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校对

增加 17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校对22.jpg|350px|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13/cbfffe1357c8460483780a6647034b2f.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40891429_78149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校对 ''' ,古代称为斠勘、校勘、校雠或者校理,是出版编辑过程里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
校对也可以是从事这个工序的人员──校对员(Proof reader)的中文简称。《 [[ 南宋馆阁录 ]] 》载“卷三《 [[ 储藏 ]] 》门记载:“诸字有误者,以雌黄涂讫,别书。或多字,以雌黄圈之;少者,于字旁添入;或字侧不容注者,即用朱圈,仍于本行上下空纸上标写。倒置,于两字间书乙字。诸点语断处,以侧为正;其有人名、地点、物名等合细分者,即于中间细点。”
[[ 分工 ]] 不足的情况下,中文讲校对有时包含着审稿的工作。
==释名==
现代人谈校对,多指字词或格式、内容引用对错的核证。古代“校”和“雠”意思本不同, [[ 西汉 ]][[ 刘向 ]] 《别录》记载:“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
==历史==
中国自古已设有专门校理、收藏典籍的官署,早在东汉时有“东观”,后有崇文馆、士林馆。北齐始置“正字”一职,唐代因之,与校书郎同主雠校典籍,刊正文章。唐、宋后改崇文馆、士林馆为弘文馆,与集贤书院、史馆合称“三馆”。元、明建国之初,皆设有弘文馆,但不久即废,然而由于 [[ 明太祖 ]] 第十二子朱柏爱好读书,也曾设立“景元阁”招纳人材校雠书籍。 [[清朝| 清代 ]] 文渊阁也有校勘典藏的职能。
至于专门负责校勘典藏的官员,后魏时,秘书省始置校书郎一职,在 [[ 唐朝 ]] ,属秘书省,官阶为从九品上,主要做文章的校对和专门典校藏书的工作。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的唐代 [[ 诗人 ]] [[ 白居易 ]] (803年)、 [[ 王昌龄 ]] [[ 李商隐 ]] [[ 钱起 ]] [[ 元稹 ]] [[ 薛隆 ]] [[ 李端 ]] [[ 朱庆馀 ]] 等。
另一种校书郎属于属门下省弘文馆,乃撰著文史、鸠聚学徒之所。《 [[ 新唐书 ]] ·志第三十七·门下省·弘文馆》[1]:“校书郎二人,从九品上。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的唐代诗人有 [[ 杜牧 ]] (828年)等人。
[[ 唐玄宗 ]] 开元七年(719年),除了置校书郎外,又有校理等官,专门负责校勘整理宫廷藏书。清代文渊阁也设有校理一职。
==校勘学==
校雠者校正一字一词,往往遍查典籍,从中又得分辨真伪,把心得记下,或撰写 [[ 札记 ]] ,或著书立说,累积成果,终成一门学问,称为“校勘学”。 [[ 章学诚 ]] 的《校雠通义》,便是研究校勘学的入门读本。
经校雠的书籍,称为“校定本”,意思就是说书中文句已辨正无讹,堪称善本。有些学者更会记下校雠经过,撰成“校勘记”,附于定本末后,是后世治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经名家校正的 [[ 善本 ]] ,是读书人、 [[ 藏书家 ]] 争相搜购的珍品。
==相关学者==
[[ 宋朝 ]] 刘涣、刘羲仲、 [[ 宋祁 ]] 等都是校勘名家,又如 [[ 张淳 ]] 著有《仪礼识误》三卷,方崧卿有《韩集举正》十卷,彭叔夏著有《文苑英华辨证》十卷,以及《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
[[清朝| 清代 ]] 乾嘉年间,学者专好朴学,校勘学名家辈出,《书目答问》录列校勘名家有三十一人,如秦思复、袁廷梼、吴鼒、曾剑等。
[[ 顾广圻 ]] :清代校勘学家 [[ 司马光 ]] :宋代校勘学家
==从业者==
由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开始,一直到清代乾嘉学派,所有担任校雠工作的人,都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者。 [[ 武则天 ]] 更以宰相兼任弘文馆馆主[2] 。诚如 [[ 韩愈 ]] 《昌黎集.送郑十校理得洛字》所说:“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
到了近世,以前有规模的报社,对校对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其中文应用能力须在语文老师之上,古今不少著名 [[ 作家 ]] 和学者均曾从事校勘工作。
现今校对 [[ 行业 ]] 受重视程度已大不如前,校对员跟教员的薪酬待遇相去甚远,有学问的人都不愿从事校对,宁可从事教学或写作。
[[ 中国大陆 ]] [[ 台湾 ]] [[ 出版物 ]] ,版权页上大多会列出校对者姓名,以示对校对工作者的认同和 [[ 尊重 ]] [[ 香港 ]] 刊物则很少会刊出校对者姓名,对校对员的 [[ 学历 ]] 要求也不高,有些出版社甚至根本不设校对一职,为求减省人手,提倡编校合一,要求编辑兼任校对。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