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因紐特人

增加 1,96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外界對原住民女性總有偏見,時常以為她們是被社會壓迫的一群,但如果要數世上性別相對平等的社會,因紐特社會應該會是名列前茅。生活在冰天雪地、氣溫低至零下28度的極端環境,主要負責生育和照顧孩子的因紐特女性便對整個族群的生存起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傳統上,因紐特社會會跟隨「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但他們從來都沒有「主外比主內重要」的觀念,事實上女性也會因求生或娛樂的緣故打獵,而男女所擁有的技能會被視為同樣重要,沒有女人縫製保暖衣服,男人便無法外出打獵;相反沒有男人打獵,家裡便不夠食物。因此,因紐特男女同樣被社會尊重。
<ref>原文網址:https://hokkfabrica.com/inuit-women-from-far-arctic-north/</ref>
 
===若要孩童日後懂得管理情緒,或可參考北極圈的因紐特原住民(Inuit)===
 
已故人類學家 Jean Briggs,曾於 1963 年到加拿大西北地區(今努納武特)的因紐特原住民社區,展開為期 17 個月的實地考察。其後,Briggs 把考察所得,於 1970 年結集成書 Never in Anger,講述因紐特人如何培育孩子,掌握成人應有的人格,以及處理孩子偏差行為的方式。
 
Briggs 當年成功說服一個因紐特家庭「收養」自己。當時,大部分因紐特人家庭,仍沿襲幾千年來的生活方式,夏天住帳篷,冬天造冰屋。在原住民環境成長、曾拍攝因紐特人相關電影的導演 Myna Ishulutak 表示:「我們直接從動物身上獲取食物,如魚、海豹和馴鹿。」
 
對來自城市的 Briggs 而言,當地生活環境也許十分惡劣,不僅沒有舖平的道路、供暖設備及商店,冬季氣溫更可低至 -40°C。Briggs 生前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儘管已努力抑制心中的不滿和憤怒,但身處於因紐特社區的自己,性格仍像野孩子一樣。「我常以反社會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浮躁,生悶氣、謾罵,甚至做一些他們從不做的事情發洩。」Briggs 之所以用「野孩子」形容自己,是因為在因紐特社區,即使只是表現出沮喪或煩躁的態度,已是軟弱及孩子氣的象徵。
 
據她觀察,當地人對生活上不如意之事,均用平靜態度處之。例如,曾有人在冰屋內煮茶,令冰層破損,但屋內眾人的神情均無變化,「罪魁禍首」更只是淡然說出一句「太糟了」,便再添滿茶壺。另一次,一條花了好幾天時間織成的釣魚線,首次使用時立即斷裂。突如其來的事情卻沒招來情緒突變,只聽到有人冷靜地說:「把它們接起來。」
<ref>原文網址:https://www.cup.com.hk/2019/03/29/inuit/</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2,0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