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1,205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校园环境==
常州市北郊中学新北校区由 [[ 常州市教育局 ]] 与新北区政府联手共建,校区 座落在新北区规划区内,占地317亩(相当于老校区的8倍)总 [[ 建筑 ]] 面积94816平方米,总 [[ 投资 ]] 近3个亿,建成后是常州最美、最现代化的全 [[ 寄宿制 ]] 公办学校,是耸立于常州北大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新校区 [[ 交通 ]] 便利,东傍华山路,西连西环路,北依新北政府,南临 [[ 沪宁高速公路 ]] ,距未来常州行政中心仅4公里,几条宽敞的新建大道可快速直达现在的市区。
新校区全部建筑以欧式学院派风格为主,中西式交融,气势恢弘,充满现代气息。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 环境 ]] 典雅。新校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教室宽敞并配有学生储藏室;大中小活动市足够适应未来的教改的需要;装备一流的实验大楼;可容纳千人的艺术大厅;开放式的图文信息中心;能举办省级比赛的体育场馆;拥有3000多个床位的学生公寓和满足几千个人同时就餐的两个 [[ 饮食 ]][[ 服务 ]] 中心。
新校区环境优美,绿化面积超过60%,湖河连池、路桥衔接、草木生辉、香飘四季、假山喷泉、幽径连廊、秀色怡人、集整体美、环境美、 [[ 艺术 ]] 美于一体,是学生向往的最理想的 [[ 学习 ]] 、生活场所。
==历史沿革===
二十几年前的 [[ 常州市 ]] 北门外镇澄公路南侧,通江河(今同济河)西,有一大片荒滩菜地。阡陌纵横, [[ 土地 ]] 平整,地面无任何建筑物,基本无工厂, [[ 空气 ]] 清新,适宜建校。经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革委会主任纪国会、市委副书记董彦等领导实地察看,反复酝酿,最终确定在此处筹建中学。 由于新建中学地处常州市区北边,因而暂时定名为“北郊中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1972 年8月5日上午,教育局办事组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北郊中学筹建处。8月8日下午、8月23日上午,筹建处两次邀集一中、三中、六中、七中、八中、十二中(即省常中)、二十三中、二十四中的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共商工程 [[ 设计机 ]] 事项。10月10日局领导又抽调兄弟学校人员充实筹建处的力量。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