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15
次編輯
變更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無編輯摘要
在干涉测量技术中,望远镜的 [[ 角分辨率 ]] 与其口径的宽度成正比。在传统的联线干涉测量技术中,望远镜需要通过电缆、波导管和光纤等传输方式进行联接,使得干涉测量基线的长度受到限制。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通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原子钟和高密度的记录设备,将信号与其被接收的时刻相关联,并通过事后回放的方式对观测数据进行比对,从而使望远镜之间的距离不再受到联线干涉测量中 [[ 电缆 ]] 距离的限制。因此,组成干涉测量基线的望远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跨越大洲<ref>[https://www.kechuang.org/t/12723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科创,2009-02-16</ref>,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公里。通过发射卫星天线到太空中,干涉测量基线的距离还可以超越 [[地球直径| 地球的直径 ]] ,并使 [[ 对流层 ]] 和电离层对观测信号的影响得以被消除或减弱,这一技术又被称为空间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英语:Space VLBI, SVLBI)技术。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可用于天文测量,其高分辨率的特性使其能获得深空射电源的清晰图像,并对航天器进行精密的定位。而天文测量技术也能用于大地测量领域,解决地球的定位和定向问题,建立稳定的参考系统和参考框架,以毫米级的精度测定板块间的运动参数等。
==系统组成==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主要由 [[ 天线 ]] 、 [[ 接收机 ]] 、数据记录终端、 [[ 原子钟 ]] 和时间同步系统以及相关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射电源的 [[ 电磁波 ]] 信号通过抛物面状的反射天线面集中到天线馈源,由馈源转换为高频电信号并传输给接收机。接收机对高频电信号进行放大后,混频到中频的基带信号上,使信号能够记录于 [[ 数据 ]] 记录终端中。原子钟负责提供高频率和高稳定度的频率基准,为数据记录提供精确的记录时间,时间同步系统则负责将不同来源的时间比对到统一的标准时间上。相关处理机则对记录到的观测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和分析,得到干涉测量 [[ 图像 ]] 、信号间的时间延迟差和时间延迟率等基本观测量。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