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巢元方

增加 321 位元組, 6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巢元方1.jpg|right|300px|thumb|巢元方[https://bbs-fd.zol-img.com.cn/t_s800x5000/g4/M01/08/09/Cg-4WlDUkI6IB9gjAARxloD0GuoAADhzgPHR5wABHGu066.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34001_1377.html 图片来源网址]]]  '''<big>巢元方</big>'''    公元550—630年(南朝梁大宝元年—唐贞观四年),是我国对于病源探讨和证候描述的代表作——《诸病源候论》的作者。 <br>   巢元方在隋大业(605—617)年间为太医博士。奉诏撰《诸病源候论》,全书专论病源、证候、不载方药。它总结了魏晋以来的医疗经验,内容丰富,对于疾病的观察和认识方面的记载较早较详。它将诸病之源与九候之要,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对内、外、妇产、小儿、五官等各种疾病的病源和证状,都有详细的叙述。另外,还包括诊断、养生及导引等。是我国医学遗产中宝贵的文献。 <br>   巢氏通过他的著作《诸病源候论》,为后人留下了他在医学方面的丰富经验。他对很多疾病病源的认识,很早就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且颇具真实性,不少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关于疥虫的发现,巢氏说:“湿疥者,小疮皮薄,搔破后常有汁流出,而且都有虫,人们往往可以用针头挑得,形状好象水里的蜗牛。”指出了疥疮的病源是疥虫,这一认识,是建筑在他深入细微的实地观察基础上的,是科学的,较之以前认为是“湿邪”为患,大大前进了一步。 <br>   关于消化道寄生虫的辨别,巢氏说:“寸白虫长一寸……会一段一段的增生,逐渐长大可以达四、五尺。”这里可以看出他所指的是绦虫,正如他所说的“长一寸而色白,形状小而扁。”寸白虫的名字由此而来。由于能够从形状上认识寸白虫(绦虫),也就区分开了蛔虫和蛲虫是与寸白虫不同的两种虫。并指出,得这种病是与吃生牛肉或鱼肉有关。 <br>   关于痢疾的认识,他认为痢分七种:有赤白痢、赤痢、血痢、脓血痢、热痢、久痢、休息痢等,较之以前的“肠澼”、“下痢”等提法,大大前进了一步。 <br>   关于肺痨病,他不但有类似葛洪对这种病的症状描述,还具体地给下了“虚劳”、“骨蒸”的病名。这些病名,至今仍在使用。 <br>   关于甲状腺肿,在一千四百年前,他就发现了该病与饮水有密切关系,他指出:“日常饮用某些地方的泉水,会引起脖子肿大。”虽然在当时情况下,他不可能知道甲状腺肿与碘的关系,但这一发现已是非常不简单的了。 <br>   关于夜盲症,巢氏称为雀目,他认为这种病象雀类一样,白天看东西很清楚,一到晚上,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现在的科学实践,证明了他的这一认识的正确性。 <br>   在妇产科方面,巢氏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流产的适应症,他提出:“妇人怀孕以后,如果瘦弱或有疾病,即不能养胎,而且对孕妇身体有害,就可以考虑将胎儿去掉。”这虽然是为了孕妇安全而不得已进行人工流产的办法,但在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那个时代,这一论点,对保护妇女身体健康,无疑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br>   在外科方面,他对肠吻合手术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这不仅说明我国医学在一千四百年以前,就能施行这样的手术,同时,也说明了巢氏本人在外科方面的成就。 <br>   在巢氏《诸病源候论》中,还有教人养成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的记载,不但指出了牙病与口腔卫生的关系,还包含有让人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预防为主的思想。再如他说:“凡各种肉类,如果被旧茅草屋漏水滴湿,就有毒了,不能食用”。又说:五畜自死或患传染病死的都有毒,不能吃。这些现在看来,虽是一般的常识问题,但在当时来说,不知道积累了多少食物中毒的病例,才上升成为理论性认识,应当说,这一认识在祖国预防医学史上是占有重要位置的。 <br>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漆疮的形成,他认为与人的素质有密切关系,秉性不耐漆的、接触到漆以后,便出漆疮;秉性耐漆的人,虽依然终日接触,也不为害。 <br>   综观以上各条,不难看出,巢元方在医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在祖国医学的病因、病理诊断等方面,有着重大的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没有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办不到的。 <br>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简称《诸病源候论》、《巢氏病源》、《病源候论》等。成书于公元610年,全书五十卷,共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并对疾病的诊断和予后作了论述。
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