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哈里发

增加 13,39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哈里发'''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它是指伊斯兰先知、安拉派遣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穆罕穆德·…”


'''哈里发'''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它是指伊斯兰先知、安拉派遣人类的最后一位使者--穆罕穆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本·哈希姆逝世后的继承者。哈里发在十一世纪之前一直是伊斯兰世界的最高政治、宗教领袖,即阿拉伯帝国君主、伊斯兰教领袖,相当于一名“神权君主”。<ref>[https://www.360kuai.com/pc/9e8e8ad84b5917d02?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在伊斯兰世界中,什么是哈里发?什么是苏丹?],快资讯网,2020-01-11 </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哈里发

外文名称:caliph;calif;khalif;khalifa;Khalifah;خليفة

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代治者、代理人、继承者

定义: 伊斯兰政治、宗教领袖的称谓

==名词解释==

四大哈里发(four orthodox Caliphs ),系指公元 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最初的四个继任者。依次为阿布·伯克尔(公元632~634在位)、欧麦尔·本·哈塔卜(公元634~644在位)、奥斯曼·本·阿凡(公元644~656在位)、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公元656~661在位)。由于四位哈里发是根据伊斯兰继任原则选举产生的,且四任都与穆罕默德有非常亲密的关系,所以史称"四大正统哈里发"。哈里发为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真主的使者的"继承人"。(《伊斯兰教百科全书》)

==四大哈里发==

穆罕默德去世后,接班人依次为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

这四个继承人,在历史上被称为四大正统哈里发。他们统治阿拉伯的时期也称为四大哈里发时期。

伯克尔是穆罕默德初期传教时就皈依的人物,成为穆罕默德最为得力的助手,因此他作为第一任哈里发也是众望所归。他同时也是穆罕默德的岳父,他的女儿阿以莎在9岁时被许配给了穆罕默德。

1、伯克尔

欧麦尔与伯克尔类似,也是穆罕默德的得力干将。在伯克尔死后,他继任哈里发。同时,他的女儿哈芙赛也是穆罕默德之妻。

伯克尔和欧麦尔都是古莱氏部落人氏,但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却来自倭马亚家族的。但他是穆罕默德的女婿,先后与穆罕默德的两个女儿结婚,而且也是最早追随穆罕默德的教徒之一。

但在他任上,他最大的问题是启用了许多倭马亚家族的人,比如埃及总督是他的同乳兄弟,库法的行政长官是他的异母兄弟,他的侄儿就是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等等。

也正因为如此,他在80岁的时候,遭到了阿里的随从者围攻,最终被伯克尔的儿子穆罕默德首先行凶而亡。

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是被信仰基督教的波斯奴隶刺死,而奥斯曼却是死在穆斯林的内斗之中。

奥斯曼死后,终于轮到了阿里成为继承人,他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也是女婿,名正言顺,而且英勇无敌。他的剑是先知在白德尔战役中使用的脊柱剑,有一首诗流传甚广,可见阿里的风采:除脊柱剑外无宝剑,除阿里外无豪杰。

2、阿里

但是阿里的即位遭到了几派的反对,一派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圣们弟子泰勒哈和祖拜尔联合上面讲到的穆罕默德之妻阿以莎,另一派是奥斯曼的侄儿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以及他的支持者阿拉伯最为著名的将领阿绥。

据说,阿以莎反对阿里是由于阿里因为阿以莎在穆罕默德的驼队后面逗留而被阿里质疑其贞操而产生了过节,而穆阿维叶的借口则是阿里纵容了杀害他叔叔奥斯曼的凶手。

阿里在656年的骆驼之战中,成功地击败了泰勒哈、祖拜尔和阿以莎。骆驼之战的名称来自于阿以萨乘坐的骆驼。

但是在与穆阿维叶的隋芬之战中,功败垂成。

3、穆阿维叶

穆阿维叶几乎要战败的情况下,阿绥出了个主意,让士兵把好几部古兰经栓在长矛上,竟然停止了战斗,说要让“安拉裁决”。

不可思议的是,阿里竟然同意了。而且,最后的谈判说是同时免去阿里和穆阿维叶的职务,双方同意重新选举新的哈里发。

阿里追随者中的主战派不干了,后来脱离阿里,也最终刺杀了阿里。

穆阿维叶最终成为哈里发,开创了倭马亚王朝。

===正统哈里发===

在历史上,一共有四位正统的哈里发,这四位哈里发都是根据伊斯兰继任原则选举产生的,且四任都与穆罕默德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在第四位正统哈里发被杀之后,伊斯兰教的最高领导权落入了伍麦叶家族手中,在穆阿维叶以哈里发名义所建立的伍麦叶王朝后期,因为宗教教派繁多,哈里发开始拥有了“最高宗教解释权”,伊斯兰教由此分裂成了逊尼派和什叶派。

早期逊尼派对哈里发职务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六点:

(1)保卫伊斯兰信仰和阿拉伯领土不被侵犯亵渎,保护圣地麦加和麦地那不被异教徒占领。

(2)必要时宣布圣战。

(3)任命政权军政官员。

(4)征收赋税,管理公共财富。

(5)讨伐叛逆。

(6)执行法律。

公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入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失去一切世俗权利,成了单纯伊斯兰教法官和教义解释者。军政大权落入塞尔柱“苏丹”手中。<ref>[https://www.360kuai.com/pc/9e8e8ad84b5917d02?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在伊斯兰世界中,什么是哈里发?什么是苏丹?],快资讯网,2020-01-11 </ref>

===非正统哈里发===

阿里·本·塔里卜死后,先知穆罕默德所创建的穆斯林社群组织最高领导权落入伍麦叶家族手中。

在穆阿维叶以哈里发名义所建立的伍麦叶王朝后期,因为宗教教派繁多,哈里发开始拥有了"最高宗教解释权",即能够对伊斯兰世界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思想进行最终的裁定。另外,伍麦叶王朝后期,哈里发的名字开始在主麻(聚礼)日的聚会上被提及,参加聚礼的穆斯林还要为哈里发祈祷祝福;国家货币上也开始出现哈里发的名字;甚至在重要的国家典礼仪式上,哈里发还穿上先知留下的斗篷,保管先知的各种遗物,如手杖、印信、牙齿和须发等等,以证明自己哈里发身份的合法性。

由于出现了"最高宗教审判官(以教法名义审判各种诉讼案件)"和"最高教法说明官(对宗教律例进行解释和说明)"两个职务,穆阿维叶之后的历代哈里发的职责,就更侧重于政治和军事,而非宗教了。简单地说,中古时期的哈里发们更加在乎政治和军事上的发展,除了极其特殊的宗教斗争外,他们一般不介入宗教教派的斗争(比如什叶派的夺权)。故此,历史上的伊斯兰国家,其宗教都离不开政治。同样,在穆斯林的理解中,宗教的发展和传播也是离不开政治支持的。所以,历史上的很多哈里发视别的宗教教派传扬是政治阴谋或政治运动就一点不奇怪。

整个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相当于阿拉伯帝国皇帝+伊斯兰最高律法执行官的混合。

公元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入阿拉伯帝国,哈里发失去一切世俗权利,成了单纯伊斯兰教法官和教义解释者。军政大权落入塞尔柱"苏丹"手中。

公元1258年,蒙古人消灭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灭亡。

但是阿巴斯家族的哈里发在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庇护下在开罗重建了开罗哈里发体系。不过此时的哈里发实际已沦为马穆鲁克王朝苏丹们的工具,除了在苏丹继位仪式上象征性地出现外,其他时间几乎足不出户。

151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消灭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罢黜了埃及的傀儡哈里发。至此阿巴斯哈里发才算彻底消失。后来虽然屡有人出于恭维和颂扬,称第九任苏丹赛利姆(1512~1520在位)为哈里发,但他本人也从未使用。

18世纪,奥斯曼帝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瓜分,为了联合穆斯林对付共同敌人,表明自己在伊斯兰世界享有最高权威,奥斯曼皇帝又开始按旧有概念(即对全体穆斯林有控制权)使用哈里发这一称谓,并见诸正式外交文书。这一举动在阿拉伯各国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支持与反对者都非常活跃。

1920年,协约国签订《塞夫勒条约》瓜分土耳其。印度等国的穆斯林曾掀起保卫伊斯兰教政教领袖哈里发的运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实行政教分离。1924年3月宣布废除哈里发。延续了1300多年的哈里发制度遂告终结。此后,有些伊斯兰教学者和泛伊斯兰主义者先后在麦加和开罗等地召开泛伊斯兰代表会议,研究恢复哈里发问题,但均未见任何结果。

早期哈里发是穆斯林世界独一无二的实际掌控者。而后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哈里发,比如阿巴斯王朝中晚期埃及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实际并不拥有这个权威。有时甚至会出现数个哈里发同时并存、相互敌视,分别都称"正统"的局面。

十八世纪之后,面对西方入侵,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为了维持伊斯兰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伊斯兰世界的哈里发含义开始改革,慢慢成为了"伊斯兰世界最高精神领袖"。很多阿拉伯学者和伊斯兰思想家曾提出重建一个稳定的哈里发体系来统一伊斯兰世界,可是由什么人中选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伊斯兰世界,而且什叶派也断然不予认可。因此这个问题只能无限期搁置。

2017年7月11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布声明承认其头目巴格达迪已经死亡。[1]侯赛音·赛克成为新哈里发。

==兴衰历史==

十世纪,帝国四分五裂,实际统治区域只有巴格达及周边地区。公元945年,白益家族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台克非成为了白益家族的傀儡。公元1055年,塞尔柱人打进了巴格达,解除了哈里发的政治权力,只保留其宗教首领的地位。

而中下层的反抗和斗争,也是造成国家统治基本动摇的一个主因。为了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满足奢侈生活的要求,哈里发一直不断加强对农民、手工业者、奴隶的残酷剥削。致使封建主与广大民众间的阶级矛盾处在不断恶化之中,最终导致了民众起义。其中盛势最为浩大的起义有巴贝克起义、黑奴起义和卡尔玛特起义。

阿塞拜疆的社会下族的巴贝克,利用祆教胡拉夫派教义号召民众与恶神造成的暴力、压迫、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进行斗争,提出推翻阿拔斯王朝的口号。公元816年,巴贝克在阿塞拜疆首竖义旗,很快就控制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波斯西部地区,民众武装一度发展至三十万人。机智善战的巴贝克屡破官军,斗争长达二十年。马蒙、穆尔台绥木两任哈里发重金悬赏巴贝克人头,837年,巴贝克被手下出卖,英勇就义。

人民起义也使得异端教派明显活跃。九世纪晚期,由阿布·阿杜拉创立的卡尔玛特教派兴起,该派主张社会平等、财产共有、废除正统的伊斯兰教规教礼。公元890年,该派在哈马丹·卡尔马特于伊拉克南部库法地区起义,起义之火蔓延至波斯、中亚一带最终建立了卡尔玛特王国。

塞尔柱人到来后,帝国一度达到了中兴的局面。虽然哈里发还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而实际上权力其实已经落入了塞尔柱苏丹手中。塞尔柱苏丹十分敬重阿拉伯帝国传统,承袭各种制度和教义,帝国东部一度恢复统一。

但是这只是表面中兴统一,实际上更恐怖的反抗斗争即将到来。11世纪末,什叶派内部出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阿萨辛派,以阿剌模忒堡为根据地,专门从事刺杀哈里发、苏丹、达官贵人的恐怖活动。紊乱的政局为西欧封建主和基督教会向东方扩张制造了有机契机。十字军东征,甚至多次血洗耶路撒冷。

蒙古兴起后,灭掉花剌子模,冲进中亚。公元1252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奉蒙哥汗的命令西征,这是蒙古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西征。此次西征洗劫了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并于1258年摧毁巴格达,1260年拿下大马士革。哈里发裹在地毯里被战马踩死,阿拉伯帝国灭亡。

阿拉伯帝国灭亡以后,哈里发的称号仍然作为伊斯兰教宗教的称号被继续使用下去。哈里发首先被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控制。公元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了埃及,时任哈里发的穆台瓦基勒也被俘。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奥斯曼土耳其苏丹苏莱曼一世宣布自己继任哈里发的职位,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直到1924年,哈里发制度才被土耳其革命的领导者凯末尔废除。<ref>[https://www.sohu.com/a/303528313_142301 哈里发是如何建立庞大帝国,又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搜狐网,2019-03-24</ref>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