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先行型柴油机车

增加 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先行型柴油机车 ''' [[ 中国铁路 ]] 的电力传动柴油机车车型之一,也是 [[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 ]] 制造的第一种干线柴油机车,虽然这种机车未能正式投产,但为工厂后来的内燃机车研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先行型柴油机车是客货运通用的2000马力干线柴油机车,装用两台1000马力的12V175型高速柴油机,采用直流电力传动。
==概要==
1950年代,中国开始踏上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和发展国产内燃机车的道路。1956年8月,由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编制的中国首个铁路科技发展规划--《 1956年-1967年铁道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全国铁道科学工作 [[ 会议 ]] 上讨论通过,指出"技术政策的中心环节是牵引动力改革,要迅速地、有步骤地由蒸汽机车转到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上去",从此确定了牵引动力改革的方向。1956年至1958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机车车辆研究所、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展开一系列的课题研究,通过 [[ 技术 ]] 人员的培养和技术资料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内燃机车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试验方法,完成了发展内燃机车的前期准备工作。
1958年起在大跃进运动形势的推动下,铁道部各主要机车制造和修理工厂纷纷掀起" 争取生产内燃机车" 的热潮,采用的柴油机有高速、中速,传动方式有电力传动和液力传动,功率各异,均处于试制研究的探索阶段。1958年7月,正当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刚刚庆祝成功试制建设型蒸汽机车,新华社报导了大连机车车辆工厂正在试制巨龙型柴油机车,同时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正在试制建设型柴油机车的消息传到戚墅堰工厂。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使华东地区也能造出内燃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与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工厂、 [[ 上海铁路局 ]]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柴油机厂、无锡柴油机厂、上海电机厂等单位,于1958年7月8日在上海成立了内燃机车协作组。经过协商后决定由戚墅堰工厂与上海交大、上海铁路局、无锡柴油机厂、上海电机厂等单位共同研制2000 [[ 马力 ]] 电传动柴油机车(先行型),而四方工厂与上海柴油机厂等单位负责研制2000马力液力传动柴油机车(卫星型)。
1958年8月5日,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成立内燃机车办公室,负责2000马力电传动柴油机车的设计试制。进入总装阶段后,工厂研究决定将该车定名为先行型柴油机车,号召全厂职工实现年内试制第一台" 先行号" 的目标。先行型柴油机车的柴油机由无锡柴油机厂(今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制造, [[ 发电机 ]] 由上海电机厂(今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制造, [[ 电器 ]] 部分由上海华通开关厂制造。首台先行型机车于1958年12月30日出厂,该型机车从设计到试制成功仅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1959年10月国庆节期间,先行型柴油机车与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的巨龙型、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的卫星型、株洲机车车辆工厂的韶山型机车一同在北京展览馆展出。
1959年5月28日至6月13日,先行型柴油机车曾在沪宁铁路先后共进行了五次牵引旅客列车的运行试验,当牵引总重445吨、10辆编组的旅客 [[ 列车 ]] 时,最高运行速度可达96.2公里/小时。运行试验结果显示,该型机车的电气系统无明显缺陷,但柴油机的可靠性问题较多,因此机车被回送工厂,没有投入正式运行。后来,由于无锡柴油机厂经国家经委协调确定划给农机部,无锡柴油机厂不再 [[ 产12V175 产]]12V175 型柴油机,致使先行型柴油机车研制工作停止,原本计划试制的第二台先行型机车亦取消投产。1960年6月, [[ 常州市 ]] 进行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时,以戚墅堰工厂工房区为主体组建先行分社,就是以工厂制造的第一台柴油机车"先行号"来命名。先行分社后来更名为先行街道,于2006年与戚墅堰街道合并。
269,86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