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三字经》

增加 48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三字经》'''(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 [[ 中国古代经典 ]] 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 [[ 千字文 ]] 》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1]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ref>[2]==历史背景==关于《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9/fd82xsjFieoPtgqj_2WZk11qRRDAydgZYvvK_nI0fbrWoYoC1lZCZwh8XL3IGLIXqCZYq9MOFuAzzkX_jxbV27NFKo-i4g 三字经 》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1]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例如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了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1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5-07-03]</ref>
==原典作者==
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但是大多数学者的意见倾向于“ [[ 宋儒王伯厚先生 ]] 作《三字经》,以课家塾”。 [[ 王应麟 ]] (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人。 [6] 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2] 王应麟晚年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的时候,编写了一本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据传就是《三字经》。
关于《三字经》的作者及成书时间,还有其他说法。
一说是宋代人区适子。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一中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适子,顺德登洲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认为广东顺德人区 [[ 适子 ]] 才是《三字经》的真正作者。
一说是明代人 [[ 黎贞 ]] 。清代 [[ 邵晋涵诗 ]] :“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即以为 [[ 明代黎贞撰 ]]
吴蒙校点《三字经》时,结合《三字经》中提到《 [[ 四书 ]] 》以及鼓励仕进等的内容,指出该书“似当作成于元延祐年恢复科举,规定考试程式中《四书》用朱氏集注之后”。同时又提及南宋陈淳用三字句写成的《启蒙初诵》疑似为《三字经》的先河,指出《三字经》从雏形到更定,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3]
学者张如安根据 [[ 南宋慈溪人桂氏 ]] [[ 家训 ]] 》中的相关记载认为,《三字经》应成书于 [[ 南宋绍熙 ]] (1190年-1194年)至嘉定(1208年-1224年)年间,其时代要早于王应麟(1223年-1296年)和区适子。而宁波是目前已知的《三字经》最早流传的地区。 <ref>[1张如安. 历史上最早记载《三字经》的文献——《三字经》成书于南宋中期新说[J] . [7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82-85.] </ref>
===增改作者===
原典内容之外,后经章太炎等人多次增改,故三字经内容在“叙史”部分,也已包含元、明、清、民国时期。 [1] 各版本题名也有差异,例如“三字经注解备要”、“重订三字经”等。 <ref>[3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9/73ecOodTIP570MjmBX2geDJLz5tDFm_HhkBXsHw_QKkxNVZmpTa-87TL0JkmzZg6xtys8hrDMmzosfQU4jdiZMYWYc0c9xQoDtc9Pw 《三字经》不同版本的说明 .大方广文化公益网,引用日期2012-09-09]</ref>
==注释译文==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3、 [[ 昔孟母 ]] ,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 [[ 织布 ]] [[ 机杼 ]] 来教育孟子。4、 [[ 窦燕山 ]] ,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9、 [[ 香九龄 ]] ,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10、 [[ 融四岁 ]] [[ 能让梨 ]] ,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 [[ 孝悌 ]] 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中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1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解释】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所生活的平面。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解释】中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22、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解释】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23、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24、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解释】中国汉时以辖九州统管全国,现为省,总共三十五个。2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 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解释】中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22、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解释】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23、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
43,3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