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Ho-103重机枪

增加 1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Ho-103重机枪.jpeg|有框|右|<big>Ho-103重机枪</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11/4e1685fa0f114fcbadfe928fca7c528a.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58822806_33571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Ho-103重机枪 ''' (日语:ホ103 一式十二・七粍固定機関砲;假名:ホ一〇三 いっしきじゅうにぃてんななみりこていきかんほう),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期间 [[ 大日本帝国 ]] 陆军的航空机关枪。
==研制==
1930年代的日本战机 [[ 武器 ]] 口径全为7.7毫米,但是在1939年诺门罕事件中日军了解到7.7毫米子弹对新型战机威力不足。日本帝国陆军航空本部下令研制取代7.7毫米机枪的12.7毫米机炮(日语:試製十二・七粍固定機関砲),日军委托了三间厂商进行研制,枪械代号分别为 Ho-101:[[八九式重机枪]]放大口径,由小仓兵工厂研发 Ho-102:[[SAFAT机枪]]仿制版本,由陆军名古屋兵工厂研发 Ho-103:[[勃朗宁M2重机枪]]仿制版本,由中央工业研发
Ho-101:八九式机枪放大口径,由小仓兵工厂研发
Ho-102:SAFAT机枪仿制版本,由陆军名古屋兵工厂研发
Ho-103:勃朗宁M2重机枪仿制版本,由中央工业研发
Ho-104:Ho-101的防御机枪版本
虽然竞争厂商有三种型号,但是SAFAT机枪的研制原型一样是M2重机枪,因此这个竞争实际上是两种设计对决。1940年,陆军审查认为Ho-103较Ho-102优秀,决定采用中央工业方案,1941年Ho-103正式受与“一式机关炮”(一式十二・七粍固定机関炮)的称号;但是中央工业的仿制技术不佳,因此无法比照美国原版左右两侧皆可给弹。日本版本左侧进弹称为“甲炮”,右侧进弹称为“乙炮”。
虽然竞争厂商有三种型号,但是SAFAT机枪的研制原型 样是M2 重机枪 使 ,因此这个竞争实际上是两种[[设计]]对决。1940年,陆军审查认为Ho-103较Ho-102优秀,决定采 口径相等,装药较少 中央工业方案,1941年Ho-103正式受与“一式机关炮”(一式十二・七粍固定机関炮)的称号;但是中央工业 意大利子弹 仿制[[技术]]不佳 威力虽然劣于 因此无法比照[[ 美国 ]] 左右两侧皆可给弹。日 ,但枪身重量亦较 版本左侧进弹称 轻盈 “甲炮” 适合配备给重量较轻的日军战机上。但最佳射击距离与火力上也较 右侧进弹称 居劣 “乙炮”
一式重机枪使用口径相等,装药较少的意大利子弹,威力虽然劣于美国原装版本,但枪身[[重量]]亦较为轻盈,适合配备给重量较轻的日军战机上。但最佳射击距离与火力上也较为居劣。 而日本帝国海军以类似架构仿制了三式重机枪,则使用了 [[ 日本海军 ]] 在船舰高射机枪上一脉使用的13.2 x 96毫米子弹,火力上逼近美国原版,但是在全军后勤支援上便出现重复投资的不利情形。
==弹药==
Ho-103使用的弹药主要为五种:一式弋光 [[ 穿甲弹 ]] 、一式普通弹、一式 [[ 曳光弹 ]] 、Ma-102(烧夷弹)、Ma-103(榴弹),战斗部重量均为36.5克。在弹药配比上,实战主要是弋光穿甲弹、烧夷弹、榴弹三种子弹混搭;一式穿甲曳光弹的威力可在300米外穿透12毫米钢板。
日本购入SAFAT机枪之余,也引进了12.7 x 81mm子弹的生产授权,一并导入了12.7mm榴弹。其它国家的榴弹都在20毫米以上的机炮弹药上才有配备,仅意大利研发出以12.7毫米子弹尺寸的重机枪用榴弹。但意大利原版的引爆机制是机械引信,日本因 [[ 工业 ]] 生产精度不足,产制的榴弹常出现提前诱爆,甚至是在枪机中即膛炸。日本在1943年研改出气压引信,又称无击针引信,其设计是在战斗部前端以薄金属披覆,战斗部内预留一段有空洞,在子弹打到目标时 [[ 金属 ]] 会受力变形,空洞内的 [[ 气体 ]] 压缩,触发点火机制,引爆榴弹。
此后弹药的安全性大增,同时因为简化了引爆结构,产制 [[ 成本 ]] 与产能也随之提高,同样原理的设计也被海军导入使用。而重机枪用榴弹配备前线后,也让帝国陆军的战机在对抗轰炸机时不致于事倍功半,尤其 对B对[[B-24轰炸机 ]] 这类机体抗损设计容余较低的型号效果显著。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