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古越语

增加 15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古越语 ''' 是古代于越人的 [[ 语言 ]] [[ 春秋时期 ]] 通行于吴、越两国,与当时附近楚及中原诸国言语不同。 [[ 语言学 ]] 研究认为,古越语可能属于侗台语系,含有与现代的 [[ 侗语 ]] [[ 壮语 ]] [[ 泰语 ]] 相近的成分;但也有研究认为应属于 [[ 南岛语系 ]]
古越语留存至今的文献材料很多,内容较完整的有《越人歌》与《越绝书》中的《勾践维甲令》,其他材料则包括《越绝书》、《吴越春秋》、《 [[ 方言 ]] 》等文献中的记载以及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等东部沿海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量的人名、地名记录。
==语系==
语言学家最初猜测古越语属于南岛语系或侗台语系。1953年, [[ 日本 ]] 学者泉井久之助透过属于南岛语系的 [[越南语| 占语 ]] [[ 马来语 ]] [[印度尼西亚语| 印尼语 ]] 对《越人歌》中用汉字标音的古越语进行研究。此后,韦庆稳、郑张尚芳等学者则透过属侗台语系的壮语、 [[ 泰语 ]] 等释读《越人歌》、《维甲令》,从而确认了古越语有侗台语系的成分。
[[ 梅祖麟 ]] 等学者分析古代典籍记录的越语,认为越语属于南亚语系。
==语法==
古越语最显著的 [[ 语法 ]] 特征便是定语位于中心词后,与其他侗台语言相同。如《越绝书》中记载的“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即定语后置的例证。又如,《 [[ 左传·哀公元年 ]] 》记载“ [[ 吴王夫差 ]] 败越于夫椒”,杜预注为“夫椒,吴郡吴县西南太湖中椒山”。其中“夫椒”即“椒山”,“夫”为石山之意,亦为定语后置。
古越语中还使用重叠形式表示摹状修辞,如《越人歌》中用“秦胥胥”表高兴之意。
==词汇==
现今江苏浙江安徽中南部吴越之地和山东的许多地名都是古越语的音译,如余姚、 [[ 余杭 区|余杭]] 等中的“余”为“田地”之意,有观认为句容中的“句”为“族群”之意,会稽为“矛山”之意,盱眙为“善道”之意等。
句阳 [[ 西汉 ]] 置县,治所在今山东 [[ 菏泽县 ]] 北。《 [[ 楚辞•远游 ]] 》“朝濯发于汤谷兮,夕晞兮九阳”。洪兴祖注:“九阳,日也。”屈原自称是“帝高阳之苗裔”,九阳、高阳即句阳。壮语称蛇为dangh,与“阳”古音近。
句婴 《 [[ 淮南子•地形训 ]] 》:“自东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婴民。”高诱注:“句婴,读为九婴。北方之国也。”《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九婴、大风…修蛇,皆为民害。”高诱注:“九婴,水火之怪,为人害。”九婴、句婴就是九阳,后误传为九头怪兽、怪蛇,能喷水吐火以为灾。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