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阳明路

增加 30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阳明路同很多南昌的路名一样,阳明路也因历史名人而得名。阳明路是为了纪念王守仁而命名,王守仁(1472-1528)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弘治进士,历任刑、兵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受廷杖,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瑾败,升迁庐陵知县。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先后镇压福建、江西农民起义,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认为为学“惟求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王文成公全书》卷七《紫阳书院集序》)。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他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同上,卷二《语录》)。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视频==
===<center> 阳明路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重走阳明路启动仪式航拍</center>
<center>{{#iDisplay:u0338m8u42i|560|390|qq}}</center>
 
<center>知行合一·重走阳明路活动宣传视频</center>
<center>{{#iDisplay:e0335ndbsef|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