的重要课题。
''' 东亚降水天气系统与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研究'''
1954年,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水后,谢义炳接受了中央气象局的"中国夏季降水问题研究课题",对冷暖锋、低涡、梅雨和季风等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提出了这些系统的概念模式,并被以后的研究所证实。
1975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之后,他组织了北方十三省、市、自治区气象局开展了大规模暴雨天气预报的研究;又提出了湿斜压概念和湿斜压天气动力学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凝结潜热释放的反馈对大气运动的重要性,由此计算出的斜压不稳定波长与实际分析结果一致。他在开放系统中引入的"湿有效位能"概念被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暴雨诊断和预报方法,使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北方夏季降水预报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
''' 热带大气环流与台风的研究'''
在研究中国降水问题时,谢义炳特别强调热带环流的重要性。20世纪60年代初,他发现东亚季风有一个月左右的振荡,这种低频振荡后被国际上的研究所证实并成为研究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中国大范围暴雨绝大多数发生在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过程中,给出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式,并在北方暴雨业务预报实践中获得成功。
在台风的研究方面,20世纪50年代,他得到了台风移动的控制方程组,给台风移动的引导气流原理给出了理论依据。60年代,他发现西太平洋绝大多数台风发生在赤道幅合带上,并提出台风形成的赤道幅合带上切变不稳定理论,丰富了台风形成的动力学理论。
=== 主要论著===
序号 人员 作品 刊物 时间
1 YPHsieh(Xie Yibing) An Investigation of a Selected Cold Vortex over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Meteorology 19492 YPHsieh(Xie Yibing) On the Formation of Shear Lines in the Upper Atomospere Journal of Meteorology 19503 YPHsieh(Xie Yibing) On the Wind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ver Western Pacific and Eastern Asia in Winter Journal of 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 19514 谢义炳 -- 中国下半年几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分析研究 气象学报 19565 谢义炳 -- 天气学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96 谢义炳 -- 东南亚基本气流与台风发生的一些事实的统计与分析 气象学报 19637 谢义炳 -- 10~12月低纬度东南亚和西太平洋上空流场特征 气象学报 19658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谢义炳等) -- 初论西风带和热带辐合带环流系统的 相互关系 大气科学 19779 谢义炳 -- 湿斜压大气动力学问题,暴雨文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7810 758暴雨会议北京组(谢义炳等) -- 758河南特大暴雨的动力学分析 气象学报 197911 谢义炳 -- 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 气象学报 198112 谢义炳 -- 地球斜压大气纬圈运动特征的振动 气象学报 1986
●科研获奖
28,9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