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吴式枢

增加 15,05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式枢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吴式枢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吴式枢
| 外文名 =
| 图像 =
[[File:吴式枢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90%B4%E5%BC%8F%E6%9E%A2&step_word=&hs=0&pn=3&spn=0&di=2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27317068%2C1043771038&os=3213464641%2C3729937236&simid=3493968338%2C408995773&adpicid=0&lpn=0&ln=64&fr=&fmq=159609411076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6.eewimg.cn%2Fmp%2Fuploads%2F2018%2F07%2F18%2Fdd3253ba-8a63-11e8-bf6d-001e676a89bd.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jjo56s1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4rAzdH3FEEW56s1AzdH3Fwdab8c_z%26e3B3frx&gsm=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news.eeworld.com.cn/mp/EEWorld/a20815.jspx 图片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 图像说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23年5月27日
| 出生地点 = 北京
| 逝世日期 = 2009年2月27日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

'''吴式枢'''(1923年5月27日-2009年2月27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省]]宜黄县,物理学家<ref>[http://phy.jlu.edu.cn/info/1049/1271.htm 吴式枢——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物理系学科创始人 ],吉林大学, 2016-06-17</ref>,[[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ref>[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_xxbwz/ygysmd/200906/t20090624_1809662.html 吴式枢 ],中国科学院</ref>,[[吉林大学]][[教授]]、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 。

吴式枢于1944年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留学美国;1951年获得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并被[[教育部]]批准为大连工学院教授;1952年投入创建[[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并先后担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9年2月27日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86岁<ref>[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3/216751.html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吴式枢逝世 享年86岁 ],科学网, 2009-03-02</ref> 。

吴式枢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特别是核多体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

==个人简介==
吴式枢院士祖籍江西省宜黄县,1923年5月27日生于北京。1944年于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留学美国,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父母在台湾,弟弟在美国;但他不顾导师挽留和亲人的劝阻,响应[[周恩来]]总理对海外科学家的号召,毅然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由于学术成就突出,年仅28岁的吴式枢博士被教育部批准为大连工学院教授,是当时国内最年轻有为的教授之一。1952年起投入创建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的事业之中,1958年又亲手创建了理论物理专业。1955年至1957年任系副主任,1957年至1984年任系主任,1984年后任名誉系主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呕心沥血,为吉林大学物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吴式枢教授多年来对原子核理论,特别是核多体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硕果累累。他最早将壳模型理论用于处理μ介子和光核效应,取得了被学术界同行称为“吴模型”的研究成果。

吴式枢先生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58年前,吴式枢博士怀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回到满目疮痍的新中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鞠躬尽瘁。

著名科学家,德高望重的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杰出的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物理学科创始人之一吴式枢先生因病医治无效, 2009年2月27日9时48分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86岁。

二十世纪60年代他应用格林函数方法导出了高阶无规位相近似(HRPA)久期方程,并进行了费曼(Feynman)图解分析;还提出了“推广的组态混合法”,并给出了求解实际问题的途径;这项研究成果1966年在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上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70年代提出格林函数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指出并论证了非线性积分方程在格林函数理论中的应用及其物理含义。1981年在北京核物理讲习班上,可以应用吴式枢教授提出的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解决“关于π凝聚问题”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他当即被邀请去联邦德国讲学与工作,并作为著名外国学者在联邦德国报刊上做了专门介绍,同时他还提出了核内介子自由度的理论。

大庆油田在测井中遇到了水淹油储层无法判断的难题,1971年吴式枢教授组织并带领一个课题组开展研究,提出了通过测量高频电磁波相位差确定地层介电常数的解决方案,为大庆油田研制相位介电测井仪提供了物理依据和设计基础。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他亲自参加并组织了轻核中子反应核数据评价的理论计算工作,为我国核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了《1978~1985年全国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该规划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些年来吴式枢教授开展了核内介子自由度与量子强子动力学重整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作为组织委员会主席之一, 他先后3次在长春组织了有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学者前来参加的关于“核多体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推动了核多体理论的研究。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吴式枢.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5%90%B4%E5%BC%8F%E6%9E%A2&src=tab_www&correct=%E5%90%B4%E5%BC%8F%E6%9E%A2&ancestor=list&cmsid=4e87ca41e45aef5c3e4d7488809129fe&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adstar=0&clw=282#id=199c336a48e78e88e72f8df0f17b6cd2&currsn=0&ps=39&pc=39 原图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02/27/c_136082720.htm 图片来源新华网]]]
| 图像说明 = 吴式枢院士
}}
==主要学术专著==
《非线性积分方程与格林函数方法》

《原子核单粒位阱理论》

《相对论哈吹-福克(Hartree-Fock)近似和自洽效应》

《等效相互作用理论及顶角算符的封闭表示式》

《多重散射理论与格林函数方法》

《Meson degree of freedom inNuclei and the renormalization theory》

吴式枢教授爱国敬业,淡泊包容,学识渊博,为人谦逊,功成不居,垂范后世;他讲课思路清晰、鞭辟入里,富有启发性;建系初期他承担的教学任务之繁重名列全校之首;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辛勤耕耘,春风化雨;志励秋霜,玉洁冰清,是一位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教育家、科学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技术人才,门墙桃李,众多弟子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国家栋梁之材;他的学生已有5人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物理学科的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正是在吴式枢等老一辈物理学家的培育下形成的。

==人物履历==
1923年5月27日,吴式枢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省宜黄县。

1939年,16岁时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

1944年,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7年,留学美国,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

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生院哲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他的父母在台湾,弟弟在美国;但他不顾导师挽留和亲人的劝阻,响应周恩来总理对海外科学家的号召,毅然回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同年28岁的吴式枢被教育部批准为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1952年,投入创建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的事业之中,1955年至1957年任系副主任,1957年至1984年任系主任,1984年后任名誉系主任。

1958年,亲手创建了理论物理专业。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9年2月27日9时4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86岁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吴式枢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壳模型理论处理μ介子和光核效应,被称为"吴模型"。建立和发展了格林函数方法和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以及推广的组态混合法利用格林函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零温和有限温的核性质、核结构与相对论多体问题,得到了有限温与相对论等效相互作用的严格表达式。提出了相位介电测井新方法,解决了判断油田水淹层的难题 。

'''学术交流'''

吴式枢作为组织委员会主席之一,先后在长春组织了有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学者前来参加的关于"核多体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了核多体理论的研究 。

'''研究项目'''

2004年01月01日-2006年12月31日-- 量子强子动力学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10375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吴式枢-- 23万元

2002年01月01日-2004年12月31日-- 强子结构与强子体系的相对论理论及BS方程的求解(10075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吴式枢-- 12万元

1999年01月01日-2001年12月31日-- 核内介子自由度与量子强子动力学的重整化(19875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吴式枢-- 10万元

2001年01月01日-2004年12月31日-- 相对论核结构理论的量子修正--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吴式枢-- 6万元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同济大学校史馆网站显示,吴式枢的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自然科学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吴式枢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90%B4%E5%BC%8F%E6%9E%A2&step_word=&hs=0&pn=10&spn=0&di=5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629278390%2C4074148531&os=530502867%2C4160768950&simid=4107178890%2C587891862&adpicid=0&lpn=0&ln=64&fr=&fmq=159609411076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804%2F6e3da3b07c2b4836816bc7d10826564e.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d9cdm80bn_llln8dla&gsm=b&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245261783_99931290 图片来源搜狐]]]
| 图像说明 = 吴式枢院士塑像
}}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1999年9月-2000年1月-- 极端条件下的核物理-- 博士生-- 主讲和辅导

2000年2月-2000年6月-- 量子色动力学与核结构理论-- 博士生-- 主讲和辅导

2003年9月-2004年1月-- 极端条件下的核物理-- 博士生-- 主讲

2004年2月-2004年6月-- 量子色动力学与核结构理论-- 博士生-- 主讲

'''指导学生'''

吴式枢一生先后招收了数十名博士生、硕士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理论基础雄厚,独立工作能力和事业心强的专业人才,其中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了学科带头人或者科研中的骨干力量 。

==获奖情况==
全国科学大会奖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部与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ref>[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59280 吴式枢 ],价值中国网</ref>

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ref>[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59280 吴式枢 ],价值中国网</ref>

国家教委授予“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牌匾<ref>[http://www.hubei88.com/wenshi/ezws/248956.html 吴式枢 ],楚汉网, 2020-04-23</ref>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05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会

==社会任职==
吴式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是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过中国核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心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 。

==人物评价==
吴式枢是中国物理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建立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格林函数方法的中国国内外最早的物理学家,一个在物理研究上燃烧青春热血的科学家。吴式枢长期从事理论物理教学与科学研究,特别是核多体理论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建树颇多。在研究上,吴式枢矜矜业业,在教育上,他也是一丝不苟。吴式枢治学严谨,理论基础深厚而又诲人不倦,在中国国内同行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普遍的尊敬 。(科普中国评)

吴式枢几十年来一直工作在理论物理基础研究及教学的领域中,在核多体基础理论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多方位的研究,建立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可以付诸理论计算的,有着自己特色的新理论体系―― 格林函数方法。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给大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人品和学问堪称大家学习的楷模 。(同济大学校史馆评)

吴式枢先生学识渊博,为人谦逊,淡泊名利,功成不居。他讲课思路清晰,富有启发性;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辛勤耕耘,春风化雨,是一位才智与品德双馨的教育家、科学家 。(吉林大学评)

==后世纪念==
'''吴式枢先生塑像'''

2012年9月8日,吉林大学已故物理学家吴式枢先生塑像落成揭幕仪式在唐敖庆楼隆重举行,校长李元元和葛墨林院士、邹广田院士、物理学院院长崔田共同为吴式枢先生塑像揭幕 。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授]][[Category:教育家]][[Category:物理学家]]
29,1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