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潭子清严禁北路理番弊端碑

增加 19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潭子清严禁北路理番弊端碑.jpeg|有框|右|<big>潭子清严禁北路理番弊端碑</big>[http://taichung-mgmt.csii.com.tw/Utility/DisplayImage?id=794&rnd=1543391465765 原图链接][https://travel.taichung.gov.tw/zh-cn/Attractions/Intro/836/%E6%BD%AD%E5%AD%90%E8%BF%90%E5%8A%A8%E5%85%AC%E5%9B%AD 来自 观光旅游局 的图片]]]
'''潭子清严禁北路理番弊端碑''',俗称阿里史社碑,是位于台湾[[台中市]][[潭子区]]潭阳里[[石牌公园]]内的石碑,内容为[[乾隆]]时期官府令汉族不得剥削巴宰族劳工的规定,列为台中市文化资产 <ref>[http://www.docin.com/p-21584009.html  潭子乡简介 ],豆丁网,2009-05-27</ref>
==历史==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张所受在此立碑,规定禁止汉人剥削阿里史社人工资,雇规定原住民挑夫工役,每里每人给钱三斗,一日所得约一百廿到一百四十文等内容。该碑长二米、宽六十公分、厚廿公分,为当地“石牌”地名的由来。
不过当地原住民还是受[[汉族]]压迫,依姚莹《东槎纪略》 <ref> [https://www.mingqingxiaoshuo.com/bijixiaoshuo/dongchajilue/ 东槎纪略 ],明清小说网</ref> 所载,他们于嘉庆九年(1804年)在潘贤文、大乳汗毛格带领下,与岸里、阿束、东螺、北投、大甲、吞霄、马赛诸社迁至葛玛兰五围。[[嘉庆]]十四年(1809年),这群原住民遭漳州人夜袭,头目遇害。今[[宜兰县|宜兰]]罗东留有俗称“番仔庙”的罗东城隍庙。至于马邻埔日后成了潭子乡第一公墓。
二十世纪中叶,进行工程的林正忠在水中挖出阿里史社碑。本来没有人要,被放在沟上当做踏脚石,后来放在潭子乡公所地下室。公所曾请专家鉴定,又被认为字迹风化、模糊不清,不具[[历史]]价值,直到1990年[[潭子乡]]公所编乡志,请学者考证,证实为清乾隆年间的文物。1991年,第一公墓筑成潭子石牌公园,就将此石碑迁到此,一旁并将拓印下来的内容另以正楷书写。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