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重庆市行政区划

增加 23,50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重庆市</big> ''' |- | File:U=2071798964,4014910452&fm67.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重庆市</big> '''

|-

|
[[File:U=2071798964,4014910452&fm67.jpg|缩略图|重庆市行政区划|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0852865162&di=a3548a12ff076c25d0be03a6cd37eb50&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s.china.cn%2Fattachement%2Fjpg%2Fsite1000%2F20111212%2F001ec9591e6210500cfb11.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87%8D%E5%BA%86%E5%B8%82%E8%A1%8C%E6%94%BF%E5%8C%BA%E5%88%92&step_word=&hs=0&pn=1&spn=0&di=2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1012689536%2C3968620340&os=2686174414%2C4151366211&simid=3447484025%2C371047477&adpicid=0&lpn=0&ln=877&fr=&fmq=1600842782207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ages.china.cn%2Fattachement%2Fjpg%2Fsite1000%2F20111212%2F001ec9591e6210500cfb1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jy57_z%26e3Bv54AzdH3Ffi5ogjofndmcld9_z%26e3Bip4s&gsm=1&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 百度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重庆市(简称“渝”)为中国4个直辖市之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行政区域面积82370平方公里,下辖26个市辖区、8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38个县级区划。226个街道、629个镇、161个乡、14个民族乡,合计1030个乡级区划。

=='''重庆概况'''==

重庆市位于东经105°11'-110°11'、 北纬28°10'-32°13',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 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是中国西南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工商业重镇,又是国家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行使省一级经济权限,自辟口岸,可以直接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内地对外开放的一个新型城市。

=='''区划沿革'''==

民国十八年(1929)2月,重庆正式建市,辖22坊,其中老城区7坊、新城区3坊、南岸4坊、江北8坊。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庆市区正式划定:水陆总面积93.5平方公里,人口28万。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庆市划分市辖区,分为5区6乡。是年末,调整为6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5月5日,迁都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即直辖市),析出四川省。年末,重庆市划为12个区。 [2]

民国二十九年(1940)9月,重庆市、四川省正式办理省市划界,计巴县划归重庆市的有龙隐、新丰、高店、石桥、崇文、大兴6乡;江北县划归重庆市的有回龙、石马2乡及恒兴、石坪、龙溪3乡各一部分。

民国三十年(1941)5月至10月,先后在唐家沱、歌乐山、黄桷垭设立了3个郊区办事处。

民国三十年(1941)2月,巴县划入的新丰、高店两乡建为第十三区;龙隐乡先设沙磁区临时办事处,此时建为第十四区;划入的崇文、大兴两乡建为第十五区;划入的石桥乡先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2月建为石桥直辖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2月改建为第十七区;江北县划入的龙溪乡一部分(香国寺、猫儿石、陈家馆等地)和石马乡并入第十区;划入的回龙乡及恒兴、石坪两乡各一部建为第十六区。重庆市辖17区、1个水上区,并设有3个郊区办事处。17个区的辖区范围如下:第一区辖龙王庙、太华楼、马王庙、镇江寺一带;第二区辖桂花街、大阳沟、蹇家桥、北坛庙一带;第三区辖段牌坊、东华观、东异楼、王爷庙一带;第四区辖观音岩、骡马店、安乐洞一带;第五区辖石板坡、金马寺、菜园坝、宝善寺一带;第六区辖张家花园、大溪沟、曾家岩一带;第七区辖上清寺、两路口、中二路一带;第八区辖化龙桥、复兴关、李子坝、黄沙溪一带;第九区辖米亭子、木关街、四方井、体仁堂、三洞桥、五里店一带;第十区辖香国寺、刘家台、陈家馆、猫儿石、石马河一带;第十一区辖龙门浩、玄坛庙、弹子石、窍角沱一带;第十二区辖海棠溪、南坪场、铜元局一带;第十三区辖歌乐山、高店子、山洞、新桥、上桥一带;第十四区辖磁器口、金沙街、童家桥、沙坪坝、小龙坎、红槽房一带;第十五区辖黄桷垭、大兴场、清水溪一带;第十六区辖寸滩、溉澜溪、唐家沱一带;第十七区辖石桥铺、歇台子、鹤皋岩、九龙铺一带。水上区以朝天门、千厮门、香国寺、弹子石、海棠溪、黄沙溪、磁器口等码头水上居民为主。

民国三十三年(1944),9月,第十一区的弹子石、窍角沱、鸡冠石地区分建为第十八区。重庆市辖18区,1个水上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水上区撤销,所辖地域划入邻近各陆上区。重庆市辖18区。

1949年12月,重庆市接管原北碚管理局,成立北碚行政管理处。

1950年4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18个区合并为7个区,加上北碚行政管理处所改建的第八区,共8个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区为地级区,第五、第六、第七区为县级区。第一区,辖原第一至第七区;第二区,辖原第九、第十区;第三区,辖原第十三区、第十四区;第四区,辖原第八、第十七区;第五区,辖原第十一、第十五区的一部分和原第十二区;第六区,辖原第十一、第十五区的一部分和原第十八区;第七区,辖原第十六区;第八区,辖朝阳、黄桷、澄江3镇和金刚、龙凤、白庙、文星、二岩5乡,但仍保留北碚行政管理处的名称。

1951年1月,将重庆市第八区(北碚)划归川东行署,建立北碚市,将川东行署璧山专区的巴县划归重庆市,同时将巴县的第四区(青木区)所辖的青木、凤凰、同兴、井口、蔡家、歇马等7个乡划归北碚市。3月,江北县的唐家沱一部分和郭家沱地区划入重庆市,分别隶属于第七、第六区。重庆市辖7区1县。

1952年9月,江津专区的綦江县、江北县和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

1952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将第七区并入第六区,10月初撤销合并决定。是年10月,重庆市各区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设5区(均为地级区)4县: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第五区;巴县、綦江县、江北县、长寿县。第一区,辖原第一区范围加原第四区的李子坝、遗爱祠、黄沙溪;第二区,区人民政府驻香国寺任家花园,辖原第二、第七区(包括唐家沱)加上江北县划归重庆市的人和、龙溪、大石3乡;第三区,辖原第三区加上原第四区大坪、化龙桥、石桥铺等地;第四区,辖原第四区杨家坪、鹤皋岩、九龙坡等地和由巴县划入的屏都镇(李家沱、马王坪、土桥)、南泉管理局、鱼洞镇(鱼洞溪、道角、小坝、大窝)、马王乡、人和镇等地;第五区,辖原第五、第六区(包括郭家沱)及巴县划入的文峰乡。

1953年1月,原属四川省的北碚市划归重庆市,3月,改设为重庆市第六区;是月,重庆市由大行政区直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巴县、綦江县、江北县划归四川省江津专区,长寿县划归四川省涪陵专区;4月,第六区青木、关口、凤凰、兴隆4乡划归巴县;5月,第二区的大石、人和、龙溪3乡划归江北县;第四区的鱼洞镇(鱼洞溪、小坝、大窝等地)划归巴县。重庆市辖6个区。

1954年6月,重庆市改为省辖市,7月1日正式并入四川省建制。

1955年1月,析南川县、綦江县和贵州省桐梓县划出26个乡1个镇,建立南桐矿区,由重庆市管辖,8月,南桐矿区正式成立。重庆市辖7个区。是年6月,江北县石家乡、土主、桥亭、大田3乡各一部划归重庆市北碚区。是年10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第二区改称江北区;第三区改称沙坪坝区;第四区改称九龙坡区;第五区改称南岸区;第六区改称北碚区。

1959年1月,江津专区的巴县、綦江县、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重庆市辖7区3县: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巴县、綦江县、长寿县。

1965年2月,九龙坡区管辖的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划出,设立大渡口区。12月,重庆市大渡口区正式成立。重庆市辖8区3县。

1975年3月,析江津地区的大足县双路公社全部、元通和土桥两公社各一部由大足县划出,成立双桥区,由重庆市管辖。重庆市辖9区3县。

1976年1月,江津地区的江北县划归重庆市。重庆市辖9区4县。

1983年2月,撤销永川地区,所属8县划归重庆市。重庆市辖9区12县:市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南桐矿区、双桥区;巴县、綦江县、长寿县、江北县、永川县、大足县、铜梁县、合川县、璧山县、潼南县、江津县、荣昌县。

1992年3月,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8月,撤销江津县、合川县,设立江津市、合川市。至此,重庆市辖9区3市9县。

1993年4月,南桐矿区更名为万盛区。

1994年12月,撤销江北县、巴县,设立渝北区、巴南区。扩大市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的行政区域,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至此,重庆市辖11区3市7县。

1997年3月,重庆直辖,划入原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管辖的区域。原重庆市辖11区3市7县: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巴南区、渝北区;永川市、江津市、合川市;綦江县、长寿县、大足县、铜梁县、璧山县、潼南县、荣昌县。原万县市辖3区8县: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忠县、云阳县、巫山县、城口县、开县 、梁平县、奉节县、巫溪县。原涪陵市辖2区1市3县:枳城区、李渡区,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原黔江地区辖5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年12月,重庆市调整行政区划。撤销万县市及其所辖的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设立万县区;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改为龙宝管理委员会、天城管理委员会、五桥管理委员会;万县区辖龙宝、天城、五桥三个管理委员会。设立万县移民开发区,与万县区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原万县市所辖的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由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城口县、梁平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撤销涪陵市及其所辖的枳城区、李渡区,设立涪陵区。原涪陵市所辖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撤销黔江地区。设立黔江开发区,代管原黔江地区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至此,重庆直辖市辖13区4市23县,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黔江开发区代管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直接管理12区4市12县。

1998年5月,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更名为万州移民开发区。

2000年6月,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黔江开发区;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黔江区;原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和原黔江开发区代管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7月,万州区龙宝、天城、五桥三个管理委员会改为移民开发区。

至此,重庆市辖14区4市22县。

2001年12月,撤销长寿县,设立长寿区。至此,重庆市辖15区4市21县。

2005年4月,万州区撤销龙宝移民开发区、天城移民开发区、五桥移民开发区。

2006年10月,撤销江津市、永川市、合川市、南川市,设立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至此,重庆市辖19区21县。

2011年10月,撤销万盛区、綦江县、双桥区、大足县,设立綦江区、大足区。至此,重庆市辖19区19县。

2014年5月,撤销璧山县、铜梁县,设立璧山区、铜梁区。至此,重庆市辖21区17县。

2015年4月,撤销潼南县、荣昌县,设立潼南区、荣昌区。至此,重庆市辖23区15县。

2016年6月,撤销开县,设立开州区;同年11月,撤销梁平县、武隆县,设立梁平区、武隆区。至此,重庆市辖26区12县。

=='''行政区划'''==

重庆市下辖26个市辖区、8个县、4个自治县,合计3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4个街道、611个镇、193个乡、14个民族乡,合计1022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2000年

一、撤销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原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的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由重庆市直辖。

二、撤销重庆市黔江开发区, 原黔江开发区代管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由重庆市直辙。

三、撤销重庆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黔江区,以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黔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联合镇。

'''2001年'''

一、撤销重庆市长寿县,设立重庆市长寿区,以原长寿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寿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凤城镇。

'''2005年'''

一、国务院关于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国函〔2005〕55)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太白岩街道迁至陈家坝街道。

'''2006年'''

一、国务院关于重庆市撒销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设立重庆市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的批复(国函〔2006〕110号)

撤销江津市,设立重庆市江津区。以原江津市的行政区域为江津区的行政区域,江津区人民政府驻几江街道。

撤销合川市,设立重庆市合川区。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合川区的行政区域,合川区人民政府驻南津街街道。

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撤销南川市,设立重庆市南川区。以原南川市的行政区域为南川区的行政区域,南川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

'''2007年'''

一、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国函〔2007〕17号〉

江北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江北区华新街街道迁移至江北区寸滩街道金港新区。

'''2009年'''

一、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国函〔2009〕136号)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新市街迁至龙海大道。

'''2011年'''

一、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1〕129号)

撤销重庆市双桥区、大足县,设立重庆市大足区。以原双桥区、大足县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重庆市大足区的行政区域。大足区人民政府驻棠香街道二环北路中段1号。

撤销重庆市万盛区、綦江县,设立重庆市綦江区。以原万盛区、綦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的重庆市綦江区的行政区域。綦江区人民政府驻古南街道中山路1号。

'''2013年'''

一、民政部关于同意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民函〔2013〕67号)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南坪街道南城大道199号迁至长生桥镇广福大道1号。

'''2014年'''

一、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58号)

撤销璧山县,设立重庆市璧山区,以原璧山县的行政区域为璧山区的行政区域,璧山区人民政府驻璧城街道解放路44号。

撤销铜梁县,设立重庆市铜梁区,以原铜梁县的行政区域为铜梁区的行政区域,铜梁区人民政府驻巴川街道龙都路50号。

'''2015年'''

一、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74号)

撤销潼南县,设立重庆市潼南区,以原潼南县的行政区域为潼南区的行政区域,潼南区人民政府驻桂林街道兴潼大道108号。

撤销荣昌县,设立重庆市荣昌区,以原荣昌县的行政区域为荣昌区的行政区域,荣昌区人民政府驻昌元街道人民路2号。

'''2016年'''

一、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99号)

撤销开县,设立重庆市开州区,以原开县的行政区域为开州区的行政区域,开州区人民政府驻汉丰街道开州大道中段233号。

二、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85号)

撤销梁平县,设立重庆市梁平区,以原梁平县的行政区域为梁平区的行政区域,梁平区人民政府驻梁山街道桂西路6号。

撤销武隆县,设立重庆市武隆区,以原武隆县的行政区域为武隆区的行政区域,武隆区人民政府驻巷口镇芙蓉中路9号。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2014年'''

一、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九龙坡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1号)。

调整石桥铺街道行政区域范围,增设二郎街道;调整华岩镇、中梁山街道行政区域范围。调整后,九龙坡区共辖19个镇、街道,其中镇11个、街道8个。

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奉节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25号)。

撤销永安镇;调整白帝镇、朱衣镇行政区域范围;设立夔门街道、鱼复街道和永安街道。调整后,奉节县辖3个街道、18个镇、11个乡。

三、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城口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52号)。

撤销东安乡,设立东安镇;撤销咸宜乡,设立咸宜镇;

撤销高楠乡,设立高楠镇。

调整后,城口县共辖13个乡、10个镇、2个街道。

四、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垫江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53号)。

撤销长龙乡,设立长龙镇;撤销黄沙乡,设立黄沙镇。

调整后,垫江县共辖2个乡、23个镇。

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铜梁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58号)。

撤销蒲吕镇,设立蒲吕街道。

调整后,铜梁区共辖24个镇、4个街道。

六、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梁平县人民政府驻地迁移的批复(渝府〔2014〕60号)。

梁平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梁山街道人民东路25号迁至梁山街道桂西路6号。

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垫江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61号)。

撤销垫江县桂溪镇,设立桂阳街道、桂溪街道。

八、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73号)。

撤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镇,设立桃花源街道、钟多街道。

九、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江津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80号)。

调整江津区几江街道、德感街道行政区域范围,将德感街道圣泉社区划归几江街道管辖;

调整四面山镇行政区域范围,将四面村、银岩村、四面场社区划出;

调整柏林镇行政区域范围,将青堰村划出;设立四屏镇。

十、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忠县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81号)。

撤销忠县忠州镇,调整新生镇行政区域范围,设立忠州街道、白公街道。

十一、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南川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91号)。

撤销木凉乡,设立木凉镇。

调整后,南川区辖3个街道、17个镇、14个乡。

十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大足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渝府〔2014〕92号)。

撤销双路镇、通桥镇、智凤镇。设立双路街道、通桥街道、智凤街道。

调整后,大足区辖6个街道、21个镇。

'''2017年'''

一、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忠县乌杨镇、新生镇设立乌杨街道、新生街道的批复(渝府〔2017〕31号)。 [6]

撤销乌杨镇,设立乌杨街道。乌杨街道行政区域为原乌杨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玲珑路18号(原乌杨镇人民政府驻地)。

撤销新生镇,设立新生街道。新生街道行政区域为原新生镇行政区域,街道办事处驻新生场1号(原新生镇人民政府驻地)。

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江津区部分街道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渝府〔2017〕35号)。

(一)、同意调整几江街道行政区域范围

调整后,几江街道辖11个社区、1个村,即四牌坊社区、大什字社区、小什字社区、通泰门社区、得胜社区、小西门社区、大西门社区、三五三九厂社区、城南社区、南门社区、桥南社区、五举村。街道办事处驻滨江大道中段60号。

(二)、同意调整德感街道行政区域范围

调整后,德感街道辖12个社区、2个村,即篆山坪社区、临峰社区、杨林社区、长冲社区、牌坊社区、东方红社区、重潍社区、兰港社区、高桥溪社区、重磷社区、草坝社区、南华社区、和爱村、红豆村。街道办事处驻德感正街93号。

(三)、同意调整双福街道行政区域范围

调整后,双福街道辖8个社区,即阳坪社区、黑林社区、双溪社区、怡云社区、高浒社区、三界社区、津福社区、破石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双凤路88号。

(四)、同意增设圣泉街道<ref>[http://www.cq.gov.cn/zqfz/zhsq/hzqh/202006/t20200617_7584031.html 重庆市行政区划].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5-01-26]</ref>

圣泉街道辖6个社区、2个村,即原几江街道圣泉社区、三五三三厂社区,原德感街道中渡社区、三河村、陡石村,原双福街道长岭社区、土堡社区、享堂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滨江新城学堂路1号。

==参考资料==
{{Reflist}}
9,7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