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95
次編輯
變更
太平寨
,'''太平寨'''位于[[安陆城]]西北40公里的[[孛畈镇]]柳林村境内,海拔517米,是安陆的最高点。它与白兆山属同一山脉,是新编《安陆县志》记载的安陆四大名胜之一。
==概况==
太平寨位于安陆城西北40公里的孛畈镇柳林村境内,海拔517米,是安陆的最高点。它与白兆山属同一山脉,即大洪山系,是新编《安陆县志》记载的安陆四大名胜之一。
原名太平山,因两山对峙,又名“石门山”。《安陆县志》云:“太平山,距县城九十里,由石门入涧,缘马鬃岭而南,险峻不可方轨”。太平寨筑于太平山顶,仅一线蚁旋而上,地势险要,为西晋张昌举兵的地方。公元302年,即西晋太安二年,朝廷征发荆楚人入蜀镇压益州农民起义,该年五月,义阳人张昌不堪苦役,率江夏流民数千人举行武装起义,在[[太平山]]安营扎寨,与朝廷对抗,因扎寨太平山,筑寨太平山,故名太平寨。后来张昌又以太平寨为根据地建立了国家,设立了百官,立山都县吏丘沈为天子,国号神风,张昌为相国。占领了荆、江、扬、徐、豫五个州的广大地区,一年半后,政府军围剿,张昌战死在湖南零陵县境内。起义虽然后来失败了,但张昌起义的故事却留在了民间。<ref>[https://baike.so.com/doc/2384546-2521399.html 太平寨] </ref>
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比白兆山的历史文化早400多年。
==历史沿革==
据考,自古以来太平山为兵家扼险用兵之地,游人唱咏之所。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入安陆,城关沦陷。1942年8月,原国民党安陆县政府迁至太平寨山下的龙王寺,并在麻羊洼创建了最早的安陆县第一初级中学(简称安陆一中)。老一辈回忆:当年在这里举行考试时,县老爷还亲率达官贵人骑马巡视考场,其场面极为壮观。国民党安陆县政府在龙王寺历时三年之久。后来日本人投降后,又于1945年9月搬回安陆城关。
当地老人还回忆说:在当地65岁以上的人都见过抗战时期的李先念,很多人听过他的讲话。他在[[太平寨]]、[[龙王寺]]、[[三里店]]一带打过不少仗,这些在《安陆抗战演义》一书中都有记载。
==旅游资源==
极具考古的古老寨堡:太平寨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但在太平寨山顶还保留有当时修建的古寨房,古建筑不下百间,从寨房、寨墙的布局结构来看,足见其规模的庞大。极具有旅游观光和考古价值。
奇秀可餐的自然风景:在太平寨的各个侧面有一处处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如“飞泉迎阳”、“水帘罗汉”、“金庭玉洞”等诸景;有“鹧鸪钻天”、“鹞子翻身”、“狮子岩”、“龙头岩”等奇石;有与当地古长城相连的“牛角山”、“九个弯岭”、“映花尖山”、“蛮王寨”、“英王寨”等险峰;在太平寨山脚下还有与太平寨交相辉映的龙王寺水库,似一天然湖泊,库水清澈透明,蓝似天空,可谓世间仙景,人间乐园。
可供寻谜探幽的原始森林:在太平寨东面山谷中有面积约100亩的原始森林(太平寨地区原是一片原始森林,1958年前森林面积庞大,1958年大办钢铁,森林大部分被毁)。原始森林中以马尾松居首,且满山遍野皆是。棵棵马尾松高大挺拔,躯干参天,非两人不可合围。走进原始森林,上不见天日,下不见地皮,灌木从生,极其茂盛。据说至今无人从林中穿透。林中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系统完整,奇树异木、奇花异卉比比皆是。柴胡、葛根、紫素、二花、伏苓等百种异草奇药尽藏其间。
由于太平寨森林茂盛,荫天蔽日,四季郁郁葱葱,自然环境良好。加上地理位置和气候适应各类飞禽走兽栖身的缘故,引来百类鸟兽栖身。在太平寨一带常常有野豹、野猪、猪獾、狼、狐狸、山羊等各种野兽出没,常常看见有猫头鹰、锦鸡等不知名的鸟类飞翔,各种飞禽走兽不下百种。走进原始森林,呼吸的是新鲜空气,似一天然氧吧,人们顿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真是探讨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修身养性、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内地罕见的古长城:有诗曰:“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少人因为没有机会一睹北京城外古长城的雄伟风采而遗憾。但太平寨为你提供了一个游览古长城雏形的机会。太平寨的古长城修在与太平山相毗邻的群山顶部,全部用石料砌成,高约2米,宽约1.5米,连绵10余华里,其气势雄伟壮观,在内地实属罕见。至于太平寨的古长城始建于何年,为何而建,特别是有几处古长城修建在悬崖峭壁处,那重量过千斤的大石块,这在当时是如何运上山的,又是如何建的,目前尚无证可考。太平寨有多井字形拱券结构敌楼六座、墩台一座、登城便门一座。登城便道有一个小瓮城,瓮城内周围镌修长城赞助碑,碑上镌刻捐资赞助修复长城的单位、集体和个人名单。瓮城前广场两侧土岗上,塑有高8.5米的明末戍边修城名将、蓟州总兵戚继光花岗岩塑像,身着戎装,气宇轩昂。瓮城西面三岔墙,有一段向外延伸30多米,设一敌台,称哨楼。三岔墙水洞处,城墙突然下伏,继而又随山势插入云霄。长城最西端有一方形石楼,名寡妇楼。传明隆庆年间戚继光曾征调河南军士缮修长城楼台,时有 十二名妇女结伴寻夫捐资修建了这座敌楼,后人传称为“寡妇楼”。楼两层,高13米,四大砖柱将楼隔成四个拱形大厅,四面有拱券箭窗。楼上层建有长方形小屋,西端装饰龙头,四面有檐角蹲伏陶制麟、凤、狮等动物模型,四周筑雉堞垛口。长城内侧有一墙围子,名“养马阁”,为古代养马处。
“龙王城”堡古地道:在太平寨山麓,龙王寺水库南边,有一座山叫“龙王城”,其顶部约有500平方米,全部用石头砌成碉堡状,碉堡内有循环地道,地道宽约 1米,高1.6米,可行人,现大部分保存完好。据安陆县志记载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县境有高窍、祟头、傅家、[[大鹤山]]、[[小鹤山]]、[[太平山]]、[[杏花尖山]]、龙窝、自由山、月落岭、黄金、万福山、扁脑山(大安山)、乌岭山、吉阳山、槎山、寿山、三陂港等18座堡寨,太平山堡寨便是其中之一,堡寨的古地道中国南方难以寻觅。其建筑年代也有待考证。
南山山谷九龙泉:太平山寨中泉水丰富。相传,太平寨的南山是一片风水宝地,山谷中有九条龙盘住锯守着。九龙居住之处一年四季都有泉水从石缝中流出,俗称“九龙杯泉”。特别是“老龙泉”,泉水有约一茶杯粗,据有关部门化验,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水质纯净甘冽。夏天,泉水清澈,甘甜爽口,沁人心肺。冬天,泉水温暖,从不结冰。
深幽难探梅花洞:在太平寨的南侧有著名的溶洞——梅花洞,据《德安府志》记载:“梅花洞在府西八十里太平寨校马场南,洞深里许,高如厦屋,石壁仿佛有弥勒像,再进则水声如崩涛怒瀑,从山顶四注而不见水,又进则一池似为龙蛰,常有误惊者,自觉四冲,炬火尽灭,自后无敢探其幽者”,由此可见梅花洞之奇、险、神。
千年古刹石岩寺:在太平山梅花洞南面有两座山,由于两山对峙,似两扇石门,故曰石门山。石门山之间原有一寺,名曰石岩寺。清人沈会霖《石门寺诗并叙》曰:“城西九十里,由梅花洞折而南,崇山屏立,中容涧水,怪石森森,屹立如龙象,俗曰浊潭。又,两山对峙,亦曰石门。”寺以山名,故曰石门寺,或曰石岩寺。寺已废。相传,张三丰真人曾在此修道,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云游到此,并赋有《石岩寺诗》一首八韵,可惜诗已失传,挖掘至今尚未有果。
清朝古宅建筑群:在太平寨附近,有一自然村湾,名曰邓家湾房屋。相传,邓家湾房屋建于1871年,即清朝同治年间。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房60余间,现保存比较完整。据文物专家们说,该房屋是安陆市唯一从修建到现在没有重修古民居。
其房屋坐北朝南,分两院三层。正屋主建筑为二层青砖木楼结构,正堂的每块砖上“同治十年,岁次辛未,邓玉峰造”的字样清晰可见。邓家湾子大门口有粉白的大照壁,大门为红边黑漆,大门上饰有浮雕衔环。八字形粉红色大照壁左右两边有雌雄石狮一对守护(“文革”中被毁,)门前设有下马石。一进大门便可见一石铺甬道直达二门,大门与二门之间的两边是厢房,厢房两面又各有配房,各自自成一体。进到二门又是庭院,大院内卵石铺地,石阶四通八达。穿过院子,再上数级台阶方可进入正堂。正堂前的下水道暗道一直通到村外,下水道最宽处可走人,邓家湾房屋兴建距离现在已近140余年,可如今看来其风格独特匠心独具的设计仍然让人感慨万分。
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太平寨一带有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如《狮子岩》、《龙头岩》、《蛮王寨》、《英王寨》、《九龙戏水》、《梅花仙女》等。尤其以梅花洞为题材的传说居多。《穷秀才寻找梅花仙女》便是其中之一。
中原罕见的石林:在太平寨山腰指羊冲,有一大片天然石林,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千态各异石林,在中原地区实属罕见!
今天的太平寨依然是浓荫蔽日,古木参天。历史上构筑的石寨、石屋、石堡仍历历可见。山下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清同治年间的房屋建筑。山上的泉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最著名的有老龙泉、九龙杯泉,均位于太平寨的深山狭谷中,特别是老龙泉,一年四季一茶杯粗的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水质纯净甘冽,冰甜爽口,泌人心肺。兴建于山脚下的龙王寺水库,则似一天然湖泊,给山寨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今日的太平寨,是人们回归自然,寻幽探胜的好去处。<ref>[https://baike.sogou.com/v64252610.htm?fromTitle=%E6%B2%99%E5%A4%B4%E6%9D%91 太平寨]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55 經濟地質學]]